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智能破局:上海同济堂探索实践

查股网  2025-08-23 11:33  退市济堂(600090)个股分析

在首届中药(饮片)产业智能制造大会上,上海同济堂药业分享了中药饮片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实践经验。作为国药集团旗下核心企业,其探索路径为行业提供了从技术升级到产业升级的参考样本。

新质生产力驱动中药产业升级

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药饮片行业正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行业专家指出,智能化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生产流程、管理模式的重构。上海同济堂提出的四大目标——降本增效、质量合规、工艺创新、绿色发展,精准契合了这一方向。

智能化改造的三大技术突破

  1. 全自动配方线:效率与精度的平衡

    上海同济堂建成两条自动化生产线,采用智能调剂设备实现400味饮片同时连续加工,日处理处方量达2000张。通过自动校准和双复核系统,调剂误差率控制在0.5%以内,配方效率提升30%。

  2. 智能干燥技术:能耗与质量的优化

    联合研发的AI干燥设备通过±2℃精准控温,使饮片收率提升3%,能耗降低28%。该技术已覆盖根茎类、果实类等全品类,解决了传统干燥不均的痛点。

  3. 数字孪生系统:生产全流程追溯

    基于区块链的溯源平台,实现从药材入库到煎药出库的全链路数据留痕。例如,智能配方车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将单味饮片配方时间缩短50%,并满足监管合规要求。

数智化转型的三阶段路径

上海同济堂将转型分为三个阶段:

  • 替代人工:通过设备减少对熟练工的依赖,改善生产环境;

  • 系统输出工艺:利用数据固化工艺参数,确保质量稳定性;

  • AI辅助决策:基于生产数据动态优化流程,如煎药温度、干燥时长的智能调控。

行业启示:技术适配与生态协同

  1. 场景化应用优先:不同规模企业需匹配智能化投入,如小型煎药中心侧重单点效率,大型基地则需构建全流程系统。

  2. 合规与创新并重:智能设备需符合《中国药典》形态要求,同时满足GMP动态监管标准。

  3. 产业链协同:参考樟树市“数字工厂+溯源平台”模式,推动上下游数据互通。

结语

上海同济堂的实践表明,中药智能制造需以“技术赋能场景、数据驱动管理”为核心。随着AI、物联网技术的深化应用,行业有望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为中医药现代化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