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驻苏企业:端牢能源饭碗 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坚实保障

http://ddx.gubit.cn  2023-11-13 14:01  中国石化(600028)公司分析

转自:新华日报

江苏是中国石化企业最集中的省份之一,12家驻苏企业覆盖勘探开发、油气储运、炼油化工、工程建设、成品油及化工销售等多个领域。中国石化驻苏众企业坚定扛起保障能源安全使命,争当油气增储上产的推动者、洁净能源供应的引领者、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全方位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增储上产,全力保障能源安全

实现陆相页岩油的规模效益开发,既是在我国现有油气资源禀赋下的必然选择,又是发挥好能源保供“顶梁柱”作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生动实践。目前,江苏油田页岩油日产油180多吨,累计产量超6万吨。江苏油田积极打造长三角油气生产创新高地,今年1—8月,原油产量71.8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产1.4万吨。

华东石油局近年来通过采用工厂化钻井、电驱压裂、自动化远程控制等成套低成本页岩油开发应用技术,实现平均每米钻井和压裂投资分别下降23%和18%,桶油成本控制水平国内领先。截至目前,华东石油局页岩油累产超11万吨。在油气增储上产中,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将自主研发软件运用在各大油田并相继部署开展培训,勘探开发动能初步实现自主软件应用时长统计监测。

作为大型民航客机的主要燃料,航空煤油被称为飞机的“血液”。去年12月,扬子石化5000吨低硫航煤完成了管输玉带油库并由正常“接力”输送至宿迁黑鱼汪油库的作业。这是该公司联合江苏石油首次为苏北五市及周边省市机场供应航空煤油,不仅大幅提升航空煤油发运效率,还有效规避长距离运输的管控风险、安全隐患。

江苏石油作为省内成品油供应的“主渠道、顶梁柱”,每年为5亿以上客户提供服务,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全方位保障油品资源“质优量足、便捷供应”,确保加油站不脱销、不断供。

能源至净,积极参与能源国际合作

在船用燃料油方面,金陵石化已实现低硫船燃规模化生产,年产能跃升至150万吨,成为中国石化低硫船燃主要供应基地。该公司去年生产清洁汽、煤、柴油共940多万吨,重点做好江苏市场保供的同时,还将油品销往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等地区。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国际能源合作力度。华东石油工程公司目前已在3大洲5个国家开展能源劳务合作。今年更是投入中国石化在科威特市场的第一部9000米钻机,为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的增储上产提供中国方案。

“链”上发力,提升能源产业现代化水平

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南京工程公司在管道建设方面先后承接了江苏沿海管道启东-海门支线、淮建盐、淮安储气库支线等管道项目,在提高能源储存能力的同时,消除能源储存隐患。

为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中国石化先后规划布局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煤制170万吨/年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等煤化工项目。中石化项目管理公司先后介入并全面负责中天合创、中安联合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为加快中国石化现代煤化工布局贡献项目管理力量。

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石化企业也加速朝着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奔去。南化公司“兰花牌”橡胶防老剂产品6PPD和TMQ被国际权威认证公司TUV南德意志集团认证为碳中和产品。该系列产品成功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成为全球首例获得权威认证的橡胶防老剂碳中和产品,将有力推动下游产品减少碳排放,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仪征化纤努力为社会提供“科技、时尚、绿色”的化纤产品和特种纤维材料。自去年至今年8月,累计生产优质聚酯产品375.3万吨,可为全国人民每人添7套衣料,相当于节省7000多万亩优质棉田。化销江苏与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分析研判行业走势,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提供更加快捷、高效、增值、绿色的服务,积极打造互促互进、合作共赢的化工产业链。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中石化驻苏企业将继续秉持“国企为国,在苏兴苏”的理念,继续鼓足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担当有为的劲头,继续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探索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编辑:王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