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发展战略护航同仁堂业绩持续向好 第三季度业绩同比增五成
本报记者 李乔宇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和攻坚之年,也是同仁堂“品牌、品种、品质”工作年。“三品”工作年逐步接近尾声,同仁堂再次交出一分亮眼的答卷。
10月30日晚间,同仁堂披露2023年三季报。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61亿元,同比增长16.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55.81%。前三季度,同仁堂实现营业收入137.21亿元,同比增长25.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1亿元,同比增长38.67%。
谈及营业收入上涨的原因,同仁堂方面归因为医药市场需求增加,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深化营销改革以及下属子公司经营业绩提高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提升,则是随营业收入增长而导致净利润同步增长。
角逐“三品”工作年 研发费用同比增三成
10月下旬,同仁堂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宣讲比赛,共计10名选手进入决赛。选手们围绕大品种战略、精品战略及“御药传奇”系列产品,从组方来源、生产工艺、制药特色、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包括同仁牛黄清心丸、坤宝丸、参苓白术散、参茸丸、儿童清肺口服液等在内的多个品种进行了分享。
经过激烈的角逐,大赛共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
据记者从同仁堂方面了解到,这样的大品种宣讲比赛已经连续开展了两届,不但能够引导广大职工的“人人知品种,人人讲品种”的学习热情,展示员工风采,还有助于打造人才培养的新引擎,还能激发文化传承的新活力。
宣讲比赛只是同仁堂聚焦“三品”工作年的缩影。在同仁堂此前披露的半年报中,同仁堂阐述了“三品”任务。
在品牌建设方面,通过确立御药传奇系列产品及部分品种母子品牌发展思路。通过接诉即办提升工作效能,通过法律方式维护商标信誉,通过参加展会及策划电商活动等巩固品牌影响力。
在品种战略方面,深入实施大品种战略,聚焦精品战略,推出御药传奇系列产品。推进科研项目及部分产品产地变更试产工作,确定睡眠品种激活名录,完成部分产品的品种工艺修订和品种试产工作。
在品质管理方面,健全零缺陷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全系统质量派出自查、质量风险排查与饮片质量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售后质量缺陷反馈问题大数据分析。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提升活动,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完成质量标准修订工作,着力提升检测能力,设置重点品种专班检验机制,持续推进检测中心建设。
在“三品年”工作要求中,同仁堂聚焦精品战略,并将精品的概念定义为贯穿从产品、渠道、终端到顾客的每一个环节的全流程概念。这一年,同仁堂的形象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衍宗”“白凤”两款产品形象IP屡屡“出圈”,宫廷御药的形象日趋年轻化;同样也是在这一年,很多同仁堂的股东前往同仁堂工厂见到了数字化生产线,传统药企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让这一行业更加标准化可追溯。
同时,为了更好的践行“三品”工作计划,同仁堂也在用真金白银开发潜力品种,据三季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同仁堂研发费用共计1.5亿元,同比增长34.6%。
营销改革步入收获期 有望步入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三品”工作年即将收关,“三品”计划以及同仁堂“高质量发展战略、精品战略、大品种战略”三大发展战略对同仁堂业绩所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
这些影响正在通过业绩变化凸显出来。目前来看,同仁堂营销改革正在步入收获期,深化营销改革被认为是同仁堂业绩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以来,同仁堂持续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深入推进采购改革,推动数字化集采平台建设,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深化营销改革,让同仁堂产品和服务更好触达消费者。
资料显示,同仁堂股份公司强化“4+5”营销组织体系矩阵式管理,营造全员营销新局面。今年以来,多个营销活动出圈,如在七夕节期间打造的一场“你是我的心上仁”古风趴主题活动,现场参与和关注达25万人次,抖音话题超1900万;为突出产品锁阳固精丸“持久”利益点,呼吁人们重视身体健康,联合头部运动平台开展“超强耐力精气十足”马拉松挑战赛,在线上共有30万人次参与挑战和课程跟练,在线下近千名运动员开跑。
据海通国际披露的研报显示,同仁堂是历史悠久的中药资源品企业,品牌价值构筑高壁垒,公司有望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