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机场管理集团:瞄准“双一流” 闯出一片新天地

查股网  2024-01-24 00:00  新天地(301277)个股分析

  过去的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民航固本培元、恢复发展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省机场管理集团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半岛机场群、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机场管理集团”发展目标为引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抓好主业发展、安全运行、工程建设、真情服务、国企改革、关联产业发展等各项重点工作,在善作善为、务实落实中干出了崭新业绩、闯出了崭新天地

做大做强主业 客货运输市场稳步恢复

  2023年8月31日,2023年暑运落下帷幕。数据显示,省机场管理集团完成旅客吞吐量近750万人次,同比增长69%,较2019年同期增长7%。暑运期间,省机场管理集团旅客吞吐量和客运航班量均超过疫情前水平,各权属机场客流也几乎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2023年,省机场管理集团坚持把做大做强航空运输主业作为集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密切研判市场趋势,分阶段有序推进客货运输市场恢复回升。

  客运市场方面,2023年省机场管理集团完成旅客吞吐量3374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92%,高于华东地区机场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其中,济南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756万人次,超过2019年全年总量,再创历史新高,新开济南—悉尼国际客运航线,填补了集团澳洲航线网络的空白;东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成为全省第8个年旅客吞吐量迈过百万大关的民用运输机场;临沂航空口岸正式开放,标志着临沂机场成为全省第5个实现对外开放口岸的机场,也是全国革命老区中首个实现对外开放口岸的机场。

  货运市场方面,2023年省机场管理集团完成货邮吞吐量25万吨,较2019年增长16%,高于华东地区机场平均水平17.7个百分点;稳定运营国际(地区)航线22条,完成国际货邮吞吐量11万吨,较2019年增长118.6%。其中,济南机场新开纽约、伦敦两条国际货运航线,积极开展“异地调货”等业务;烟台机场设立延吉、昆明省外异地货站,新开烟台—郑州首条国内全货机航线;威海机场引进B737—800F驻场全货机,货物类型增加了第9类危险品;菏泽机场联合南方航空、菏泽海关,顺利开通芍药鲜切花48小时内从菏泽到达洛杉矶航空绿色出口通道。

  客货运输的稳步恢复与持续增长离不开航运网络的持续优化完善。2023年省机场管理集团累计执行航线447条,通航城市124个,构建形成“覆盖全国、面向日韩、辐射全球”的航线网络;打造国内日均8班以上“快线”航班15条,均通达千万级机场、省会和重点旅游城市;开通运营济南—喀什、临沂—成都—拉萨、东营—克拉玛依等进藏入疆航线,更好服务东西部协作。

打造品质工程 重大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近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缓缓落入顶板,济南遥墙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一阶段)地铁部分机场南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为车站附属结构和内部结构提供了施工条件。济南遥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一阶段)是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主体为地铁工程施工,工程完工后多条地铁线路将与机场“牵手”。

  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客货运持续稳定恢复发展的必要前提。2023年,省机场管理集团持续加大全省民航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完成工程建设投资127.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其中,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全面展开,顺利取得自然资源部项目用地正式批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用地面积最大的单项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航站区、西飞行区工程开工建设,新工作区正式启用,综合交通枢纽一、二、三阶段全面开工,货运工程成功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烟台机场二期工程完成T2航站楼大厅及指廊区域竣工预验收,飞行区工程顺利通过行业验收和投用前审查。临沂机场改扩建工程主体结构顺利完工,成功合拢省内重量最重、面积最大、跨度最长的网架整体提升工程。东营机场总体规划通过批复。威海新机场加快项目立项。济宁大安机场正式转场通航。

  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省机场管理集团紧抓质量安全关,坚持把品质工程理念贯穿机场建设全过程,打造精品工程。其中济南机场东飞行区工程获评全国民航打造品质工程、创建平安工地活动首个示范项目,集团综保楼、倒班宿舍、信息楼获评省优质结构工程,烟台机场航站楼工程获评省钢结构金奖,临沂机场航站楼工程入选省三星级示范样板工地典型案例。

改革创新驱动 民航产业链优化完善

  2023年10月,由省机场管理集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民航通航发展大会在日照举行,创下了历届大会中规模最大、参会人数最多、规格最高的纪录,取得了较好反响、赢得了广泛赞誉。省机场管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兴军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山东民航扎实推进“干支通、全网联”,努力推动通用航空“飞起来、热起来”,通航产业发展指标、规模数量走在前列,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化“运通融合”的实践路径。

