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开辟高水平开放新天地

http://ddx.gubit.cn  2023-09-14 08:22  新天地(301277)公司分析

□ 宋 微 高滨熙

中国商务新闻网 千年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经开拓、繁荣,商人云集、货物如山,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从这里走向世界,世界的香料、珍珠、胡椒也从这里进入中国。千年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各项工程蓬勃开展,“涨海声中万国商”盛景再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合作伙伴开辟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其中,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世界经济交汇之路,更是一条各国文明融通之路。

201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提出重点建设三条蓝色经济通道,即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以及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如今,海上丝路“蓝色引擎”作用日益显现,三条蓝色经济通道都取得瞩目进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开辟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天地

十年来,海上丝绸之路的经贸发展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中国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更趋平衡,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地区均实现了稳健增长。2023年一季度,中国对沿线的东南亚、南亚等区域进出口分别增长16.1%、4.1%。其中,中国对东盟进出口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高出整体增速11.3个百分点,规模占进出口总值的15.8%。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7.3%。

二是产业链供应链衔接更加畅通,进出口产品互补性增强。其中,2022年,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中间产品8.7万亿元,增长8.5%,占同期总值的67.2%,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分别增长13.2%和20.7%,其中电子元件、蓄电池、汽车分别增长15%、50.3%和71.6%。中国自RCEP其他成员国进口机电产品、金属矿及矿砂、消费品分别占46.2%、10.4%和10.2%;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进口值增长较快。

三是互联互通更便捷,运输贸易显著增长。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已经提上了日程。2013年,中国港控公司接手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开发和经营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瓜达尔港在中国的经营之下逐渐成为海上丝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港口,也为巴基斯坦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中国对于瓜达尔港周围的全方位建设,附近地区居民的就业水平、教育水平、医疗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斯里兰卡主要以种植园经济为主,作为第一批表态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斯里兰卡已经和中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4年,中国港湾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4亿美元建设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港口城市”项目,这也是斯里兰卡至今最大的外资项目。港口建设是外贸的基础,一旦“科伦坡港口城市”建设完成,15年内预计将吸引200亿美元的外部投资。

四是投资和基建项目合作更加深入,带动相关领域出口远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促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打造了一批标志性工程,有力带动中国对部分沿线国家相关领域出口。今年一季度,中国以对外承包方式对东盟、孟加拉国出口分别增长92.9%、103.8%。

同时,海丝之路不仅链接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济融通,同时,也链接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民心相通、文化互鉴、环境保护意识等。

在设施联通层面,以福州为例分析,近年来,福州传承延续“海上福州”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强劲“蓝色引擎”,助力海丝共建国家与城市共同繁荣。江阴港是全国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目前已有9条“一带一路”航线在此交会,覆盖东南亚大多数主要港口;4条闽赣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1条榕满欧海铁联运货物通道和1条榕欧空中快线,进一步拓展了“一带一路”的市场腹地。

在贸易畅通层面,海南儋州洋浦港码头作为中国唯一以自由贸易港为依托建设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近年来新开通航线26条,内外贸航线总数达到43条,其中外贸航线21条,基本覆盖国内沿海城市和东南亚地区主要港口,形成“兼备内外贸、通达近远洋”的航线新格局。

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促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打造了一批标志性工程,有力带动了中国对部分共建国家相关领域的出口。随着“蓝色引擎”的强劲发力,将促进海洋开发与合作,为全球开展海洋合作提供新平台;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也将为构建平等参与的世界新秩序塑造新良机。

(作者宋微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高滨熙系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