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双料销冠的光荣和压力

http://ddx.gubit.cn  2023-07-18 18:07  上汽集团(600104)公司分析

文|王静仪

编辑 | 赵成

在众多中国车企里,上汽集团(600104.SH)既在国内是销量冠军,在海外也是销量冠军。

2023年上半年,上汽累计销售新车207.16万辆,同比下跌7.28%,在国内蝉联17年销冠;同期出口53.34万辆,上涨40.01%,占总销量的四分之一,是连续7年的出口第一。

以MG(名爵)品牌为首,上汽积极出口欧洲。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余德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欧洲已经成长为上汽海外业务第一个“二十万辆级”市场,其中新能源占比超过50%。继泰国、印尼和印度三家工厂之后,上汽决定在欧洲建厂,目前正在选址。

但处在两大结构性转型的关口(合资为主到合资自主并重、燃油为主到新能源占比过半),上汽坦言:“短期经营业绩承压,股价表现也不理想。”

2023年一季度,上汽集团营业总收入为1459.16亿元,同比下降2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3亿元,同比下降49.55%。

上汽集团7月12日公告称,拟斥不超20.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价格不超20.35元/股。要知道,近期上汽的股价多在14元上下起伏,最高没有超过15元,20.35元的高价回购,无疑反应了上汽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自主品牌是一大发展重点。目前上汽自主品牌(含荣威、名爵、五菱、宝骏、大通、智己、飞凡等)在总销量中的占比是52.5%,到2025年预计达到60%。

新能源是另一大重点。上汽的新能源销量在2022年突破百万,但在2023年上半年略有下滑,卖出37.2万辆。到2025年,上汽的目标是350万辆,占700万总销量的一半。无论是合资新能源,还是智己、飞凡等被寄予厚望的中高端品牌,都有巨大发展空间。

作为17年的中国车市销量冠军,上汽拥有庞大的销售基本盘和技术积累,在产品端和品牌端都有潜力可挖,海外市场也成为未来的增量所在。

01出口销量占四分之一,将在欧洲建厂

2022年,上汽海外销量第一次突破100万,达到107万辆,增长了45.9%,连续7年蝉联国内车企的海外销量冠军。

到了2023年,增长持续,上半年累计出口53.34万辆,上涨40.01%,预计全年海外销量将突破120万辆。

“中国汽车在海外的成功,可以参考韩国的现代跟起亚在美国成功的经验。消费者最看重的是汽车的造型设计、智能技术、以及实惠的价格,只要拥有了这三个要素,无论在哪个市场,消费者就愿意买单。”咨询公司艾睿铂大中华区联席负责人戴加辉(Dr. Stephen Dyer)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

按地区来看,美洲、中东、澳新、东盟及南亚是上汽重点布局的海外市场。

按品牌来看,MG品牌蝉联“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在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泰国等近20个国家已经跻身单一品牌前十。

值得关注的是欧洲市场,MG品牌上半年销量达11.5万辆,同比增长143%,新能源占比超50%。

“在国内建厂,5万辆的规模就能实现盈利,欧洲条件则要放高一些到10万辆,而目前上汽在欧洲市场的增长和盈利已经形成常态化。”余德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欧洲已经成长为上汽海外业务第一个“二十万辆级”市场,其中新能源占比超过50%,这也是上汽决定在欧洲建厂的重要原因。

如果推进顺利,上汽将成为首家在欧洲建立汽车工厂的中国品牌。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了解,上汽集团海外市场销量中,三分之一的销量由海外基地生产。目前,上汽在泰国、印尼和印度各有一个整车制造基地。

“中国主机厂在海外设厂,这符合汽车行业的长期做法,在哪里销售、就在哪里生产。就像德国、日本、韩国的主机厂一样,他们在海外市场到了某一个销量的时候,就会在那里建厂,中国品牌也应该这么做。”戴加辉说。

中汽协统计,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增长迅速,上半年已突破214万辆,同比增长75.7%,今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

出口欧洲也符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戴加辉援引相关数据提出,去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是28%,预计2023年能达到35%,目前排名全球第一,预计到2035年,欧洲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能达到82%,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主要是由于政策驱动,很多欧洲国家都已经宣布到2035年禁售燃油车,中国没有类似政策。

02合资销量下滑,短期财务承压

2023年上半年,上汽集团销量是207.16万辆,尽管仍是中国车企第一,但同比下跌7.28%。相较于全年600万辆的销量目标,下半年需要实现近400万辆的增长。

究其原因,是合资板块的下滑——上汽大众拥有大众、斯柯达和奥迪品牌,半年累计销量50.33万辆,同比下滑12.42%;上汽通用涵盖雪佛兰、别克和凯迪拉克品牌,半年累计销量45.1万辆,同比下滑11%。

