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城投资智算中心欲服务香港,地产业务探索新模式

查股网  2024-05-26 21:46  大名城(600094)个股分析

大名城未来将以地产、人工智能为双主业。

“我今年已经60多岁了,下一步准备锻炼自己从‘地产人’成为‘AI人’。” 5月24日,在“福州新区2000P智算中心”发布会上,大名城(600094.SH)董事局主席俞培俤笑称。

面对持续收缩的地产业务,大名城正在主动谋变,探索数字经济的发力点。

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上述“福州新区2000P智算中心项目”在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产业生态大会上正式发布,该项目正是由大名城联合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旗下福建大数据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商汤集团共同投建。

寻求第二业务增长曲线的背后,是持续下行的楼市,各大房企在不断出险的过程中,还面临着经营压力加大、利润规模收缩等情况。

克而瑞研报显示,行业利润在2021年出现负增长,2022年规模房企整体的净利润首次出现净亏损,2023年行业利润规模延续负增长趋势,且继续表现为净亏损。

大名城的地产业务规模也出现收缩,营收、利润表现也有所承压。尽管出现了经营波动等风险,但大名城保持住了自身安全,也成为其在房地产行业出现复苏迹象的当下,实施护住地产基本盘与探索业务转型战略的关键因素。

已有部分香港业务

这次转型探索,大名城瞄上了数据经济。

5月初,大名城发布了一则对外投资的公告,称与福建大数据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数据产投”)、上海商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筹科技”)三方协商一致,拟共同投资设立福建省大数据智算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大数据智算”)。

根据协议约定,大数据智算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其中大名城出资8800万元,占比44%;大数据产投出资10200万元,占比51%,商筹科技出资1000万元,占比5%。同时,该合资公司由大数据产投实现控股及并表要求,大名城占董事会2位席位,合资公司总经理由大名城推荐。

其中,大数据产投是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后者由福建省国资委全资持股。作为全国率先成立的省级国有全资大数据企业,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是“数字福建”建设的主力军,是全省公共数据资源一级开发主体。

距上述公告半月有余,大名城的这项投资就迎来了新进展。在5月23日举行的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产业生态大会上,大名城、大数据产投、商筹科技共同投资设立的福州新区2000P智算中心正式发布,预计年内建成投用。

据披露,这一项目是福建省首个超2000P规模的算力集群,将以规模化、集约化布局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立算力共享平台,并将为区域用户提供算力、数据以及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云服务。另据透露,平台首期已部分部署香港客户业务,成为“港数闽算”试点,将于今年内正式开始对外提供服务。

在发布会上,俞培俤表示,福州新区2000P智算中心,不仅具规模,而且只是开始,未来将全力会同相关单位,继续加大投入,多元、高效、共进,打造福建智算品牌新名片。

选择在福建拓展数字经济这一赛道,大名城有深入的考量。

俞培俤分析,受益于海上风电等因素,福州新区电价成本约0.45元每千瓦时,仅为香港的三分之一;而且福州的房租更低,2000P的智算中心平台可以迅速建设、投产,在香港打造同等规模的平台要分好几个地点,建设周期要两年。

更重要的是,香港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行业,但当地算力却较为匮乏。有研究显示,在接受了调研的香港本土AI企业中,有近一半公司正面临算力不足的情况,有31%的企业目前正在使用位于内地的超算中心,另有26%的企业选择使用海外的超算中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会长、数睿科技国际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德斌就曾建议,借鉴“东数西算”,试点“港数闽算”,以缓解香港高昂的物价对香港数据中心建设的限制,并建议在福建福州新区试点,探索“港数闽存”、“港数闽算”模式。

同时,身为闽系房企的大名城,这一选择与福建省未来的发展规划也正匹配。2023年,福建省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9万亿元,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并在2024年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2万亿元。

俞培俤表示,未来将以地产、人工智能为双主业,后续不断地加大投资力度,逐步实现企业转型过渡,并推动国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仍要护住基本盘

拓展新业务,是大名城应对地产业务持续收缩时的主动谋变。

自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以来,房企销售始终处于下行通道,业绩表现不佳,企业利润也空间持续收窄。2023年,行业整体利润规模延续负增长趋势,且连续两年表现为净亏损,各项利润率指标继续下探,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克而瑞统计显示,2023年行业典型上市房企整体实现毛利润规模5436亿元,企业毛利润增速的中位数为-23%;净利润合计表现为净亏损1097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458亿元,企业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增速的中位数分别为-36.0%和-33.9%。

大名城方面也坦承,2023年前所未有的挑战使公司销售规模收缩,业绩承压。2023年全年,大名城实现收入116.96亿元,归母净利约2.23亿元,扣非净利约2.34亿元,三项指标同比皆有较好的增长,但整体规模相较于2020年及2019年则明显缩减。

不只是当前业绩下滑,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与行业竞争格局中,民营开发商或因资金面紧张,或因市场持续下行,放缓了拿地步伐,未来可供销售的存货持续减少。据克而瑞,至2023年末,聚焦销售百强房企,受到企业投资持续收紧的影响,销售百强房企总土储货值连年下降,2023年末仅为26.4万亿元,同比跌幅17.8%,与最高峰相比则下降39%。

大名城董事局副主席兼总经理俞锦在4月下旬的业绩说明会上也坦言,近几年,全行业销售规模增速放缓,处在持续的底部筑底阶段,公司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压力。为保持合理的经营性现金流以及偿债资金安排,公司投资策略进一步趋于审慎,对项目利润率的追求是投资决策的首要因素;同时,集中供地政策的推出加剧了核心城市土拍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大名城在一线城市拿地难度被迫大幅度提升,报告期,公司未继续在上海获取土地,土储规模进一步减少,未来新开工规模也将受到影响。

俞锦表示,预计未来一两年,在外部环境未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公司房地产业务规模将存在持续收缩可能,基于房地产行业销售与结算期间存在差异的特点,未来经营业绩亦存在波动风险。

尽管地产业务面临不断收缩的局面,大名城在债务方面没有更多压力。据了解,大名城目前已没有更多存续的公司债券。同时,截至2023年末,其资产负债率为48.94%,扣除预收账款资产负债率33.78%,净负债率8.60%,现金短债比1.94。这也是大名城在当前仍能探索转型的底气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大名城在数字经济方面的探索更多的是寻找业绩增长第二曲线。

近来,高层重新定调“去库存”, 5月17日,政策端更是迎来重要转折,央行“连发三箭”,降首付比例、取消利率下限,降公积金利率。目前,全国层面首付比例已降至历史最低,地方也在过去的半个月里也积极跟进落实各项政策。

从当前市场行情来看,重磅利好政策加码逐步稳固了市场信心。据克而瑞监测,全国65个重点城市2024年第20周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330.89万平方米,与第19周基本持平,与4月周均相比增长17%。该机构预计,5月新房成交环比4月会有一定程度提升,前期热点头部城市上海、成都、西安等短期内热度有望止跌企稳。

随着市场逐步企稳,大名城方面也表示将把握时机,寻找投资机会,护住地产的基本盘。俞锦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及,在地产业务方面,实施战略优化和精简,坚持深耕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适时根据房地产行业的新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探索并构建名城特色的地产业务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