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岁同仁堂,将要收获第四个IPO
老字号,排队IPO。
本文4262字,约6分钟
作者 | 冯晓亭编辑|吾人
来源|融中财经
老字号“同仁堂”,即将再度收获一个IPO。
6月28日晚,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医养”)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申请。随着招股书的披露,国内最大中医院集团也揭开了神秘面纱——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照自有中医院在2022年的门诊医疗服务汇总收入计,同仁堂医养在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的所有中医医院集团中排名第一,是第二大医院集团的两倍。
同仁堂医养的起源可追溯至2015年3月,同仁堂全资成立的“北京同仁堂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同仁堂医养的前身。成立初期,同仁堂医养的定位是“同仁堂的投资平台”,以探寻医疗等行业中的投资机会。
2019年这一年,同仁堂为支持同仁堂医养的业务扩张对后者进行增资,如此一来,同仁堂医养的定位也进行了调整,即“以分级网络整合丰富的线下和在线资源,提供以中医为战略重点的综合医疗服务”。2019年之后,同仁堂医养更是逐步从同仁堂集团处收购若干中医院的控股权,并通过收购、投资其他地方中医药机构等方式迅速扩张。
经一系列投资及后续股权变动,目前,同仁堂医养的控股股东依旧是同仁堂,但同仁堂持股比例从100%略降至83.98%,此外,同仁堂养老基金、同清基金、同康基金、亳州益品得、济宁银龄、秉荣投资等机构,还有收购企业三溪堂前实控人朱智彪和潘松琴夫妇,均为同仁堂医养背后的股东。
如今,同仁堂医养也在资本市场的门口跃跃欲试。而同仁堂医养一旦完成上市,将会成为同仁堂集团收获的第4个IPO——继同仁堂、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之后的又一家上市公司。
而朝着同仁堂医养望去,还有一家又一家老字号,正排队IPO。
年营收8.95亿
爱好“买买买”
随着同仁堂医养提交招股书,这家“国内最大中医院集团”的经营状况也终于浮出水面。
从业绩表现来看,同仁堂医养在2023实现营业收入8.95亿元,同比增长28.4%,这一数字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4.7亿元、6.97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8%,保持了高速增长。同时,同仁堂医养在2023年扭亏为盈,盈利4459万元,而在此前两个会计年度期间,分别录得净亏损679.3万元和1466万元。
作为一家中医院集团,同仁堂医养按照连锁医院、基层连锁医疗机构及互联网医院三个层级构成自有和管理医疗机构。结合“医”与“养”,同仁堂医养提供现代化、定制化的中医医疗服务,以标准化服务流程一站式覆盖全场景,利用优势专科并采用中医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最合适的方案。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同仁堂医养已建立分级诊疗服务网络,包括11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及1家互联网医院,以及9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
通过线下线上一体化服务网络,同仁堂医养触达和服务遍及全国各地的客户。数据显示,同仁堂医养近年来医疗服务网络也在持续扩大,2021—2023年,同仁堂医养网络内医疗机构的总就诊人次分别为140万人次、150万人次及190万人次。
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并提高其忠诚度,同仁堂医养在其医疗服务网络中实施了一项通享的会员计划,为会员提供各种注册即享的便利及优惠服务。目前,企业医疗服务网络内会员累计人数,已从2021年底的219338人增加至2023年底的530691人,复合年增长率达55.6%。
发展势头强劲的同仁堂医养,也不忘背后控股股东同仁堂,将自身所获成绩归功于同仁堂。如其在招股书中所言,“我们以历史悠久的“同仁堂”品牌为依托,以优质的药品为支撑,广泛汇聚和整合在线线下医疗资源,按照我们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的自有中医院的2022年门诊就诊汇总人次和门诊医疗服务汇总收入排名,我们是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中最大的中医院集团。”
同仁堂对于同仁堂医养发展的支持,也是全方位、全心全意、不遗余力的。
早期,同仁堂医养只是同仁堂集团内部的投资平台,在2019年,按照同仁堂集团“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同仁堂医养在原“北京同仁堂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整合系内医疗、养老资源,正式挂牌“北京同仁堂医养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后于2024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在同仁堂集团以制药为核心的“1+N”大健康产业业务版图中,同仁堂医养着力负责的是其中五大板块中的“医疗养老”板块,依托同仁堂中医药资源优势,深耕医养大健康领域。
为推动同仁堂医养的高质量发展,2019年起,同仁堂医养陆续从同仁堂集团处收购若干中医院的控股权,最先取得的是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盈利性二级中医综合医院)的全部股权,这也成了同仁堂医养开拓医疗机构业务的起点。
此后几年时间,同仁堂医养陆续从同仁堂集团及关联方处通过转让的方式,取得了关联方医疗机构股权。同仁堂科技旗下北京同仁堂第二中医医院51%股权、同仁堂商业手中鞍山同仁堂中医医院和石家庄同仁堂中医医院的51%股权……均被同仁堂医养收入囊中。
在对内部企业进行收购整合的同时,同仁堂医养也对外开启“买买买”模式。
2022年,同仁堂医养收购了三溪堂保健院和三溪堂国药馆的控股权,并将此作为公司于长江三角洲探寻商机战略的一部分;2024年,同仁堂医养又斥资9100万元,收购了上海承志堂70%股权,以强化企业于长江三角洲的业务布局。
而同仁堂医养此次欲赴港IPO的目的,也是在为下一轮“买买买”募集弹药。同仁堂医养在募资用途中直言,“预期将用于在合适的机会出现时收购医疗机构。具体而言,我们计划在2028年年底之前收购5家医疗机构。”
如其所言,“我们拟通过收购、设立线下医疗机构、为线下医疗机构提供管理服务等多样化方式,扩大医疗机构的覆盖范围,加强连锁经营。随着医疗服务网络中医疗机构的增加,我们预期在连锁经营模式下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并增强协同效应。”
