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源卓镁年内揽13.63亿项目定点 深耕镁合金压铸件营收占近七成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星源卓镁再揽重磅订单。
8月6日,星源卓镁(301398.SZ)发布公告,公司收到某汽车零部件厂商出具的供应商定点通知,将为其开发并供应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动力总成壳体零部件。该项目6年销售总金额约为7.13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是2025年以来,星源卓镁第二次斩获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动力总成壳体零部件项目定点,两次订单合计金额高达13.63亿元。
作为国内镁合金压铸领域的佼佼者,星源卓镁已融入上汽、广汽、特斯拉等多家知名车企的轻量化战略。2024年,其镁合金压铸件实现营收2.8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69.44%。
2025年第一季度,虽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星源卓镁净利润同比下降4.08%至1694万元,但营收仍同比增长7.28%,达到8834万元,彰显出业务韧性。而两笔重磅订单的落地,无疑为其后续业绩增长注入强心针。
再获项目定点
8月6日,星源卓镁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某汽车零部件厂商出具的供应商定点通知,将为该客户开发并供应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动力总成壳体零部件。根据客户规划,该项目预计于2026年3月末开始量产,未来6年(2026—2031年)销售总金额约为7.13亿元。
此次项目定点通知标志着客户对公司核心研发实力、精密制造能力及综合服务水平的认可,进一步夯实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动力总成部件领域的市场地位。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并非星源卓镁在2025年首次获得项目定点。
早在4月10日,星源卓镁就披露,收到国内某零部件厂商出具的定点开发通知书,将为该客户开发并供应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动力总成壳体零部件。根据客户规划,该项目预计于2026年开始量产,未来4年(2026—2029年)销售总金额约为6.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仅2025年以来,星源卓镁在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动力总成壳体零部件这一细分领域便先后斩获两笔重磅定点,两次项目预计销售总金额合计达13.63亿元。
作为国内领先的镁合金压铸企业,星源卓镁已成功突破大吨位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实现了中大型集成化部件的量产。目前,公司已融入多家知名车企的轻量化战略,包括上汽、广汽、吉利、比亚迪、长安、特斯拉、小米、蔚来等。
镁合金压铸件营收占比近七成
公开资料显示,星源卓镁成立于2003年,公司主营业务为镁合金、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及模具的生产销售。2022年12月公司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回顾星源卓镁近几年的业绩表现,其成长轨迹清晰且亮眼。自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后,借助资本市场的东风,公司开启了加速发展模式。
财报显示,2022年—2024年期间,星源卓镁业绩保持稳健增长,实现营收分别为2.71亿元、3.52亿元、4.0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263万元、8008万元、8033万元。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的镁合金类产品迎来发展机遇。2022年—2024年,其镁合金压铸件分别实现营收1.52亿元、2.12亿元、2.84亿元,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56.09%、60.23%、69.44%。同期,镁合金压铸件的毛利率分别为33.29%、32.73%、33.77%。
此外,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星源卓镁始终坚守“技术引领未来”的发展理念,持续加码研发投入,维系核心竞争力。财报显示,2022年—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506.07万元、1980.98万元、2129.57万元,三年累计达5616.62万元。其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例保持在5%以上。
截至2025年7月31日,星源卓镁已拥有51项自主专利,以技术壁垒保障自主创新优势与市场竞争力。
不过,进入2025年,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星源卓镁业绩短暂承压,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834万元,同比增长7.28%;实现净利润1694万元,同比下降4.08%。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