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科技350吨M级碳纤维项目迎新进展,国产化再添新力量

查股网  2025-11-05 11:09  和顺科技(301237)个股分析

当前新材料产业加速迭代,高性能碳纤维作为支撑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领域发展的关键战略材料,其国产化进程备受瞩目。和顺科技(股票代码:301237)凭借在功能性聚酯薄膜领域的技术积淀,以高起点布局切入高端碳纤维赛道,公司年产350吨M级碳纤维项目已完成通电调试工作,即将正式启动试生产阶段,为国内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产业现状与市场前景来看,高性能碳纤维正处于“需求激增但高端供给不足”的关键阶段。《2024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碳纤维总需求达84062吨,同比增长21.7%;其中国产纤维供应量67640吨,同比增长27.6%,国产化率稳步提升。全球高端碳纤维技术长期被日本、美国等企业垄断,产品价格高企,而国内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领域对M级等宇航级碳纤维的需求日益迫切,高端领域进口依赖显著,国产化替代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与生产成本优化,高性能碳纤维的应用边界正不断拓宽,进一步放大了市场需求空间。以往其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如今已成功渗透至民用航空结构件、3C数码高端外壳、低空飞行器骨架、新能源赛车轻量化部件等关键领域。应用场景的扩容,不仅为我国碳纤维产业打开了增量市场,更通过规模化应用反哺技术迭代,为产业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线”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意味着,具备量产能力的国产高端碳纤维项目,将同时承接政策红利与市场增量。

作为深耕功能性聚酯薄膜领域20余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顺科技已在消费电子、汽车膜材料领域建立成熟技术体系与稳定客户资源,为布局碳纤维领域提供重要支撑。

此次落地杭州钱塘新区的350吨M级碳纤维项目,被列为2025年浙江省“千项万亿”重点项目,具备清晰的产能与效益规划。项目占地80亩,将新建聚合、纺丝、碳化等主生产厂房,配套建设公辅厂房、罐区、仓储及检测研发中心,全面覆盖碳纤维生产全流程。

从项目建设进度来看,此次350吨M级碳纤维项目已进入“冲刺阶段”。截至2025年10月31日,已完成通电调试工作,即将正式启动试生产阶段,标志着和顺科技碳纤维业务即将从“布局期”正式迈入“运营期”。

据规划,项目总投资约9.92亿元,建成后可年产35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850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8亿元,年缴税收0.93亿元,将为和顺科技开辟全新利润增长点,同时助力国内M级碳纤维国产化。

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在政策与产业双重红利加持下,和顺科技的这一布局更具战略意义。近年来,碳纤维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各地也出台专项政策支持高端碳纤维研发与产业化,为项目落地提供了良好环境。此外,《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并重点点名要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根据产业测算,新材料领域市场规模预计达10万亿元,新材料作为高端制造的基础支撑,有望重点聚焦半导体、碳纤维等“卡脖子”领域。而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作为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核心领域,未来产业前景不俗,均为碳纤维国产替代提供发展空间。

对和顺科技而言,此次前瞻布局碳纤维领域,与膜材料领域积累的精密制造、质量管控经验以及生产工艺形成协同;此外,项目投产后,公司有望在新材料赛道进一步构建竞争优势。

从产业价值看,碳纤维项目不仅能推动和顺科技营收结构升级、增强抗风险能力,更将以“量产产能”为纽带,串联起国内碳纤维原材供应、设备制造与下游应用产业链,加速高端碳纤维国产化替代进程,为我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战略领域的材料自主安全,以及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升级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