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能源市场变了

查股网  2025-11-05 10:18  浙江新能(600032)个股分析

(来源:涌金楼)

不久前,浙江省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了《浙江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以及3个配套细则。这意味着浙江的新能源电力正式告别过去的补贴时代和平价时代,迈入市场化交易的新阶段。

市场规则会怎么变?对众多投资和运营新能源电站的企业来说,这笔“市场账”又该怎么算?最近,涌金君和浙江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聊了聊。

涌金君:我们知道,过去国家对新能源电站提供财政补贴,现在有什么变化?改革要实现什么目标?

答:能源电力这一行,跟国家政策关系特别大。我国从2009年开始对新能源电站进行财政补贴,为了保证电站收益,还要求电网必须全部收购新能源发的电。这些政策让企业觉得盈利有保障,这些年新能源行业发展迅猛。

随着新能源技术越来越成熟,电站的建造成本快速下降,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投入。但背后也出现了新问题,比如部分地区出现脱离消纳能力的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行业投资效益降低,这种模式很难持续。

位于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的风机。图源 视觉中国位于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的风机。图源 视觉中国

2021年,国家对新建新能源项目的补贴彻底取消,上网电价按当地煤电基准电价来算,这叫“平价上网”。

这次改革是行业又一个转折点。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136号”文件,正式取消基准电价和保障性收购机制。简单说,就是要让新能源电力和普通商品一样,卖多少价和卖多少量,都由市场供需来决定。

涌金君:到现在,全国约20个省份发布了省级承接文件。这次改革和哪些主体相关?主要改了什么?

答:新能源上网电价,也就是发电后的“出厂价”,跟企业和居民用电的终端电价不同。

这次改革主要涉及投资和运营新能源电站的企业,也包括建设屋顶光伏、园区风机,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工厂、村集体、居民等,直接关系到发电和投资的收益。

在浙江,截至9月底,全省新能源装机占总电源装机近四成,其中,光伏装机已经超过煤电,成为浙江第一大电源。到今年上半年,全省分布式新能源主体共有超44万户,涉及面不小。

位于舟山的厂房屋顶光伏。图源 视觉中国位于舟山的厂房屋顶光伏。图源 视觉中国

改革的核心内容有三点:

一是全部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执行市场形成的上网电价。

二是在市场之外,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简称“保价机制”)。除了市场交易,还有一道“收益保险”:当市场价高于保障水平时,要收回多赚的部分;当市场价低于保障水平时,又会按后者补足,“多退少补”可以在改革初期平滑收益波动、降低投资风险。

三是划了时间线,以今年6月1日为界。在这之前全部建好的是“存量项目”,纳入保价机制的电量,其电价跟入市前的政府定价衔接;

在这之后(含6月1日)建好的是“增量项目”,纳入保价机制的电量和电价要通过市场竞价来确定。这种“老人老办法、新人新路子”的设计,既稳住了存量项目投资方的信心,又用市场化模式倒逼新项目提高质量和效率。

另外,由于新能源发电不稳定,以前一些地区要求它们承担系统调节费用或者配套建设储能。

这次《方案》明确,在现货市场运行期间,新能源项目不承担辅助服务费用。还规定,配储不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的前提条件,这都进一步降低了电站投资运营的成本。

位于杭州山区的光伏电站。图源 视觉中国位于杭州山区的光伏电站。图源 视觉中国

涌金君:未来浙江新能源电站怎么卖电?

答:浙江的电力市场主要分三大类:现货市场好比“现场购买”,价格随时波动;中长期市场好比“提前预定”,可以提前按固定价格签合同;辅助服务市场主要是向电网提供调频、备用等服务来赚钱。

一是梯度参与现货市场。由浙江电网统一调度的新能源电站(统调新能源),规模大、数量少,之前已经有参与市场的基础,它们会作为成熟主体直接参与市场。其他新能源电站暂时允许用“接受现货市场价格”的方式参与交易,这个过渡方案大大降低了它们的入市门槛。

二是参与中长期(绿电)交易。风电和光伏是绿色电力,所以新能源电站主要通过绿电交易的形式参与中长期市场,价格包含两部分:电力本身的价格和绿色电力证书的价格,这样能体现电力资源和环保双重价值。

三是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接下来,浙江会不断丰富辅助服务的交易品种,适时建立备用等辅助服务新品种,让有调节能力的新能源电站参与进来,增加收益渠道。

磐安清明尖鼎峰风电场。图源 视觉中国磐安清明尖鼎峰风电场。图源 视觉中国

在市场之外,纳入“保价机制”的电量将保障稳定收益,也是许多企业非常关注的部分。

对于存量项目,浙江把统调新能源电站纳入机制的电量比例上限设为90%,其他新能源电站则为100%,具体比例和该电站以往参与绿电交易的情况相关联。保价水平沿用每度0.4153元的煤电基准价。

对于增量项目,需要竞价确定纳入机制的电量比例和电价,非统调新能源电站的业主如果有专业能力,可以把其他同类业主聚合起来,一起参与竞价;

如果要省心、低风险,也可以选择由系统自动申报,按竞价的下限出清。这么设计也是为了降低入市难度,保留规则的灵活性。

涌金君:新政发布后,新能源投资运营企业要怎么转变发展理念?对普通工商业企业的用电价格会有什么影响?

答:参与市场交易,涉及到对电力供需的预测、成本核算、风险控制等多个环节,是一场系统性的博弈。

企业必须从过去追求装机规模的“跑马圈地”,转向电站全生命周期的“精耕细作”。特别是增量项目,是去争取保价机制电量和电价,还是到现货市场里去竞争?做好市场决策需要更专业的人才队伍。

位于宁波的风电场。图源 视觉中国位于宁波的风电场。图源 视觉中国

国家“136号文”出台以来,相关企业已经开始调整发展路径。

从选址时的资源评估,到建设时的成本控制,再到并网后的运营维护,每一个环节都要引入量化的指标来仔细考量。过去靠保障性收购政策,运营商更关心“能建多少”,现在必须得掂量“划不划算”。

有一种看法认为,未来谁能掌握用电负荷、精准匹配用电需求,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浙江本身是用电大省,庞大的用电需求和活跃的交易市场,对新能源项目投资来说,依然很有吸引力。

从市场整体运行来看,市场交易价格能够真实反映电力供需的实际情况,价格信号将“指挥”低成本电源多发、高成本电源在用电高峰期顶峰发,从而引导电力系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行成本。

同时,新能源发电不需要化石能源等资源成本,相当于给市场提供了“低价清洁电”,这些都有助于工商业企业买到更充足、低价绿色的电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