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电股份:研发赋能,撬动半导体测试新格局

查股网  2025-04-10 08:00  矽电股份(301629)个股分析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的浪潮中,一家深耕探针测试技术20余年的深圳企业——矽电半导体设备(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矽电股份),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表现,于2025324日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这不仅标志着矽电股份发展迈入新阶段,更是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招股书显示,作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探针台设备制造企业,矽电股份凭借核心技术突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以及稳健的财务表现,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20年成就探针台市场领跑者

矽电股份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深圳龙岗,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专用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业务围绕探针测试技术展开,产品主要包括探针台、分选机及自动光学检测(AOI)设备,覆盖从4英寸到12英寸晶圆的测试需求,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光电芯片、分立器件及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如氮化镓、碳化硅)等领域。探针台作为半导体制造中晶圆检测(CP)和成品测试(FT)的关键设备,承担着芯片性能验证与缺陷筛查的重任,直接影响下游客户的良率与生产效率。

公司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技术突破史。2005年,矽电股份推出首台6英寸半自动探针台,填补了中国大陆的技术空白;2012年,其自主研发的12英寸晶圆探针台实现产业化应用,成为国内首家量产该尺寸设备的企业,打破了东京电子、东京精密等海外巨头的垄断。此后,公司以“每年一代”的研发节奏持续迭代,至2023年,其宽禁带探针台已通过三安光电验证,标志着其技术能力跻身国际一流。如今,矽电股份的产品已服务于士兰微比亚迪半导体、华天科技、三安光电等国内头部企业,成为中国大陆探针台市场的领跑者。

在股权结构方面,矽电股份展现出罕见的稳定性与协同性。公司由五位实际控制人——何沁修、王胜利、杨波、辜国文、胡泓共同掌舵。自2004年8月以来,五人通过直接及间接持股始终保持一致的股份比例,每人持股12.22%,合计控制公司67.99%的表决权。IPO后,五人表决权虽降至50.99%,但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及补充协议,承诺在上市后48个月内保持一致行动,确保控制权稳固。

招股书显示,这五位实控人均为技术出身,专业背景覆盖半导体物理、电子机械、自动化及精密工程,平均年龄56岁,形成了“产研融合、优势互补”的治理格局。何沁修作为董事长,拥有近40年行业经验,引领战略方向;胡泓博士则兼具学术与产业视角,为技术创新注入前沿动力。这种稳定的股权结构与技术导向的领导团队,为矽电股份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从业务到治理,矽电股份以技术为核心,以稳定为保障,逐步成长为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标杆企业。而其财务表现如何,则进一步揭示了其内在实力与市场价值。

毛利率稳健凸显技术壁垒

矽电股份的财务数据展现了其从初创企业到行业龙头的蜕变轨迹。根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9917亿元、4.4202亿元、5.4637亿元和5.0768亿元(2024年为全年数据),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16.99%。扣非归母净利润方面,2021年至2024年分别为0.9393亿元、1.0291亿元、0.8316亿元和0.8768亿元,虽然2023年受市场波动影响略有回落,但整体保持较高盈利能力,毛利率长期稳定在34%—52%区间,凸显了其技术壁垒与成本控制能力。

从收入与利润的增长趋势看,矽电股份具备较强的现金生成能力。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23.6%,反映了下游需求旺盛与市场份额提升的双重驱动。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52%,表明公司在高端产品布局与成本优化上取得显著成效。

矽电股份的财务优势离不开其优质客户群体的支撑。公司已构建覆盖IDM、Foundry、封测及LED全产业链的客户体系,前五大客户包括兆驰股份、三安光电、士兰微等行业龙头,2023年贡献收入占比达47.3%。这些深度合作不仅提升了客户黏性,也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矽电股份与主要客户的合作时间较长,业务关系较为稳定。凭借多年累积的技术优势,矽电股份已成为国内LED芯片行业在探针台设备领域的主要供应商,相关企业采购矽电股份产品占其同类采购的比例较高。

财务数据的背后,是矽电股份在技术与客户赋能上的双重发力。而其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则是支撑这一成长逻辑的核心引擎。

研发驱动国产替代前景

矽电股份的技术研发能力是其在半导体设备领域脱颖而出的关键。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报告期内,矽电股份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816.03万元、4909.67万元、5876.87万元和3506.64万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4.10%;报告期内各期末,矽电股份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120人、137人、188人及200人,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5.17%。

截至2024年6月30日,矽电股份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246项(含30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79项,构建起覆盖精密机械、智能控制、光学识别的技术护城河。核心技术包括“高精度快速响应大行程精密步进技术”“定位精度协同控制”“探针卡自动对针技术”等,其中12英寸全自动探针台PT-930的定位精度达±1.3μm,测试稳定性比肩国际巨头,填补了国内高端设备空白。

研发团队是技术突破的基石。矽电股份的核心技术团队拥有超30年的行业经验,五位实控人亲自参与技术方向把控。何沁修在半导体物理领域深耕近40年,杨波专注设备研发超20年,胡泓博士则为团队注入学术前沿支持。团队以“每年一代”的节奏推动产品迭代:2012年首发12英寸探针台,2020年精度提升35%,2023年推出支持第三代半导体的宽禁带探针台。这种持续创新能力,使公司在Mini/MicroLED、第三代半导体等高增长领域占据先机。

在研发投入上,矽电股份不遗余力。招股书显示,公司计划募集资金5.45亿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探针台研发及产业基地建设、分选机技术研发等项目。过去三年,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稳定在9%—12%区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确保技术优势的持续巩固。与此同时,公司通过与中芯国际晶合集成等头部晶圆厂联合验证,推进AI驱动的测试设备研发,测试效率提升50%,展现了技术与产业协同的前瞻性。

展望未来,矽电股份在国产替代领域的潜力令人振奋。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预计2025年达1275亿美元,中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94%,受5G、AI、新能源汽车等需求驱动,晶圆产能持续向中国大陆转移。据SEMI预测,2022—2026年全球新增94座晶圆厂中,中国占31.91%。在此背景下,矽电股份作为国内唯一实现12英寸探针台量产的企业,将直接受益于国产化率提升(预计超30%)与下游扩产潮。其分选机等新品已通过客户验收,标志着公司从单一设备商向测试全链条服务商的转型,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版图。

上市后,矽电股份的业绩与股价表现值得期待。凭借稳健的财务基础、领先的技术实力及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有望实现收入与利润的双增长。资本市场助力下,其全球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股价或因投资者对其成长性与国产替代主题的青睐而持续走强。

从默默耕耘的技术先锋,到创业板上市的行业新星,矽电半导体设备(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用20余年的专注,书写了一段国产替代的传奇。其以探针台为核心的业务布局、五位实控人引领的稳固治理、亮眼的财务表现,以及研发驱动的技术优势,共同构筑了其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第三次转移的历史机遇中,矽电股份不仅是中国半导体设备“强链补链”的关键一环,更有望成为定义行业规则的引领者。上市只是新起点,未来,这家深圳企业将以技术为帆,以资本为桨,在国产替代的蓝海中乘风破浪,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贡献更大力量。

(转自:海豚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