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转”出一片新天地
转自:廊坊日报
“衣服种类多、价格合适、质量好,还有免费的班车……在廊坊买衣服,真是省心又省钱。”一次到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以下简称“固安商贸城”)和永清云裳小镇购买服装的经历,让文中网友感受到良好的购物体验,给出了这样的积极评价。满满的获得感背后,我们看到了廊坊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服装产业转移带来的协同红利。
产业转移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也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近年来,我市以独特的区位优势、机遇优势、政策优势,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聚焦京津“摆不下、离不开、走不远”的产业,精准定位、错位承接,全面带动产业升级,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固安商贸城和永清云裳小镇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标志性工程,正是廊坊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生动案例。
产业转移天地宽。从北京“大红门”“动批”到固安商贸城、永清云裳小镇,十年奔赴,一批批商户集体落户,带动一个服装产业集群在京南悄然崛起,产业聚集效应的成果加速显现。其一,承接转移资源,赋能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永清云裳小镇为例,小镇自运营以来,共承接3800余家北京企业商户来此开启“二次创业”,同时吸引千余家服装生产企业、200余家独立设计师工作室落户永清,“一转一移”间,推动该县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集服装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展览展示、商贸交易于一体的服装创新设计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其二,引领时尚、促进开放、提升消费。承接服装产业转移后,当地政府送政策、优服务、强保障,让商户们生意越做越红火,原来的荒僻乡村变身为服装服饰产业集散地和热闹繁华的时尚中心,吸引着周边及大量京津等地的消费者到这里“买买买”。其三,协同红利让百姓生活更美好。以前,廊坊人买衣服喜欢坐着公交去北京,而今,到固安商贸城和永清云裳小镇一站配齐、一次挑够,“省心又省钱”。同时,服装产业链延伸,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为其增收致富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服装产业的落户发展,只是我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廊坊已形成了强大的投资“磁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产业项目落地开花、聚势前行。北京外迁图书企业布局永清,国药集团、华芯·无限航空航材保障中心等一批临空指向性强、航空关联度高的优质项目在临空经济区(廊坊)加快建设,圆通、韵达、申通等多家物流头部企业加速聚集,北京精雕数控机床、光环燕郊云计算基地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争相落户……廊坊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生动场景不断涌现。这其中,每一次“承接”都是我市产业能级跃升的重要机遇,每一次“转移”都是廊坊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的量变积累。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站位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继续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把产业协同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推动产业聚链成群、发展攀高向新。要因地制宜、精准承接,不断提升承接产业的适应性和根植性。要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对京津项目的吸引力、承载力,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有发展。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转”出新动能,“接”出新机遇,推动廊坊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融入京津中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