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伯乐·关注】湖南裕能/德方纳米/万润新能等21家锂电正极材料上市企业2025年Q1业绩盘点

查股网  2025-07-03 17:29  湖南裕能(301358)个股分析

(转自:广东电池)

2023年以来,受锂电产业链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的影响,锂电材料价格一路下行;为更好地了解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市场走向,广东省电池行业协会对21家锂电正极材料上市企业2025年1-3月的业绩、资产负债等相关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

业绩情况

21家正极材料企业的营收总额达到678.01亿元,21家企业的净利润合计为18.01亿元(含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在内)。

根据21家正极材料企业的主营业务占比情况;将湖南裕能德方纳米等9家企业归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将华友钴业中伟股份等12家企业归为三元正极材料企业。

注:净利润/营收=净利润率

PART.01

从营收来看

9家磷酸铁锂企业的营收总额为173.20亿元;湖南裕能以67.62亿元的营收遥遥领先于其他磷酸铁锂企业,龙头地位稳固;富临精工万润新能、德方纳米3家企业的营收在20-30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富临精工超过德方纳米上升至第二,万润新能则接连超过龙蟠科技和德方纳米,跃升至第三;德方纳米和龙蟠科技分别下降一个位次。其余4家企业的营收均在10亿元以下。9家铁锂材料企业的营收平均数为19.24亿元,略低于德方纳米。

12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的营收总额为504.81亿元;华友钴业以178.42亿元的营收在三元正极材料企业中称冠,也是21家正极材料企业中营收最高的企业;中伟股份营收也突破100亿元,达到107.87亿元;格林美营收为94.96亿元,也高于磷酸铁锂龙头湖南裕能;厦钨新能容百科技处于同一梯队,均在29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厦钨新能实现了对容百科技的反超。

12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的营收平均数为42.07亿元,高于以29.77亿元排名第四的厦钨新能。

PART.02

从营收增速来看

21家企业中有14家企业的营收同比实现增长;8家磷酸铁锂企业的营收同比均实现增长,安达科技录的212.69%的增速,丰元股份也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速,达到109.52%,万润新能和富临精工也实现了97.3%、80.3%的高增速;合纵科技营收同比下滑。

6家营收同比增长的三元材料企业增速均在30%以内,其中五矿新能最高,但也仅29.46%。另外6家企业营收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

PART.03

从净利润来看

从净利润来看,9家磷酸铁锂企业中仅湖南裕能、富临精工、光华科技3家企业实现盈利,其分别盈利0.94亿元、1.24亿元、0.25亿元,3家企业盈利总额为2.43亿元。另有6家铁锂材料企业出现亏损,亏损总额达5.35亿元。

9家铁锂材料企业的净利润(含亏损额)平均数为-0.32亿元。

12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中有6家实现盈利,盈利总额为23.42亿元;华友钴业以13.52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一,格林美以5.11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二,中伟股份以3.08亿元屈居第三;有6家出现亏损,亏损总额为2.49亿元。

12家三元材料企业的净利润平均数为1.74亿元,高于以1.17亿元排名第四的厦钨新能。

PART.04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

21家企业中有17家企业公布了净利润增速;其中,有12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

5家磷酸铁锂厂商净利同比增长,华科技、万润新能分别录的563.86%、211.85%的高增速;龙蟠科技亏损收窄。7家三元材料企业净利同比增长,其中道氏技术和华友钴业分别录的206.86%和139.68%的高增速;容百科技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

总的来看,光华科技等7家企业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龙蟠科技营收同比增长,亏损同比收窄;中伟股份等6家企业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芳源股份营收净利双降,道氏技术等6家企业营收虽然下降,但净利润反而同比增长。