355岁老字号
已有3个IPO傍身
同仁堂医养,即将成为同仁堂集团收获的第4个IPO——继同仁堂、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之后的又一家上市公司。
作为中医药行业久负盛名的中华老字号,始创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的同仁堂,至今已有355年的历史。这是一家“传奇”色彩浓郁的老字号企业,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视剧《大宅门》,剧中百草厅的原型就是大清末年的同仁堂。
自1723年(清雍正元年)为清宫供御药算起,同仁堂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在战乱动荡时期,同仁堂也曾兴衰交替、沉浮嬗变,险度步入举债破产局面。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饱经沧桑的同仁堂才得以获得了新生。
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中药企业之一。1992年,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并于2001年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在同仁堂集团逐步建立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同仁堂首个IPO诞生于1997年。这一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在上海证交所上市。时隔三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下沉部分优良资产,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后于2010年正式转入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同仁堂科技是国内分拆上市的第一家企业。在同仁堂科技之后,国内上市企业分拆子公司上市逐渐成为常态化。如之后的碧桂园、佳兆业、华润置地房企,甚至京东、阿里等互联网企业,无不如此。
在同仁堂科技之后,同仁堂很快又迎来了第三个IPO“同仁堂医药”。2013年,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2018年转主板上市。至此,同仁堂坐拥三个IPO。
如今,同仁堂医养已站在了IPO大门前,同仁堂第4个IPO,呼之欲出。
老字号,排队IPO
同仁堂医养不是同仁堂首个IPO,同样也不是唯一一个还在排队IPO的老字号。
最新一幕发生在今年年初,今年3月,荣业食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申请,计划筹资至多3000万美元。这同样是一家老字号,资料显示,荣业食品源自清朝光绪年,历经四代,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一家肉类产品加工公司,荣业食品主要销售腊肉制品、零食产品和冷冻肉制品等,在我国腊肉产品市场份额中名列前茅。
同样在今年发起IP冲击的,还有我国首批中华老字号“宏济堂”,其于今年1月进行了IPO辅导备案。始创于1907年的宏济堂,迄今已走过110多年的光辉历程,是山东省百年中药制药实体企业,山东省百年品牌重点培育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宏济堂并非资本市场“新人”,其此前曾于2016年9月在新三板挂牌,只不过不到一年便终止挂牌。后又谋求过借壳上市,但依旧折戟。
在此之前,更是有一群老字号在二级市场成功挥起敲钟大锤。
马应龙、片仔癀、哈药股份、云南白药、全聚德、老凤祥、五芳斋……消费类板块挤满了“中华老字号”。
老字号们的纷纷成功上市,引入资本市场的活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对传承企业精神,留下文化记忆,起到了根基作用。当“中华老字号”成功IPO,收获胜者专属的鲜花和掌声时,他们也经历过一场“大浪淘沙”的洗牌。
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被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品牌数量约16000个,到1990年仅剩10%左右。2006年、2011年商务部先后下发《关于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华老字号保护与促进工作的通知》,总计确定了1128个中华老字号品牌。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洗尽铅华后,等待老字号们的,是一片光明前景。
基金强,资金聚;投资强,产业兴。跑出一批老字号IPO的背后,离不开股权投资行业的推动。
往近了说,“全国老字号产业投资基金”有望在近期设立。今年4月,由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主办的老字号创新发展工作座谈会在上海举行。会上,重点围绕“全国老字号产业投资基金”展开讨论,据了解,这只全国老字号产业投资基金在筹备中,将以并购重组及股权直投为主,引导头部老字号进行产业整合,形成聚力并实现品牌突围。
据了解,而江苏老字号产业基金,将为新基金的建立提供宝贵的经验。
被当做“样本”的“江苏老字号产业投资基金”,来头可不小,这是我国第一只老字号产业基金。江苏老字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于2021年3月,这只基金由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联合无锡市、梁溪区国有企业以及省头部老字号企业共同成立,总规模10亿元。基金的成立旨在支持江苏省老字号企业及具有品牌价值的优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商业文化。
在基金成立仪式上,官方直言,“老字号是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的重要载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设立江苏老字号产业投资基金,紧扣目标定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集合优势,将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擦亮老字号金字招牌,更好满足产业创新和消费升级的需要。”
相信不久后,在股权投资行业的推动下, 将有源源不断的老字号IPO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