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小海伴您读研报之美利信

1.公司概况
1.1
通信、汽车并重,铝压铸成长企业
重庆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主要生产5G通信基站结构件和汽车零部件等铝合金制品,拥有重庆、襄阳、东莞、安徽四大生产基地,以及国内领先的模具研发制造中心、全自动智能压铸岛、高精度加工中心、自动RBC冷媒灌装线、自动喷粉线、精密质量检测系统,能够为客户提供涵盖完整业务流程的一体化服务。
1.2
营收受汽车拉动而受通信拖累,静待新订单放量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5亿元、同比+3%,归母净利-0.18亿元、1H23为盈利1.21亿元。1H24通信业务营收5.6亿元、同比-34%,毛利率10.5%、同比-9.7PP;汽车业务营收10.2亿元、同比+37%,毛利率10.2%、同比-4.2PP。公司汽车业务随下游项目增加而增长,通信业务静待行业景气恢复,盈利方面延续承压表现,或需进一步等待新项目订单释放。
公司收入规模、增速变化及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变化

2.铝合金压铸行业概况
2.1
通信领域:通信技术迭代,为铝合金精密压铸带来新机遇
5G基站覆盖范围小,5G宏基站需求超900万站。根据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员预测,5G宏基站的需求量约是4G基站的1.5倍,2023年末4G基站的数量为629.5万站,据此测算,到5G基站建设基本覆盖全国时,5G宏基站至少需要944万站。截至2023年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337.7万站,相较于目标建设数量增长空间巨大,进而将带动基站机体和屏蔽盖等基站结构件需求的增长。
3G、4G、5G网络对比

5G基站功耗增加,要求压铸件着重散热性能和轻量化。5G基站中的AAU采用Massive MIMO技术,其功耗是4G RRU的2-4倍,功耗的增加意味着发热量的增加。在AAU整机散热设计中,高功耗的中射频芯片以及基带芯片已经成为散热瓶颈,为了解决基站结构件的散热,把散热翅全部加高,会带来整机体积和重量的大幅增加,不利于基站的场外部署,因此对于基站机体的工艺要求和轻量化要求较高,为散热性能较高、更加轻量化的铝合金等结构件提供机遇。
2.2
汽车领域:轻量化催生铝合金需求,一体化压铸东风已至
整车轻量化有助于降低油耗、提升纯电续航里程。根据国际铝业协会的相关数据,传统燃油车方面,燃油车的重量与耗油量大致呈正相关关系,汽车质量每降低100kg,每百公里可节省约0.6L燃油,减排800-900g的CO2;新能源乘用车方面,纯电汽车的重量与耗电量呈正相关关系,除去动力电池能量和密度因素外,整车重量是影响电动车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纯电动汽车整车重量若降低10kg,续驶里程则可增加2.5km。当前形势下,不论是传统能源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对车身轻量化有十分迫切的需求。
中国纯电动车的单车用铝量逐年攀升,铝合金市场广阔。根据CM Group预测数据,中国未来几年不同类型乘用车的单车用铝量将维持稳定增长。2023年中国燃油车/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的单车用铝量分别为162.5/201.9/224.2Kg,预计到2030年中国燃油车/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的单车用铝量将会达到222.8/283.5/265.2kg。
一体化压铸壁垒较高,第三方供应或成为主流。一体化压铸涉及数十个零部件的一次压铸成型,对材料、设备、模具设计和工艺等相关环节的要求高。设备方面,大型压铸机需要对复杂的系统进行协调控制,并对各部分的稳定性和结构进行优化,对理论、经验以及制造工艺都有很高的要求。另外大型压铸机的“设计—试验—设计”周期非常长,前期需投入大量时间成本,一旦样机试验失败将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模具设计方面,模具是压铸企业生产产品的核心技术与重点装备,是决定压铸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内部组织的关键工艺装备,是否具备模具研发和生产能力是衡量压铸企业技术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工艺方面,主要要素包括合金熔化和处理、浇注方式、脱模剂及涂喷工艺、真空工艺,生产工艺会影响产品的成品率,由于一体化压铸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压铸商在生产工艺上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才能保证量产的良品率。
特斯拉一体化压铸后底板(左)及一体化压铸后底板&前底板(右)

