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服赛道,老品牌何以跑出新天地
8月底,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今年上半年业绩,泉州多家运动品牌上市公司也相继发布了半年报。作为民营企业,这些龙头企业上半年的成绩单表现不俗——
报告显示,安踏上半年营业收入达人民币296.5亿元,同比增长14.2%;特步上半年营业收入达65.22亿元,同比增长14.8%;361度增速更为突出,上半年营业收入达43.12亿元,同比增长18%。
创新,适应消费新变化
业绩表明,上述泉州运动品牌领域龙头上市企业的优异“中考”成绩单,首先得益于今年强劲的消费回暖态势。数据显示,泉州运动品牌在全国的专卖店数量在10万家左右。3月份以来,以专卖店为主要销售终端的泉州运动鞋服品牌,充分运用实体消费场景优势,加快线下促销步伐,成效显著。
泉州的运动鞋服产业是一个世界级产业。以运动鞋为例,目前,泉州的运动鞋相关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年产量超过10亿双,占全球总产量的20%左右。
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商学院教授颜双波认为,泉州运动鞋服龙头企业半年报的优异成绩,显示运动品牌市场份额向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展现了龙头企业强大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源于这些企业强大的创新能力。近年来,以安踏、特步、361度、匹克为代表的一批泉州运动鞋服龙头企业,通过强化创新投入、不断推出新品、加强品牌营销、拓展销售渠道等手段,适应了近年来消费市场的新变化,企业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也得到提升。”
“这些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在外部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可以‘蛰伏’并积蓄力量,一旦市场有转暖迹象和趋势,很快就能释放出发展的弹性,从而领先甚至领跑全行业发展。”颜双波说。
并购,切入细分新领域
多品牌战略,是泉州运动鞋服龙头企业强势领跑的另一个驱动力。
以安踏为例。早在2009年,安踏就以3.3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知名运动品牌FILA在中国地区的商标使用权和经营权,并将其打造成集团重要的营业收入引擎。财报显示,2018年,FILA在中国的营业收入就突破百亿元;2022年,FILA在中国的营业收入达215亿元;今年上半年,FILA在中国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至122.29亿元,在安踏集团总营业收入中占比近半。
自收购FILA后,安踏就正式踏上了“买买买”的征途。近年来,安踏先后并购斯潘迪、迪桑特、可隆、小笑牛、亚玛芬体育等品牌,全面踏上了多品牌发展之路。今年上半年,亚玛芬体育财务表现优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2%,迪桑特、可隆体育等其他品牌也保持高速增长。
与安踏路径相似,特步近年来也开启了并购模式。2019年,特步与Wolverine Worldwide成立合资公司,开启索康尼和迈乐两个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开发、营销及分销;此外,特步还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韩国时尚零售集团衣恋集团旗下运动品牌盖世威和帕拉丁。今年上半年,索康尼的业绩尤为亮眼。财报显示,索康尼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增加119.9%。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教授罗昌财认为,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创牌成本比较高,泉州的运动品牌龙头企业通过并购一些国际品牌,切入某个细分新领域的做法,相比于另起炉灶自创新品牌更为现实可行,有利于降低企业发展和经营风险。此外,与单一品牌相比,通过并购的形式,执行多品牌战略,实现多条腿走路,也有利于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参与全球竞争打开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