净利润率情况

9家铁锂材料企业中,仅富临精工、光华科技、湖南裕能净利润率为正,富临精工最高,为4.59%,光华科技也实现不错的净利润率,达到4.29%。9家企业的净利润率平均数为-5.53%,铁锂材料行业整体净利润率(9家铁锂企业总营收/9家企业净利润总和)为-1.68%,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12家三元材料企业有一半的企业净利润率为正,华友钴业最高,达到7.02%,当升科技和格林美也有5%以上的净利润率;6家企业净利润率为负。12家企业的净利润率平均数为-6.24%,铁锂材料行业整体净利润率(12家三元材料企业总营收/12家企业净利润总和)为4.15%,整体处于盈利状态。

注:净利润/营收=净利润率

21家正极材料企业的净利润率平均数为-5.93%,主要是亏损的几家企业拉低了净利润率平均数;行业整体净利润率(21家企业净利润总额/营收总额)为2.66%,行业整体处于盈利状态,其中有7家企业跑赢大盘

关于业绩变动的原因

万润新能认为,营收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公司磷酸铁锂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38%,销售额同步增长所致。。

龙蟠科技认为亏损收窄主要系碳酸锂加工业务及车用精细化学品业务利润增加所致。

富临精工认为营收同比大涨主要是汽车零部件业务稳步增长,锂电正极材料营收大幅增长所致。

合纵科技认为营收下滑主要是新能源板块主要产品售价同比下降所致。

安达科技认为,报告期内公司磷酸铁锂产品销售数量较上期大幅增加,且销售价格上涨,综合使得本期营业收入大幅增加。

容百科技认为,受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原料价格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盈利承压。此外,公司在海外业务、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方面投入增加,对当期利润也有一定不利影响,但整体盈利情况较上年同期有所好转。

五矿新能认为,营收同比增长主要系下游市场需求增长,公司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材料销量均有所增长。但因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毛利下降,导致出现经营亏损。

芳源股份认为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系上年同期收到客户业务补偿款,以及本报告期内公司为应对下游市场及行业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推动多元化转型,对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产线停工损失导致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偏低,单位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所致。

华友钴业认为营收同比增长主要是受产品销量增加影响,利润同比增长则主要是受产品销量增加及成本费用下降的影响。

资产及负债情况

总的来说,截止2025年3月31日,21家正极材料企业有14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年初有所提高,7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

注:期初指2024年12月31日,期末指2025年3月31日

PART.01

从期初资产来看

华友钴业以1365.91亿元遥遥领先,也是唯一突破千亿的企业;中伟股份和格林美分别以730.23亿元和667.97亿元排在第二、三位,均是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磷酸铁锂龙头企业湖南裕能以303.42亿元排在第四位,容百科技(三元)以246.23亿元成为前五的“守门员”,德方纳米、万润新能分别以178.09、176.76亿元排在第六、七;当升科技(三元)则以171.22亿元位居第八。龙蟠科技和厦钨新能(三元)分别排在第九、十名,道氏技术和五矿新能的资产规模也超过100亿元,均是三元材料企业;另有9家企业的资产在100亿元以内。

21家企业的期初资产总和为4828.51亿元,平均数为229.79亿元,高于排在第六位的德方纳米。9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的期初资产平均数为122.69亿元,12家三元材料企业的期初资产平均数为310.11亿元,是铁锂材料企业资产平均数的2倍以上。

PART.02

从期末资产来看

华友钴业以1414.62亿元稳居第一,格林美跨过700亿元大关,达到723.2亿元,缩小了与中伟股份之间的差距;湖南裕能和容百科技位次不变,万润新能和当升科技双双跨过180亿元关卡,分别达到188.11亿元和181.78亿元,分列第六、七位;龙蟠科技也跨过170亿元关卡达到175.21亿元,排在第八;德方纳米资产规模小幅下降,排名下滑了3个位次,位列第九。

富临精工虽然排位没有变化,但资产规模突破100亿元,达到了106.09亿元;天力锂能由第二十一名跃升至第十九名,资产规模较期初有所提升,达到30.62亿元,芳源股份、帕瓦股份资产规模较期初小幅下滑,排名也均下滑一个位次。

