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金融教育 共话金融为民 华夏银行长春分行开展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行长讲消保”系列活动

查股网  2024-09-19 09:33  华夏银行(600015)个股分析

转自:中国吉林网

  为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增强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近日,华夏银行长春分行正式启动以“金融为民谱新篇 守护权益防风险”为主题的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除现场集中宣传、开设“金融消保小课堂”等活动外,还通过直播的形式开展“行长讲消保”活动,为金融消费者答疑解惑。9月19日,华夏银行长春景阳广场支行副行长苑丽娟走进中国吉林网、吉刻APP直播间,为消费者分享如何远离非法集资骗局的相关金融知识。

苑丽娟: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华夏银行长春景阳广场支行副行长苑丽娟,很荣幸参加分行特别策划的“行长讲消保”系列主题直播活动。近年来,针对不同人群的资金诈骗屡有发生,某些不知名的理财公司设计骗局,通过承诺兑付高额回报,诱骗群众投资。我们身边曾发生一起成功堵截非法集资的案例。一位60多岁的李先生要办理20万元转账,由于客户年纪较大,大堂经理询问转账用途,李先生表示有人联系他,让他购买“理财产品”,收益高达10%,且保证理财本金和收益,因为该理财产品额度较少,需要客户快速进行抢购,对方要求立即向指定账户转账购买该产品。

  大堂经理听后,立即察觉到事情不对劲,随即将李先生引导至贵宾区,并立即向主管报告,银行工作人员向李先生普及其他客户投资所谓高收益理财造成本金损失的案例,并提示他近年来非法集资手段日益猖獗,中老年客户特别容易受骗,李先生这才恍然大悟。

  案例中,李先生就是准备通过购买非法机构提供的“理财产品”,从而想要获得“高收益”回报,但由于自己对非法机构的理财公司不了解,对其提供的理财产品更是陌生,只是听“理财公司营销人员”对其产品夸夸其谈,夸大理财收益,便想要购买,但其一旦陷入非法集资陷阱,犯罪分子会通过欺瞒、聚集资金后,往往挥霍、浪费、转移资金,让参与者难以收回资金,给家庭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我们如何能够远离非法集资的骗局呢?首先投资要理性,不要侥幸。要坚守理性底线,比比风险大不大,看看收益水平合不合实际,问问家人朋友怎么看,不要被赌博心态和侥幸心理蒙蔽双眼。

  其次,犯罪分子抓住中老年人理财风险意识淡薄,选择一些老年人,对其许诺高额利息、入股分红,忽略了高回报一定伴有高风险的事实。所以,当面对收益高、风险低的理财项目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非法集资圈套。

  最后,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渠道,中老年人在选择投资理财产品时,最好到银行、证券等正规金融机构办理,其他所有的金融公司均没有出售理财产品的资格,在购买理财产品前,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关公司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相关信息的查询工作。

  天上不会掉馅饼,广大网友朋友们,要牢固树立“防范非法集资”的理念,守住自己的钱袋子,用理性投资做盔甲,不要成为“网中鱼”,守护好我们的资金安全。

文字来源:华夏银行长春分行

  视频拍摄、制作:王禹

初审: 王金顺

复审: 李超

终审: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