上汽的自主板块表现较好——拥有荣威和名爵品牌的上汽乘用车,2023年上半年销量41.08万辆,同比增长12.3%;上汽通用五菱半年销量52.01万辆,受到微型车市场萎缩的影响,同比下滑16.39%;专注商用车的上汽大通,上半年卖出10.6万辆,同比增长17.74%。

无论在上汽还是全行业,随着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切换,自主品牌正占领越来越多市场份额。2022年自主品牌累计销售1176.6万辆,同比增长22.8%,市场份额达到49.9%;戴加辉预计,2023年,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将首次超过海外品牌;到2030年,自主品牌在中国将占据65%的市场份额。

“利润奶牛”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在销量上稍显疲态,影响了整体的营收和利润表现。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上汽集团营业总收入为1459.16亿元,同比下降2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3亿元,同比下降49.55%。

结构化转型导致上汽短期的营收和利润承担了较大压力。2022年,上汽集团实现总收入7440.63亿元,同比下降4.5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跌至2011年以来的最低值,为161.18亿元,同比下降34.3%。

上汽集团近年的营收表现,来源:wind客户端上汽集团近年的营收表现,来源:wind客户端

“从合资为主,向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鼎势发展转变”是上汽的发展目标。上汽集团在5月4日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正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到2025年力争全球销量达到700万辆,自主品牌全球销量占比达到60%。

目前上汽自主品牌的销量占比是52.5%,距离2025年60%的目标相差不多。2022年,上汽集团共销售整车530.3万辆,其中自主品牌278.5万辆(含荣威、名爵、五菱、宝骏、大通、智己、飞凡等),占比为52.5%。

“自主+合资双轮驱动”是外界对上汽普遍的期待。比如华西证券研报提出,上汽底层技术扎实,平台化能力卓越,自主成长愈发清晰。随着芯片供应的逐渐改善,公司有望迎来自主+合资双轮驱动的新增长周期,乘用车龙头王者归来。

03新能源年销百万之后,结构还需提升

2022年,上汽新能源的销量总数是107.3万辆。

其中上汽通用五菱贡献最多,卖出62.2万辆,同比增长35.9%;其次是上汽乘用车的24.3万辆,同比增长50%;再次是上汽大众9.9万辆,同比增长72.7%;上汽通用销售新能源车4.9万辆,同比增长81.9%;最后是上汽大通3.7万辆,同比增长72.1%;

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前10的企业,来源:中汽协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前10的企业,来源:中汽协

由于上汽通用五菱所在的A00级市场整体下滑,2023年上半年,上汽新能源车累计销售37.2万辆,同比减少5.26%,根据中汽协统计,上汽在新能源市场的份额为9.7%,次于比亚迪和特斯拉,排名车企第三。

“虽然上汽新能源产品销量规模有了显著提升,2022销量站上‘百万辆’台阶,但无论是销量结构,还是从智己、飞凡等自主新能源品牌的市场声量看,仍存短板和不足,合资新能源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在新赛道的影响力也亟待提升。”上汽集团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坦言。

被寄予厚望的智己汽车,在2023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是9790辆,最近的单月销量都在2000辆上下,尽管平均订单金额高达35.6万元,但规模亟待突破。即将在三季度上市的智己LS6能否打破瓶颈,值得期待。

在合资板块,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说,随着新能源车型的推出,上汽合资车企销量将会回升。比如别克近期先后推出了中大型SUV E5和中大型轿车别克E4。

降价也成为促销的策略。7月12日,上汽大众ID.3限时大促3.7万元,ID.3仅售12.59万元起,限量7000台;凯迪拉克LYRIQ锐歌也在7月10日宣布降价,这款纯电中大型SUV全系直降6万元,调整后的起售价为37.97万元。

根据上汽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要达到350万辆,占公司700万辆总销量的比例要达到50%——这一目标较2022年要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

当前上汽集团的市值远低于净资产。截至7月18日收盘,上汽股价为14.48元,市值约1692亿元。而一季度财报显示,上汽集团总资产近9500亿元,包含5500多亿元的流动资产和3800多亿元的非流动资产。

上汽近期股价走势和机构评级,来源:wind客户端上汽近期股价走势和机构评级,来源:wind客户端

对于上汽的股价走势,15家预测机构中,7家给出买入、7家给出增持、1家评为中性。众多机构看好,这家拥有20万员工和近40年发展史的老牌车企,无论是产品、技术和品牌,在未来都有充分潜力待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