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股份自主研发的Q690C隧道预埋件用特殊钢成为工程的核心支撑
中国经济报导:在海太长江隧道这一世界级超级工程中,包钢股份自主研发的Q690C 隧道预埋件用特殊钢成为工程的核心支撑,以其卓越性能为隧道筑牢根基。
材料性能突破:重新定义隧道预埋件标准
高强度与抗疲劳的完美结合
Q690C 的屈服强度达 690MPa,是传统普通碳素钢的 3 倍以上,可承受高达 7.5 巴的水压(相当于 75 米水深压力)。
其抗疲劳性能通过 100 万次循环加载测试无裂纹,远超行业标准,确保隧道在长江复杂地质条件下长期稳定。
耐腐蚀性与焊接性的颠覆性提升
材料中添加的稀土元素(如铌、钒)形成致密氧化膜,在氯离子浓度高达 3000ppm 的江底环境中,年腐蚀速率仅为 0.01mm,较普通钢材降低 80%。
同时,其碳当量(Ceq)控制在 0.42% 以下,实现 - 40℃低温环境下的无预热焊接,焊缝强度与母材匹配度达 98%。
低温韧性与加工精度的双重保障
在 - 20℃冲击试验中,Q690C 的冲击功达 200J(传统钢材仅 80J),可抵御长江冬季凌汛冲击。
其厚度公差控制在 ±0.15mm,满足预埋件与盾构管片的高精度装配要求,误差不超过 0.3mm。
工程应用实践:破解世界最长水下盾构隧道难题
全链条技术协同支撑
包钢组建由技术中心、特钢分公司、炼钢厂组成的联合攻关组,采用 “成分精准调控 + 在线热处理” 工艺,轧制出 3000 余吨 Q690C 钢材。
通过模拟长江水压环境的 1:1 实体测试,验证了材料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
关键部位的精准赋能
盾构始发井预埋件:承担 5000 吨级 “江海号” 盾构机的反力支撑,Q690C 预埋件的弹性变形量控制在 0.5mm 以内,确保盾构机姿态精度。
管片连接节点:采用 Q690C 制作的 “DDCI” 特殊构件,使管片环向刚度提升 40%,在富水砂层中沉降控制精度达 ±2mm。
防水密封系统:Q690C 制作的止水带预埋件,在 0.8MPa 水压下实现 100% 水密性,较传统方案泄漏率降低 95%。
施工效率与安全的双重提升
材料的易焊接性使预埋件安装效率提升 30%,减少高空作业时间。
截至 2025 年 7 月,盾构机已掘进 1000 米,日均推进 12-16 米,较同类工程提速 20%,且未发生一起因预埋件失效导致的安全事故。
Q690C 在海太长江隧道的应用,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工程材料领域从 “跟跑” 迈向 “领跑”。
包钢通过稀土钢技术创新,不仅解决了世界级工程难题,更构建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材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