21家企业的期末资产总和为4984.07亿元,较期初增长3.29%。万润新能、龙蟠科技、富临精工、安达科技4家铁锂企业和华友钴业、格林美、当升科技、天力锂能4家三元材料企业的增幅高于行业整体增幅。

21家企业的期末资产平均数为237.34亿元,低于排名第五的容百科技。9家磷酸铁锂材料企业期末资产平均数为127.39亿元,较期初提高了3.83%;12家三元材料企业期末资产平均数为319.80亿元,较期初增长3.12%。

21家企业有13家企业的期末资产较期初有所增长,富临精工和龙蟠科技分别录得9.64%和9.13%的增速,排在第一、二位;天力锂能以9.12%的增速排在第三;其余5家企业的增速在0.71%-8.27%之间。另有8家企业期末资产较期初有所减少。

PART.03

从期初负债来看

华友钴业以879.31亿元居于首位,中伟股份和格林美分别以435.34亿元、432.97亿元排在第二三位;磷酸铁锂龙头湖南裕能以186.82亿元占据第四位,容百科技以154.35亿元成为前五“守门员”;万润新能、龙蟠科技、德方纳米三家铁锂企业的负债在100-140亿元之间;另外13家企业的负债规模均在100亿元以内,其中有4家企业更是在20亿元以内。

21家企业的期初负债之和为2984.94亿元,平均数为137.85亿元,排在第六位的万润新能之前。9家磷酸铁锂企业的期初负债平均数为79.27亿元,12家三元材料企业的期初负债平均数为181.80亿元,三元材料企业期初负债平均数是铁锂企业的2倍以上。

PART.04

从期末负债来看

排在前五位的企业与期初保持一致,但华友钴业负债规模上升一个台阶至906.52亿元;龙蟠科技和万润新能资产规模虽然均较期初有所增长,但位次实现了互换,龙蟠科技以136.29亿元排名第六,万润新能则跌至第七。

五矿新能上升一位至第九,富临精工则从期初的第十二名跃升至第十名,资产规模达到57.78亿元;道氏技术负债规模大幅下降,从期初的第九名下滑至第十二名;天力锂能负债规模较期初有较大提高,排名也从第二十名上升至第十八名;光华科技、盟固利则分别滑落一名。

21家企业的期末负债之和为3003.88亿元,较期初增长3.76%;当升科技等10家企业的负债增幅高于行业总体增幅。21家企业期末负债平均数为143.04亿元,排在第五名的容百科技之后。

9家铁锂企业的期末负债平均数为84.03亿元,较期初有所提高;12家三元材料企业期末负债平均数为187.3亿元,较期初有一定的增长,已超过铁锂企业负债平均数的2倍。

21家企业有13家企业的期末负债较期初有所增加,其中三元材料企业7家,铁锂材料企业6家;负债增幅超过20%的2家企业全部是三元材料企业。另有8家企业期末负债较期初有所减少,其中铁锂企业3家,三元材料企业5家。

资产负债率

PART.01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

21家企业期初的资产负债率在20.03%-87.67%之间,21家企业期初负债之和与期初资产之和的比例(以下简称为行业总负债率)为59.99%;期末资产负债率在23.03%-88.98%之间,期末行业总负债率为60.27%,较期初有所提高。

PART.02

从期初来看

磷酸铁锂材料板块资产负债率(9家铁锂企业负债之和与资产之和的比例)为64.61%;三元材料板块(12家三元材料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62%。其中,合纵科技和芳源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87.67%、81.66%,也是唯二超过80%的企业,龙蟠科技以74.94%位列第三位,前三有2家是铁锂材料企业;有6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60%-70%之间,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材料企业各占三席;有4家企业(铁锂3家、三元1家)的资产负债率在50%-60%之间,资产负债率在40%-50%、30%-40%及30%以内的企业分别有5家(铁锂1家,三元4家)、1家(三元)和2家(三元)。

