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见回报,同仁堂前三季度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环球网
近日,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同仁堂”)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司在同期高基数基础上保持了稳健发展。
数据显示,同仁堂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39亿元,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3.08亿元;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32亿元,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1.78亿元。分析人士指出,在受行业周期调整和阶段性外部压力影响下,同仁堂保持了业绩稳健发展。
早前,同仁堂提出“以提升经营效能为核心,以增强投资价值为导向,通过不断优化经营策略、稳定投资者回报、培育新质生产力、规范公司治理、压实管理层责任等措施,实现质量、效益、规模的协同提升。” 市场将其前三季度业绩的稳健发展归因为“提质增效”见回报。
提质增效,强化主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初,同仁堂发布了《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方案》提出,首先要聚焦主业,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2025年继续锚定发展目标,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以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全链条的深度协同为支撑,强化主业核心竞争力,全力保障“三大发展战略”的扎实推进,确保各项任务目标高质量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同仁堂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老字号企业,秉承“高质量发展战略、精品战略、大品种战略”三大发展战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品种优势、产业优势、管理优势。
作为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同仁堂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以此提升核心竞争优势,为传统品牌赋能。
多年来,同仁堂大力打造品种优势,目前已经拥有以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大活络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为代表的产品以及众多经典药品,常年生产的中成药超过400个品规,覆盖心脑血管、补益、清热、 妇科、儿科等多领域,丰富的产品资源形成对品牌发展和稳健经营的有力支撑。
同仁堂具有强大的产业优势,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建立了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加工、中成药研发和生产、医药物流配送、药品批发和零售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在传承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公司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工业产业集群。公司与重要子公司在产品结构、产业布局、销售网络和区域等方面形成互补,建立良性协同机制,带动品牌、品种优势的充分发挥。
同仁堂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战略发展定力,集中力量做好主责主业,紧扣全年“提质增效”目标,加强工业端与商业端精准协调,研判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产品结构和生产节奏。聚焦深度营销,强化营销秩序管控、品种培育和市场推广力度,激发市场潜力,赋能经营质效稳健运行。
除此之外,同仁堂始终致力于推动科研创新。该公司表示,未来会加大品种培育力度,深化产学研协同机制,推进新药研发、经典名方开发和品种二次开发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巴戟天寡糖胶囊、同仁乌鸡白凤丸等改良型新药研发,愈风宁心滴丸进入专家共识,完成同仁牛黄清心丸等 4 个品种的临床研究。
三季报显示,同仁堂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43亿元,远超去年同期投入水平。
深化传承与创新,老字号未来可期
同仁堂品牌创始于1669 年(清康熙八年),至今已有三百五十余年的悠久历史。同仁堂品牌作为我国传统中医药代表,品牌底蕴丰厚、历久弥坚,同仁堂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闻名国内外,在中医药行业和消费者心目中具有极高的行业号召力和社会认同度,得天独厚的品牌实力和美誉度助力公司充分释放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该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创新驱动”,深化中医药传承创新,提升科研研发效能;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赋能全业务链和运营效率持续升级;稳步拓展国内外市场,讲好同仁堂品牌故事,增强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动能,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随着中药传承与创新发展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同仁堂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老字号企业,秉承“高质量发展战略、精品战略、大品种战略”三大发展战略和 “品牌优势、品种优势、产业优势、管理优势”四大优势,必将迎来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老字号品牌价值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