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跨出综合学习新天地
转自:中国教育报
■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路径
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基础、兴趣等学情,围绕具有真实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研究问题,以某一学科内容为基础,运用并整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方法等,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跨学科主题学习关注学科知识与生活体验的链接,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遵循大概念统摄、大主题统整、大任务驱动的设计思路,概括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五个步骤,为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实践参考。
真实情境,问题提出
情境导入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的前提,其目的是将生活与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真实性是情境创设与导入的重要特征,要求学习尽可能地贴近真实世界,从而设计出复杂的教学情境,挖掘真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生发解决问题的素养。基于真实情境的真问题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链接学生的经验,激发与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价值与意义。真实问题情境并不是对生活的机械重现,而是在反映现实生活原型的同时,经历教育的提取与加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学科问题,解决之后再返回到具体的生活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社会背景等,从真实现象中提出自己的兴趣点或疑惑的问题。
主题引领,内容统整
主题是跨学科得以实现的枢纽,基于真实问题情境将碎片化的知识以主题学习的形式推进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关键步骤。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需要遵循素养导向,将学科素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的关键概念,并用超学科的通用素养与之进行隐性关联,反映学习活动的育人预期目标。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探索学科核心概念,从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出发确定本学科的核心概念或议题,以两者为靶心主动链接其他学科中相近的内容,促进学生对大概念的综合性理解。
在大概念的统摄之下统整学习内容,既立足于本学科的内容,又跨出本学科,实现内容结构化统整。首先,主题学习活动必须承载本学科的核心思想和独立价值,教师需要坚持学科立场,明确学段序列化的主题;其次,教师需要寻找不同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耦合点,将多学科、跨学科与超学科的知识置于一个完整的问题系统中进行持续性整合。
任务驱动,路径确立
在大主题统整下明确学习活动的任务群,并在大任务驱动下确立活动路径,为学生探究学习活动指导方向。在“学段主题—课时任务—单元目标”的实践思路引导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知识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来厘清核心任务,保证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设计内在的一致性与统一性。教师通过梳理知识脉络,把握主题线索,以问题链的形式明确大任务以及相应的子任务,确立主题学习序列中的单元学习目标,学科知识才能实现与真实生活的自然链接,将静态的文本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通常是由多个课时组成的长程学习,学习活动既要整体把握主题活动内容与课时数,还要明确每个课时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以及活动目标,将主要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避免因学习过程较长导致最终目标的模糊化,推动活动有序、持续开展。
自主合作,体验探究
学生自主合作,以小组为单位领取核心任务下的子任务,明确各自需要研究的任务主题、活动目标,制定活动具体流程与课时安排。各小组通过查阅材料、概括归纳、专题研讨、交流总结、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活动方式,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可以走出校门参与到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实践中,或是置身于自然风景、红色建筑、文化场馆等场域中进行体悟。同时,学校还可以将专家学者、民间匠人等与学习任务相关的人请进校园,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资源融合有效推动学习活动跨越课堂间界和校园边界,以项目化和课题式等形式实现深度学习。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是引导者、观察者、支持者的角色,全程记录学生的表现,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做好物料、场所保障等,帮助解决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供经验指导,确保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成果展示,评价反思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以学生的探究体验本身以及素养发展为旨归,关注目标的生成性以及学习效果的差异性。为了保障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育人效果最大化,教师需要遵循学习活动的单元目标导向,构建适切的评价模式。评价模式表现在评价主体多维化、方式整合化、方法多样化、角度多元化四个方面,可有效避免教学效果的同质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各小组通过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的综合学习方式完成单元主题的探究,以文化产品、校园板报、研究报告、短视频、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可以引导各小组之间开展自评或互评,组织学习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社会人员、家庭成员等多主体进行评价,从多角度观察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衡量学习成果的专业性、创意性。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