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绿色低碳新天地 2023“蓉城智碳”正式收官
转自:红星新闻网
历时五个月,2023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评选及实践活动日前正式收官。作为“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大主题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今年已开展第三届,聚焦“蓉城智碳”新热点面向大众传递低碳、绿色、可持续的生活理念,得到公众广泛关注和参与。
诠释绿色意义丰富低碳内涵
成都,这座地势落差达4500多米的公园城市,为不同种群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如何将绿色低碳和城市发展相结合,积极实践可持续发展观?聚焦成都水源地湿地,有哪些保护修复手段助力恢复生物多样性?……
今年7月,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主办、成都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与对外交流合作中心承办,成都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协办的2023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评选及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在评选阶段共收到参赛方案134个,最终评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56个及优秀组织奖42个,开展低碳研学、旧物再造、环保科创、环境调研等主题活动累计60余场,参与人数超2000余人……”有热度、也有温度,有深度,也有广度,一连串的数字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不仅宣传降碳环保理念,也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落地“智慧”方案实践绿色行动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的诗句震颤了遥迢的历史,也把成都爱水文化延绵至今。成都更是一以贯之持续强化水资源保护,不断提升水污染防治成果,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改善。
成都工业学院以“水清清,碳轻轻——护水降碳‘3E少年’成长营”项目入选2023年“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实践项目一等奖,围绕城市水情认知、水体碳足迹探究等内容,开展城市水情认知体验营、水之碳足迹探究研究营、护水降碳生活实践营三大系列活动,打造出“教育—实践—传播”全链式环保科普教育新课堂。
“我们去了活水公园等多个生态环保教育基地,实地感受到成都市水文化、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我们又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群体特征,定制了专家讲座进课堂、人工湖水质指标测定实验等水科学和‘双碳’科学实践探究活动,”被招募的“水情体验官”刘小莉分享了她的成长轨迹,最后我们以“环保驻点宣传+低碳生活分享+旧物交换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居民开展环保科普,鼓励社区居民将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瓶、废纸板、旧书籍等废弃物兑换成可重复使用的玻璃杯、帆布袋,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环境保护、践行低碳生活的热情,也促进了低碳社区建设。
“我现在是‘企业代表’,我想到了建设工厂或绿地的办法,连接上了‘企业’食物链。”在成都七中八一,王思和同学们正在进行“零碳园区”大富翁的桌游游戏,通过思考如何减少企业碳排放和废物的产生,以此助力“零碳园区”打造。
据了解,“零碳园区”大富翁桌游是“ZERO”零碳园区环境知识科普教育项目中的一款环保科普游戏,以游戏设计开发、微缩景观设计等多元化环保实践活动传递“零碳园区”、“工业共生”、“碳中和”等可持续发展理念,让更多人参与到实践“双碳”中来。
事实上,在2023“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评选及实践活动开展期间,类似的实践活动已举行了超过60余场,通过实地探访的形式发现身边的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智慧方案,鼓励践行每一个让自然更自在的生态环保行为。
延续“碳惠”福利传递绿色价值
“蓉城智碳”为何能延续三届?顾名思义,能看出这场活动独有的目的性——跳出大众思维,寻找“双碳”目标下的创新思考。三年来,各单位、组织以家庭、社区、学校、社会环境为素材,紧扣生物多样性、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低碳、气候变化等内容,提出例如科研科普、发明创造、环境调查、技术推广等可操作的生态环境保护创新方案,每一个主题,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和方式。
“第三届‘蓉城智碳’在内容方面又不同于以往两届,项目内容再次升级优化。在项目宣传方面,执行单位配备了3至5名项目志愿推荐官,负责项目实施中宣传及推荐,保障项目的传播性;在项目实施方面,针对6个优秀项目,每个项目都配备一名专业指导老师,保障项目高质量高品质地实施;在项目颁奖方面,新增优秀指导老师、优秀项目志愿推荐官两个奖项,激励项目执行团队,提高团队积极性和凝聚力。”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唯有了解,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会改变。三年来,随着“蓉城智碳”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创新项目评选及实践活动的陆续落地实施,全社会关注家庭、校园、社区生态环境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