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通动力,脱胎换骨!

查股网  2025-09-10 18:28  软通动力(301236)个股分析

金秋9月,中报披露已经基本结束。

而就在8月28日,软通动力交上了一份特殊的成绩单。

公司业绩,终于出现拐点!

2025年上半年,软通动力营利“双增”,实现营收157.8亿元,同比增长25.99%;净利润虽然依然亏损1.43亿元,但同比增长7.6%。

尤其第二季度,其业绩表现格外吸引眼球,营收环比增长25.1%,净利润环比增长127.87%

拉长时间线看,这次转折从2024年开始其实就已经显露端倪。

2024年以来,公司营收不仅连续6个季度同比正增长,更是一举突破300亿大关,步入中国500强企业行列。

那么,软通动力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营收结构入手,可以找到答案。

2024年以后,软通动力多了一项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业务,而这恰恰是公司扭转乾坤的筹码。

2024年,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业务给软通动力带来了129.2亿元的营收,超过2023年公司总营收的八成。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又同比剧增72.79%至67.56亿元,成为公司名副其实的“加速器”。

那么,这项业务到底有什么杀手锏?

这就要从一场并购说起了。2024年2月,软通动力正式将清华同方旗下同方计算机和同方国际收入囊中。

清华同方,我们都不陌生,在PC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同方计算机和同方国际都是其生产电脑等智能硬件的核心资产。

收购完成后,软通动力快速整合资源,双管齐下!

一方面,公司推出全新子品牌——软通华方。

软通华方的竞争力,绝对不容小觑。其承接了清华同方近30年的供研产销经验,成为清华同方在计算产品领域唯一合法传承者,产品面向信创等多个国产替代重点行业。

成立仅一年,软通华方就在2025年上半年发布了覆盖六大国产CPU技术路线的20多款新品,例如搭载海光芯片的超锐T40-H31和华为麒麟的天耀W600。

此外,上半年软通华方首台京牌京产服务器也下线,还推出行业首款端侧AI推理四卡液冷工作站,突破了国产高端计算平台关键技术瓶颈。

另一方面,公司充分赋能原有品牌。

同方国际,也就是如今的智通国际,基于软通赋能的强大整合能力和销售网络持续雕琢机械革命和恒悦两大品牌。

其中,机械革命值得特别一提。其主攻的是高性能电竞终端和算力工具,面向庞大的消费电子市场。2025年上半年,机械革命在国内游戏本中的市占率提升至17%,稳居行业第三,并且在京东等多个消费平台销量也都排在前三。

也正是因为有了软通华方与机械革命的共同发力,才有了2025年上半年公司计算产品与智能电子业务的收入飙升。

当然,这次收购给软通动力带来的收益,远不止业绩增长这么简单。

更核心的意义在于使公司完成转型。

第一,业务:从软件到软硬件协同。

此前,软通动力的定位一直以软件为主,软件与数字技术业务是公司的基本盘,2020-2023年营收占比始终超过90%。

由此使得软通动力在软件领域构筑了深厚的护城河。数据说话,2023年以来,软通动力在我国IT服务市场和国内IT咨询厂商中均位居首位。

可想要“一招鲜,吃遍天”,终归不太现实。跳出软件开发商的身份,才能掌握价值链更多的环节。

软硬件协同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就像乔布斯在总结苹果的产品理念时说道“真正在乎软件的人,都应该去制造属于自己的硬件”。

一来,软通动力在软件上的积累,能有效融入到软通华方和机械革命的产品中,使产品整体性能得到提升

二来,软硬件协同也让软通动力区别于其他同行实现差异化竞争,将更多的产品定义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二,客户:从企业到所有类型。

过去,软通动力的客户群虽然数量众多,但多以企业为主,例如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其中,公司与华为的合作时间甚至长达16年之久。

而软通华方的诞生,开辟了公司在信创市场的增长空间,将G端客户纳入范围。2025年上半年,公司成功某地市“GHGY”服务器采购等。

尤其信创行业更关注国产化程度,软通华方具备搭载海光信息、龙芯中科等国产芯片的多款产品,种类丰富,因此在国产替代方面不缺竞争力。

据估计,2024年我国信创市场规模大约2.4万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7万亿元,存在上万亿的扩张空间,从而将对公司的PC产品产生显著需求。

与此同时,机械革命的加入又使得公司切入消费电子市场,吸引个人消费者的目光。

B端、C端、G端,三箭齐发,软通动力业绩有望打开上升天花板。

更何况,2025年5月公司还发布定增公告,计划募资不超过33亿元继续加码智能硬件制造,包括建设AIPC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京津冀软通信创制造基地项目等。

尤其京津冀是信创行业的重点地区,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在硬件制造和信创领域的竞争力有望再向上一个台阶。

第三,下游市场:从国内市场到全球。

从前面的客户资源上可以看出,过往软通动力主要将焦点放在了国内市场。

现如今,公司已经站在更高的层面进行战略布局,面向全球市场。

2025年7月,软通动力正式推出品牌——iSoftStone Digital软通国际,进入“出海2.0”新阶段,也给公司提供了无限可能。

比如,上半年公司成功斩获巴基斯坦总理青年计划笔记本电脑项目十万台定制化笔记本电脑采购大单,在阿尔及利亚、印尼、沙特等也都实现了项目突破。

不得不说,软硬件一体化是公司出海底气的重要来源。

最后,总结一下。

业绩转折、业务联动、客户以及市场开拓,软通动力显然已经站上了崭新起点。

立足首都科创高地,定义中国计算未来。

软通动力,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