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丁波:上汽郑州产值今年将超400亿,布局更多出口车型丨顶端访谈
顶端新闻特派北京记者 孙科 郝瑞铃
汽车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市场规模大,对区域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当前,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新能源汽车风口正盛,河南也在积极谋划布局,并喊出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50万辆”的“小目标”。
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车企能提供怎样的助力?郑州作为上汽乘用车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和上汽产业布局最多、最完整的城市,会迎来哪些新机遇?
全国两会期间,顶端新闻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丁波。
落地河南7年
郑州上汽年年保持正增长
顶端新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
202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推动郑州上汽新能源电池工厂等项目尽快投产。电池工厂项目的投产,对于助力河南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有哪些助力?
丁波:河南提出了要壮大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近几年,在河南,尤其是以郑州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了快速并且稳健的态势,国内排在前列的知名车企落地的也越来越多,建设投产的速度非常快。
河南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河南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产业打造,我觉得是一个顺应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的大事。
这几年来,汽车产业在河南发展得非常好,河南也为此打造了一个适合汽车,尤其是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比如上汽,在河南郑州落地7年,保持了年年的正增长。2023年是疫情刚刚过去的第一年,由于良好的产业环境和营商环境,以及上汽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共同推动下,上汽乘用车郑州分公司,去年产量增幅了50%,产值增幅71%。产值的增幅大于产量的增幅,这说明,上汽在河南布局的车型正在不断地在向新能源化、电动化、智能化这样的高端车型去发展。
同时,去年,上汽还在郑州出口了超过14万辆汽车,出口额超过了100亿元。
这些经营结果,也是河南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缩影。
由于企业可以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稳健的发展,那么,它必将会带动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去年7月,上汽在郑州签约落地了新能源动力项目,也是这样一个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电池项目需要依靠整车产品的产量规模、产品规模不断扩张,而上汽十分看重河南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营商环境优势,所以,正在把郑州上汽的规模不断扩大。当前,郑州已成为上汽在全国最大的一个基地,这就是对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高度认同。
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
带动技术、资金不断涌入
顶端新闻: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支持郑州做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在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方面,郑州上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丁波:上汽是郑州的一份子,上汽的发展也得益于河南、得益于郑州。在产业结构调整、创新等诸多方面,上汽和郑州是在携手共进。
具体来讲,作为一个企业,我们希望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将新车型,尤其是新能源和智能化车型布局郑州。一方面,这是顺应整个行业趋势、用户需求的市场行为,同时,也是做大规模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
随着新能源车在郑州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就像我们的动力电池项目一样,自然会带动新能源智能车的上下游产业链。
相信有这样市场规模作为载体,会吸引很多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相关电子企业和软件智能方面的企业来郑落户。
此外,我觉得在郑州打造以汽车产业链主为核心的产业链龙头,让龙头做大做强,不仅仅会把企业和供应链带到郑州、带到河南,技术、资金、投资、就业、人才也会一并吸引过来。
有了这样的一个循环逻辑,未来,郑州的新能源汽车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电子软件这样的产业链项目和产业规模都会实现螺旋上升,进而将推动河南、郑州的经济发展,使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上汽将在河南布局更多
新能源车型和出口车型
顶端新闻:河南发布的《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要突破150万辆。实现这样的“小目标”,郑州上汽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丁波:我对河南定下的目标充满信心,上汽也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
当前,上汽在河南已经建成了60万的整车规模、60万的发动机规模并已投产,现在正在建设的是30万台的电池规模。预计今年,郑州上汽的产销量将突破50万,产值将突破400亿元。
同时,随着上汽和河南合作的不断深入,今后,将在河南布局更多的新能源智能化车型和出口车型。
未来,不但能助力1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目标,还将为河南制造、河南出口的发展,做出上汽贡献。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再起
对行业发展是好是坏
顶端新闻:春节过后,国内不少新能源车企纷纷降价,您对此怎么看?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将在今年上市,对于小米“入局”新能源汽车赛道,您怎么看?
丁波:对于新能源汽车降价的事情,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二的看,一方面,随着该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势必会导致造车成本进一步降低,所以才会有降价空间。
但另一方面,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有其规律、底线,企业若想发展,首先要对得起用户,要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有性价比的产品。就新能源汽车而言,电池的价格占比很大,如果价格突破底线,就很难造出用户满意的车,这也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小米造车的事情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见到了雷军(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感觉他好像又瘦了很多。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态势,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汽车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工业行业,无论谁进入都是可以的,关键要看怎么做,要能抓住行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要能够抓住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发展,只有造出的产品达到用户的需求,如外形、智能化、安全性、可靠性、极高的性价比等,只有能抓住这样的切入点,不论是新进入的企业,还是传统企业,相信都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下去。
换言之,如果没有抓住用户的需求脉络,没有足够的工业基础,没能制造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那么,不论换成谁都很难生存。
建议建立机制帮助国内车企
更好的“出海”发展
顶端新闻:今年全国两会,您最关注哪些话题?带来了哪些建议?
丁波:这次我带来的建议是针对汽车出口的。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尤其在新能源智能化汽车领域和出口领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在2023年,我国汽车销量突破3000万辆。出口491万辆(含120.3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57.9%,跃居世界第一。
随着我国汽车在海外销量的不断扩大,已有针对我国汽车出口,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限制措施开始实施,或是准备实施。因此,我建议相关部委建立联合协调、指导机制,来支持、帮助、指导国内汽车企业健康、稳定地做大、做强汽车出口。
比如,对海外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汽车进出口政策、限制和保护政策、关税政策的变化进行跟踪,并结合地缘政治态势、与我国外交和贸易关系,对其政策走势进行预判,传递并指导国内出口企业如何让应对,并提前做好各项准备。
对海外市场不公平的关税政策,协调推动相关机构进行贸易谈判,为我国汽车出口进一步争取良好的发展环境等。
编辑:苗亚祥 审核: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