腾达科技11连板,观想科技20CM涨停,万亿商业航天市场谁能分得一杯羹?

查股网  2024-08-06 09:20  观想科技(301213)个股分析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慧东

  催化不断,多方看好商业航天行业发展,商业航天行业的春天究竟何时到来?

  资金热捧商业航天

  8月5日,A股商业航天概念维持强势。腾达科技(001379.SZ)11连板,观想科技(301213.SZ)20CM涨停。新研股份(维权)(300159.SZ)涨超14%,神开股份(002278.SZ)、航天科技(000901.SZ)涨停。

观想科技主营业务为客户提供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智能武器装备管控模块等相关软硬件产品及服务。 公司客户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等。4月1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低空探测、低空搜索、智能装备等方面有相关技术储备。

  界面新闻记者就商业航天领域相关业务致电观想科技,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主要在航天、无人机领域的载荷等方面存在市场和技术储备,但在民用航天领域暂未形成收入。

  航天科技主要从事航天应用、汽车电子、物联网三大业务板块。公司航天应用产品主要以惯性导航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测试测控设备、专用电源为主要业务方向。7月24日至8月5日的连续9个交易日内,航天科技均实现股价上涨,阶段性涨幅达50%。

航天科技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航天应用业务板块受行业环境及政策影响,利润同比下滑。探索建立公司航天应用产品“大市场”模式,电装辅材、精密制造、光电组件等业务在服务保障已有业务的基础上,加大向外市场拓展力度。公司目前航天应用相关部分产品具备配套商业航天的能力,并积极跟踪相关市场。主要客户方面,航天三院及其下属单位是公司航天应用业务的重要客户,同时相关业务涵盖航空等其他行业客户。

  界面新闻记者就目前航天科技在商业航天领域的业务情况致电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有一个航天用产品,它是一个用于惯性导航方面的零部件,它也能配套给商业航天,但我们并不直接从事商业航天领域的业务。”

  神开股份主营研发、制造和销售石油化工仪器装备等相关业务。7月26日至8月5日,该股7个交易日内实现阶段性涨幅23%。

5月18日公告显示,神开股份全资子公司神开能源科技于5月16日与上海昊君投资、瀚氢动力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神开能源科技出资946万元受让昊君投资所持有的标的公司瀚氢动力3.7847%的股权。

标的公司瀚氢动力是国内车载及无人机供氢系统和航天动力(维权)推进系统领域的民营领先企业。瀚氢动力在商用航天动力系统、姿态控制系统、超高压流量控制系统等领域为商业卫星公司、国家科研院所提供相应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3005.47万元,净利亏损191.38万元。

  神开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在市场端,据公司掌握,瀚氢动力在氢能和商业航天两方面业务今年的市场都是比去年更好的状态。”

  腾达科技8月5日盘后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57亿元,同比下降6.96%;归母净利润3995.68万元,同比下降11.94%。公司收入和利润数据有所下滑,主要是由于近两年国内市场不锈钢价格波动较大,特别是镍、铬和铁矿石等大宗原料价格持续跳水,造成不锈钢盘条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下跌,同时受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产品毛利水平有所下降。

  作为11连板的大牛股,腾达科技7月22日至8月5日,股价已实现阶段性涨幅185%。

  商业航天行业何时爆发?

  公开报道显示,素有中国版“星链”之称的“千帆星座”计划(别称:G60星链计划),其首批组网18颗卫星将于8月6日下午15时使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发射,中国商业航天迎来快速发展期。根据规划,G60“千帆星座”一期将完成发射1296颗卫星,未来将打造1.5万颗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的组网。

据悉,“千帆星座”计划于2023年启动建设,包括三代卫星系统,采用全频段、多层多轨道星座设计,其致力于为国内用户提供更为广泛且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目前,我国规划了三个“万星星座”计划,除了“千帆星座”,还有:中国星网公司的GW星座,包含GW-A59和GW-22类子星座,预计GW-A59将发射6080颗卫星,GW-2将发射6912颗卫星,总计12992颗;蓝箭航天旗下鸿擎科技向ITU提交了Honghu-3星座计划的预发信息,将在160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1万颗卫星。

  也就是说,三大“万星星座”计划合计将发射3.8万颗卫星。

  一位西安本地航天领域上市公司高层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星链在俄乌战争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给了国家启发,这也是多方政策不断推动商业航天行业落地的原因之一。”“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方向与卫星互联网关联紧密,目前卫星互联网呈现主权化、军民两用两大特点。而且卫星互联网必须实现全部国有化,毕竟别国有也不让我们用,而且让我们用我们也不见得用。”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规定,卫星频率及轨道使用权采用“先登先占”规则,据估计,地球近地轨道可容纳总共约6万颗卫星,低轨道轨位可用空间有限,各国与各地区纷纷加速低轨卫星发射组网,抢占先机。

  预计今年下半年随着GW星座和G60星链将进入招投标和发射密集期,商业航天产业催化不断,机构预计行业或打开万亿市场空间。

  •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显示,根据SIA数据,2014年至2022年内,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从2460亿美元增长到28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过万亿。
  • 202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约为292.5亿元,2022年达到314亿元,2025年将升至446.92亿元,2021-2025年CAGR为11.2%。

  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据目前我所掌握的行业多家公司的订单情况,‘国家队’企业还是排在前列。”

  上述国泰君安证券研报所列出的,无线互联网产业链受益标的包括铖昌科技(001270.SZ)、国博电子(688375.SH)、中国卫星(600118.SH)、航天电器(002025.SZ)、霍莱沃(688682.SH)、航天宏图(688066.SH)、中科星图(688568.SH),其中多家企业为国企或具备国资背景。

  与此同时,多名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商业航天行业发展仍面临多重风险。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表示,目前我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分散且规模较小,并未建立起有效的商业航天产业链。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商业航天累计注册航天相关企业近10万家。但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只能涉及商业航天细分子领域。此外,民用航天法律法规建立尚不完善,同时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管理过严,市场化空间不足的问题。

  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表示,目前商业航天行业除了存在业务落地可能性风险,且成本巨大,民营公司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来支撑。另外,商业航天项目需要聚集大量的高端人才,实现起来较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