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福医药“断臂求生”,新东家招商局如何解债务连环套?
随着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生科正式接管人福医药,这家曾以"麻醉龙头"享誉业界的上市公司,在经历控股股东当代科技债务危机、118亿战略入股、三度更换董事长等重大变故后,终于完成权力交接。
新任董事长邓伟栋接手的,不仅是一份汇聚央企资源与产业协同可能性的新篇章,更是一份净利润三年连降、反常高分红引发质疑、债务阴云未散的沉重考卷。
这场资本运作的闭环,究竟是人福医药重获新生的转折点,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财务迷局?答案或许藏在高管更迭的细节与财务数据之中。
高管换血背后:业绩三连降与反常高分红
7月30日,人福医药发布控股股东变更公告,招商生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以26.62%的表决权比例成为新任控股股东,招商局集团正式入主。
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生科完成控股,这家中国麻醉药龙头企业的董事会迎来彻底洗牌:5名非独立董事由招商系提名,新任董事长邓伟栋走马上任。
权力交接的速度超出市场预期。2025年1月,原董事长李杰因个人原因辞职;6月,董事邓霞飞、副总裁李莉娥等核心高管集体离任;短短六天后,招商系背景的常黎、许薇娜被提名为非独立董事。至7月底,新一届董事会9人阵容中,5名非独立董事由招商系提名,邓伟栋(招商局首席战略官)出任董事长,形成“招商系主导+人福老将辅佐”的新格局。
这场人事地震的背后,是原控股股东当代科技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2024年9月,因无力偿债,当代科技持有的全部人福医药股份被司法轮候冻结,最终由招商创科作为重整投资人入局。然而,新股东的入主并未带来管理层的平稳过渡,反而加速了原团队的瓦解。
新管理层接手的,是一份持续恶化的成绩单。
2024年财报显示,人福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54.35亿元,同比增长3.71%,但归母净利润仅13.30亿元,同比骤降37.70%。这一数字创下自2018年以来的最大跌幅,较2022年24.84亿元的峰值几乎腰斩。
费用端的数据揭示了利润流失的路径:2024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费合计达78.23亿元,同比增加4.41亿元。其中,销售费用占比最高的市场推广费同比增长12%,管理费用因股权激励费用确认增加1.8亿元,财务费用则因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更值得警惕的是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3.27亿元,存货跌价损失2.15亿元,商誉减值1.35亿元,三重打击直接吞噬利润。
与业绩下滑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人福医药的分红力度在2023-2024年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一异常现象引发市场质疑。根据股权结构,截至2025年7月30日,原控股股东当代科技虽已失去控制权,但仍通过信托计划持有公司10.01%股份,系第二大股东。
而2023-2024年累计15.18亿元的分红中,当代科技按持股比例可获得约1.52亿元,这与其2024年9月被法院裁定重整时面临的数十亿债务规模相比,虽杯水车薪却也引发"通过分红转移资金"的猜测。
债务阴云未散:原股东困局如何解?
尽管招商系已完成控股,但当代科技的股权冻结问题仍未解决。截至2025年4月,其持有的部分人福医药股份仍被司法冻结,且存在被强制执行的风险。这一“连环套”不仅威胁上市公司股权稳定性,更可能影响新管理层的决策效率。
自2024年9月被申请重整以来,其持有的全部人福医药股份已遭14轮司法轮候冻结,部分冻结期限甚至被延长至2028年。截至2025年8月,人福医药累计发布28次与当代科技相关的股权冻结公告,这一数字创下A股市场纪录。
更棘手的是,当代科技通过信托计划持有的10.01%股份,其表决权已委托给新控股股东招商生科,但财产权仍归属当代科技。这种“名实分离”的状态,导致招商局集团虽已实际控制公司,却无法完全处置这部分资产,形成事实上的股权僵局。
截至2024年末,人福医药面临显著的短期偿债压力。
为缓解流动性紧张,人福医药自2022年起启动“归核聚焦”战略,累计出售非核心资产超30亿元。
但资产处置的“断臂求生”策略亦带来后遗症。2024年对参股公司璟泓科技4503万元投资的全额减值,暴露出前期投资决策的失误;而湖北人福、三峡制药等子公司的合计0.47亿元亏损,则凸显非核心业务剥离不彻底的问题。
协同效应能否破局?
资本运作的闭环完成,并未让市场松一口气。当“招商系+人福老将”的新管理架构浮出水面,外界更关注的是:这家曾因盲目扩张陷入泥潭的企业,能否在新东家手中重获新生?而业绩下滑与高分红并存的矛盾,又是否预示着更深层的治理隐患?
2025年1月,招商创科以118亿元代价获得人福医药23.7%表决权,这场交易背后,是招商局集团对医药健康领域的战略性布局。
作为总资产14.7万亿元的央企巨头,招商局在医药健康领域的布局却相对薄弱。除人福医药外,其仅通过注资涉足合成生物企业凯赛生物。如何将招商系的产业资源(如交通物流、金融网络)与人福医药的渠道、研发能力结合,成为新管理层的核心课题。
新任董事长邓伟栋的履历颇具看点:这位招商局集团首席战略官同时兼任战略发展部/科技创新部部长、中集集团董事,主导过多个产业整合项目。
人福医药的最大筹码,仍是其麻醉药领域的垄断地位。作为国家麻药定点企业,宜昌人福的枸橼酸舒芬太尼、盐酸阿芬太尼等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主导,2024年贡献公司绝大部分利润。但这一壁垒也面临政策风险:若带量采购范围扩大,或引发价格战。
新管理层已明确表示将启动新一轮非核心资产清理,资源进一步向麻醉及神经用药倾斜。这一策略与招商局"聚焦主业"的产业整合思路高度契合。
近期人福医药与京东集团的战略合作颇具信号意义。根据协议,京东将在物流科技、垂类平台建设(如民族药馆、宠物药房)等方面提供支持,这或预示着招商局正在构建“产业+互联网”的新零售生态。
招商系的入主,为人福医药带来了资本与战略的双重背书,但历史遗留的债务问题、业绩下滑与高分红矛盾,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这场资本换血能否真正激活企业活力,取决于新管理层能否在稳定经营、资源整合与风险化解之间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