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聚力转型 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转自:新华财经
春风浩荡,战鼓催征。2025年首季,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深入推进创新驱动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数字智慧转型、共享融合转型“四大转型”落地见效,从传统能源升级到新能源领跑,从城市建设到乡村振兴,发展动能持续迸发,创新引擎全速运转,不断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绿色为底 铺就发展新赛道
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安徽电建二公司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开年以来,接连中标甘肃甘南夏河“牧光互补”及储能系统EPC、浙江泰顺150兆瓦光伏发电总承包等重点项目,绿色版图持续扩大。承建的广西崇左市“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1号机组并网发电、安徽宿州钱营孜电厂二期高质量投产,公司在“智慧火电+绿色能源”领域再树新标杆。承担的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厂6号机组深度调峰锅炉侧优化改造正在筹备中,该公司从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多维度入手,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绿色度”。
在新疆“沙戈荒”腹地,天山北麓900兆瓦风电项目建设迎风疾进,施工面临重重困难。该公司建设团队在无人区架设卫星通讯,以奥维地图精准导航,以“零碳施工”标准攻坚,目前已完成风机基础浇筑18基、风机基础开挖92基。

在安徽池州市贵池区,该公司承建的池州墩上10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目前已完成18972根管桩托起11万块光伏板。该项目将“阳光经济”与生态养殖融合,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25亿千瓦时,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
融合为要 打造城市新空间
作为有着七十多年发展历程的驻皖央企,安徽电建二公司将绿色理念融入建筑基因,在城市交通、产业链贯通、民生健康等领域塑造品牌、培育优势,打造建筑、科技、生态与民生深度融合的精品工程,勇做城市发展的主力军。
位于合肥肥西县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安徽医科大学新医科中心项目,全部建筑单体已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坚持绿色建造,以配套雨水回收系统打造“会呼吸的校园”,彰显全生命周期低碳理念。该公司采用BIM技术全程指导施工,已累计解决施工难题百余项。2025年9月,该项目将迎来新一批师生。
暮春四月,在位于合肥长丰县下塘镇的南圩社区,该公司承建的下塘南圩嘉园三期施工项目装配率不低于50%,从定制化设计到模块化生产,施工中演绎“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成型后的建筑实体更有工业美感;运用BIM技术实现全过程可视化管控,项目获评“安徽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该项目负责人表示:“下塘镇正在打造新能源汽车城,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座高品质住宅区,为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作贡献。”
位于颍南新区核心功能片区的安徽界首市体育中心项目建设正酣。4月8日,体育中心项目屋面及外立面装饰工程全面完成。总面积4万平方米的高性能铝板演绎“科技美学”——氟碳喷涂技术提高抗腐蚀能力,让建筑“青春永驻”;参数化设计的镂空图案承载文化基因,完美展现了建筑的立体层次感。该公司通过企业级BIM平台实现“虚拟建造先行”,节省成本与工期,打造了城市建设新范本。
创新为本 精准发力提质效
结合项目实际和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围绕核电水塔、综合储能、装配式建筑等关键领域,该公司全面加强产学研融合,积极培育孵化前沿科技成果,助力市场开拓和转型升级。

该公司不断健全完善创新工作机制,激活队伍体系效能,会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完成《熔盐-蒸汽发生系统试验平台》等课题研究,联合设计院完成项目施工端技术创新,在全球最高冷却塔湖南益阳电厂项目建设中,创新采用“单平桥+单塔吊”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安全,并提前15天完成了筒壁到顶目标。
数智为翼 科技赋能新标杆
在春日奋战的火热场景中,一批“黑科技”在该公司重点工程建设中登场亮相。
位于合肥经开科创示范区的合肥六中新桥校区项目,智慧工地、AI、BIM技术及智能施工机器人等创新科技深度融合,项目化身“未来建造实验室”:玻璃安装精灵实现毫米级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让质量管控“一目了然”,钢结构焊接机器人使焊接精准度与效率大幅提升……14项国家专利、4项省级工法在此诞生,智慧工地云平台更实现“一屏统管、数据融通”。
安徽电建二公司全面强化数智赋能,加强智能技术在一线应用,不断完善AIoT云平台和企业级BIM+智能建造云平台功能,重塑建造逻辑,一批行业智能建造标杆工程相继涌现,该公司数字化管理平台入选安徽省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新技术产品。

春潮奔涌向未来。安徽电建二公司以数字技术驱动智能建造,继续书写系统打造高质量发展“四新”能建的奋进篇章。 (陈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