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际一流的中国投资银行——中信证券上市二十周年回顾

http://ddx.gubit.cn  2023-09-19 14:33  中信证券(600030)公司分析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9月19日电(记者闫鹏)9月19日,中信证券A股上市20周年暨2023年投资者开放日“同信而行、致远未来”活动在京举行。

从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开启我国证券公司直接上市融资先河,到成为我国唯一一家资产规模超万亿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借助中国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十年春华秋实,弹指一挥间。回望来时路,中信证券始终以践行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为己任,服务实体经济直接融资38.8万亿元,管理客户资产规模超过3万亿元,一直为“成为全球客户最为信赖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中国投资银行”而努力。

服务实体经济直接融资38.8万亿元

二十年来,中信证券把握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与国家经济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始终践行国家战略,坚定服务实体经济。

一组数据显示,中信证券服务实体经济实现直接融资38.8万亿元,承销规模9万亿元。其中,通过IPO、增发、配股等股权工具承销2.2万亿元,并通过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等债权工具承销6.8万亿元。

与此同时,中信证券积极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先后助力176家科技创新企业登陆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实现IPO融资超3000亿元,畅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搭乘中国经济、资本市场蓬勃发展之风,中信证券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从2003年到2022年底,中信证券营业收入从8亿元到651亿元,增长81倍;净利润从4亿元到213亿元,增长53倍;总资产从118亿元到1.3万亿元,增长110倍,成为我国唯一资产规模超万亿的证券公司,主要业务均保持行业领先,并在国际上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成立早期,中信证券就认识到,上市将会成为公司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是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中信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佑君表示,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壮大繁荣,中信证券逐渐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大型证券公司。

张佑君表示,中信证券始终以践行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为己任。公司将围绕经济转型升级,深度融入国家区域战略,扎实推进区域市场开发,推进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服务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质企业,使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实现跨越式发展。

打造多层次、全谱系理财服务体系

更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一直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证券公司是其中关键力量。二十年来,中信证券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共成长,加快财富管理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

截至目前,中信证券零售客户接近1400万户,公募基金服务客户数量超过2亿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10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超过3万亿元。中信证券企业与机构客户10万家,分布在国民经济主要领域,境外机构客户分布在英、美、澳、东南亚等13个国家,覆盖“一带一路”沿线。

一路走来,中信证券建立起全牌照的综合金融业务体系。在行业内率先布局直接投资、债券做市、大宗交易等业务;通过收购与持续培育,确立期货、基金、外汇等业务的领先优势;加大投入固定收益、融资融券、股票衍生品、另类投资等业务,建立起金融市场业务体系,呈现出业务均衡、收入多元、盈利稳健、平滑周期波动能力强的突出特征。

“我们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获得的绝不仅是看得见的收入、比得上的排名,我们从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中收获了对经济规律的洞察、对创新的探求、对管理的领悟,在为客户服务的丰富实践中提升了公司的能力。”中信证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明辉说。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证监会也陆续推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

“此次定调标志着资本市场改革进入新阶段,改革重点从一级市场转向二级市场,从融资端转向投融资平衡发展。”张佑君表示,当前资本市场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一系列制度建设将久久为功,从根本上实现“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目标。

张佑君表示,下一步,中信证券将持续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全谱系的理财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提升投资者服务体验感与获得感。加强面向养老资金、各类机构资金需求的产品开发,用实际行动引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努力实现服务高质量发展、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与自身长期健康发展的更好统一。

加快脚步建设国际一流投资银行

新华财经了解到,接下来中信证券将瞄准“产品卓越、品牌卓越、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围绕“五强五优”,加快脚步建设国际一流投资银行。

实际上,中信证券从一开始就具有国际视野和追求卓越的基因。1995年成立伊始,中信集团便提出“创建具有国际水平的证券公司”目标,此后试水收购贝尔斯登,全资收购里昂证券,并成为称为我国第一家A+H股证券公司。2016年至今,中信证券进入建设国际一流投行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目前,中信证券在境外从事企业融资及资本市场、证券经纪、期货经纪、资产管理、自营、直接投资等多项业务,在亚洲、欧洲、北美洲、澳洲等13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6家分支机构。中信证券也是在“一带一路”区域拥有最多当地分支机构、研究覆盖、销售网络和清算交收基础设施的中资证券机构,也是全球范围内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契合度最高的投资银行。

不过,杨明辉也坦言,与国际一流投行相比,公司在国际化程度、品牌影响力、资产负债表扩张及管理能力、金融科技水平、人才队伍等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距,距离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高盛总资产规模是中信证券的7.6倍,净资产是中信证券的3.2倍,营业收入是中信证券的5.2倍,净利润是中信证券的2.7倍;中信证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约15%,与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一流投行30%至40%收入占比相比也有差距。

杨明辉表示,中信证券将按照“三步走”的原则,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缩小与国际一流投行的差距。一是将把香港地区业务做扎实,建立全品种、全业务线、全牌照的业务体系;二是将在亚洲市场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争取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三是将进一步拓展欧洲、北美等其他市场,完善全球布局,推动业务发展。

“创建国际一流的中国投资银行,我们将建立起能够满足全球客户需求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司制度规则,提升公司内控体系的全面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同时将积极适应国际运行规则,促进境内经营管理体制全方位升级。”杨明辉说。

“与拥有百年历史积淀的国际领先投行相比,中信证券仍是一家年轻的公司,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张佑君说。

编辑:林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