注: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PART.031

从期末来看

磷酸铁锂板块资产负债率为65.96%,较期初有所提高;三元材料板块资产负债率为58.56%,较期初微降。资产负债率超过80%企业仍然是2家,且均较期初有所提高;资产负债率在70%-80%之间的企业有2家,较期初增加1家,主要是万润新能跨过了70%的关卡,但仍排在第四;资产负债率在60%-70%之间的企业有6家,与期初保持一致,主要是安达科技跨过60%的关卡,达到62.96%,连续超过湖南裕能和德方纳米,与容百科技并列第七;50%-60%区间的企业有4家。

资产负债率在40%-50%、30%-40%和30%以内的企业分别有3家、3家、1家。与期初相比,天力锂能跨过50%的关卡,从期初的第十五名上升至期末的第十四位;道氏技术则资产负债率快速下滑至39.08%,从期初的第十四名下滑至期末的第十八名。帕瓦股份资产负债率则从期初的29.68%上升至期末的30.18%,但排名保持不变。

21家企业有15家企业期末资产负债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其中铁锂材料企业7家,三元材料企业8家;有6家企业期末资产负债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铁锂材料企业2家,三元材料企业4家,道氏技术降幅最大,达到9.37%。

净资产

PART.01

从期初净资产来看

华友钴业以486.61亿元遥遥领先,独占1个档位;中伟股份和格林美分别以294.89亿元、235亿元排在第二、三位;当升科技和湖南裕能分别以136.93亿元和116.61亿元排在第四五位,前四名全部为三元材料企业;容百科技和厦钨新能均在90亿元左右,道氏技术和五矿新能均在72亿元左右,磷酸铁锂企业德方纳米以68.84亿元位居成为前十“守门员”,万润新能净资产也超过50亿元,以55.88亿元位居第十一名。另外10家企业的净资产均不超过50亿元,其中芳源股份和合纵科技的净资产不足10亿元。

21企业的期初净资产总和为1930.56亿元,平均数为91.93亿元。9家磷酸铁锂企业的净资产之和为390.81亿元,平均数为43.42亿元;12家三元材料企业的净资产1539.75亿元,平均数为128.31亿元;三元材料企业的净资产平均数为铁锂材料企业的净资产平均数的2.96倍。

注: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

PART.02

从期末净资产来看

华友钴业、中伟股份、格林美、当升科技、湖南裕能仍然占据前五位,且都较期初有一定增长;华友钴业净资产跨过500亿元大关,达到508.1亿元;厦钨新能和容百科技一增一减,位次发生了变化,厦钨新能取代容百科技排名第六,容百科则下滑一位至第七;道氏技术净资产较期初提升较快,跨过80亿元关卡达到83.14亿元,五矿新能则跌破70亿元关卡,下降至69.79亿元,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净资产在50亿元以下的企业仍然是10家,龙蟠科技也跌破40亿元关卡,下降至38.93亿元,虽然较期初的排名没有变化,但拉大了与富临精工之间的差距;帕瓦股份则跌破20亿元关卡,下降至19.65亿元;净资产低于10亿元的企业仍然有2家,且均较期初有所下降。

21企业的期末净资产之和为1980.19亿元,较期初增长2.57%,平均数为94.29亿元。9家磷酸铁锂企业的期末净资产之和为390.28亿元,较期初微降0.14%,平均数为43.36亿元;12家三元材料企业的期末净资产之和为1589.91亿元,较期初增长3.26%,平均数为132.49亿元;三元材料企业的净资产平均数已经是铁锂材料企业的3.06倍,较期初显著提高。

21家企业中有9家企业的期末净资产较期初净资产有所提高,其中磷酸铁锂材料企业3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6家;华友钴业、格林美、道氏技术3家三元材料企业分别增加21.49亿元、16.85亿元、9.35亿元,占据前三甲;从增幅来看,道氏技术(三元材料企业)期末净资产较期初提高了12.67%,排名第一,富临精工(铁锂企业)期末净资产较期初提高了12.33%,排名第二,格林美以7.17%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