3.公司竞争优势
3.1
公司行业地位领先,具备技术与研发优势
技术行业领先,多项技术达国际水平。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于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在产品技术和研发、质量控制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均具备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公司通过多年的业务实践已形成了涵盖高真空压铸与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和工艺研究、模具设计制造、高导热和轻量化、半固体等新型材料研发与制备、无铬化表面处理、静电喷粉、搅拌摩擦焊、激光焊接、钎焊、冷媒灌装等高新领域的核心技术,在高真空压铸、高薄散热片压铸和高导热材料研发及应用等高新技术方面达到国际水平。
牵手海天,加码一体化压铸。美利信于2019年就布局超大型一体化压铸的前期人才储备、工艺研究,2021年率先购买8800吨超大型压铸设备,在2022、2023年成功为客户试制超大型压铸产品,并获得客户产品定点、订单;而美利信的全资子公司广澄模具也拥有一体化压铸产品模具产品。2023年6月,公司与海天集团签订《全球战略框架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三年内购买海天智胜冷室压铸中小机型若干台,大型及超大机型若干台,并在未来与海天金属共同开发2万吨冷室压铸机。双方的合作达成,能够帮助公司实现进一步降本。
公司与海天集团签约现场

3.2
领跑通信结构件领域,绑定全球龙头设备商
紧随全球通信巨头步伐,供应链地位稳固。公司凭借着定制化的匹配能力,与客户和行业的共同发展相结合,展示出强大的新材料研发、新工艺应用及新技术创新能力。在材料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高导热合金,其散热性能远超行业内其他竞品材料,并持续推动新一代材料的研发。为应对更高更薄的散热片翅片需求,公司不断优化压铸工艺和模具制造技术,并预研了包括激光焊接、钎焊、预制翅片冷嵌/热嵌等连接工艺。与此同时,公司在复合工艺领域也不断创新,如翅片冷媒灌装、流体力学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半固态成型工艺助力翅片轻量化,以及翅片压铸成型后的再铣削工艺。通过不断创新,公司提升了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生产保障能力,多年来始终获得爱立信的高度认可。
3.3
汽车领域不断拓展优质厂商,铝合金铸件产品竞争力强
汽车轻量化成趋势,铝合金压铸件客户资源优质。公司紧跟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的行业趋势,聚焦于新能源汽车和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应用,并积极开拓储能市场。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客户覆盖日系、美系、欧系等传统优质汽车制造企业、新兴造车势力以及国内知名新能源动力电池制造商。根据2023年的产销量统计,公司服务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中两家规模大且成长性显著的核心客户,且公司还覆盖了包括蔚来、Rivian、智己、小鹏、一汽、神龙、沃尔沃、东风、长安、福特、奇瑞、伊顿、采埃孚、爱信、蒂森克虏伯、舍弗勒等一系列车企及一级零部件供应商。这些客户结构优良,业务量保持稳定,公司在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领域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此外,公司在2023年成功进入SolarEdge、小米汽车、欣旺达、金康动力新能源以及全球领先商用车制造商斯堪尼亚等新客户的供应体系,进一步扩展并夯实了优质的客户资源池。
2023年TOP10厂商累计销量及同比

聚焦新能源汽车,产品覆盖广。自2015年进入北美新能源汽车头部客户体系以来,公司逐步进入了多个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新势力的供应链体系,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的箱体类、横梁类、控制器散热片类和电驱壳体类等多个零部件。近年来,公司持续承接了多个国内外新能源主机厂的订单,并逐步搭建了涵盖电驱、电控、电池和大型车身结构件的四大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平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各大主机厂及一级供应商纷纷采用搅拌摩擦焊技术来提升部件的散热性。为应对市场需求,公司积极投入资源,专门成立了技术小组进行搅拌摩擦焊技术的专项研发,已具备量产能力。与此同时,公司紧跟客户对激光焊、钎焊等连接方式的需求,成立了专业技术小组,集中开发可钎焊压铸技术及散热模组技术,相关产品已顺利完成试制并通过了客户的功能验证。
(转自:渤海证券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