  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被称为民航业的“两翼”,构建“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是山东机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作为战略性新兴行业,通用航空主要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例如抢险救灾、气象探测、科学实验、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2023年,“环鲁飞”(日照—济南)通勤航班成功首航,双地单程仅用时50分钟。作为通航业务的重要产品,“环鲁飞”通勤航班重点解决城市间公务、商务人员通勤问题,并承接省域间招商引资、商务洽谈等包机业务。该航班充分发挥通用航空“小机型、小航线、小航程”的特点,旨在构建“省内1小时空中交通圈”。

  此外,威海机场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成都航ARJ21航前、航后及过站维修放行资质的机场。东营机场全年成功保障C919和ARJ21机型各项试飞任务600余架次。

  除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外,2023年省机场管理集团稳步推进实施航油、物流、商业、能源、航食一体化整合,积极推动省政府与中航油集团战略合作取得突破进展;辉煌物流(临沂)公司完成组建,开通临沂—大阪全货机航线;商业(烟台)公司完成T2航站楼招商。

  依托民航产业链的有效拓展延伸,2023年省机场管理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6%,生产经营逐步好转。值得注意的是,集团充分发挥一体化协同运作优势,积极与军民航单位、地方政府、省市部门协调,在中小机场运营、国际航线开发、航空口岸建设、航空枢纽打造、通航产业发展等方面争取最大限度支持。持续推进集团授信,顺利完成公司债、中期票据跟踪评级。

  经营业绩的企稳回升离不开国企改革的持续推进。近年来,省机场管理集团谋划启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扎实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寻标对标争创一流行动,制定集团层面的具体工作实施方案,以接力作战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速加力。启动集团“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优化调整总体规划目标。扎实推进亏损企业治理、企业层级过多问题专项整治,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巩固优化市场化劳动用工、收入分配体系,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温情服务守护旅客出行路

  2023年7月,济南机场举行“清泉服务”品牌发布会,面向社会正式公布26条便民服务举措。其中锚定旅客出行的难点痛点堵点,推出的“易安检”、巴士站点线上查询等得到了旅客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省机场管理集团坚决守牢真情服务底线,全力打造“五度”品质服务,扎实开展民航服务助力行业恢复年、服务质量月等主题活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健全、管理效能持续提升。深化服务品牌建设,目前集团已统一《服务承诺》《员工服务规范》等标准,形成济南机场“清泉服务”、烟台机场“朋来飞”、威海机场“无威不至”、临沂机场“金凤凰”、日照机场“飞悦山河”、东营机场“东营飞·胜利行”、菏泽机场“菏您同行”等亮点纷呈的特色服务品牌矩阵,为广大旅客提供温馨、舒适、便捷的出行服务,不断提升集团“五度”服务品质。持续打造空空联运产品体系,创新发展“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服务模式,济南、烟台、威海机场分别推出“泉城转”“朋来飞”“精致入威”中转服务品牌,并配套推出“免”“惠”“享”中转服务政策,让中转旅客切实享受到“一次支付、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全程无忧”的高效率出行体验。

  为切实提升旅客出行路上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省机场管理集团瞄准堵点难点问题,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着力提升航班运行品质。2023年12月27日,民航局正式批复济南机场时刻容量标准,高峰小时容量由每小时31架次调整到34架次,为济南机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航班正常率、靠桥率稳步提升,烟台机场成为华东地区首家与空管单位实现C类管制移交的地方机场。

  安全是航空运输的底线。近年来,省机场管理集团不断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三个敬畏教育、三基建设和作风长效机制建设为抓手,创新建立安全管理“二三四”抓落实机制,扎实开展岗位胜任能力“大考试”,全面推行“错题集”及对照自查机制,继续保持“零事故、零征候”安全平稳态势。在民航局2023年上半年开展的运输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估中,集团取得了B、C、D类机场3个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总体成绩居全国省级机场集团前列。

①第四届民航通航发展大会在日照举行

②机坪上整齐排列的飞机

③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T2航站楼效果图

④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开展消防演练

⑤机坪大景

本版撰文:马小龙 邱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