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旅:坚持以创新思维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转自:学习时报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新时代新征程,如何进一步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之问。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青旅)作为文旅产业的国家队,针对旅游市场疫情后的重构和蝶变,坚持文旅悦民、文旅惠民,加强对文化、科技、城市更新、乡村创新等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研究实践,孵化了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的新业态新场景,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引领、可持续的新名品、新服务。
文旅融合助力城市更新,打造“修好一条河”的服务。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以旅游为目的的体验使城市发生创造和再创造,游客和居民的共存、城市空间所发生的创新实践深刻地影响了城市更新。这是在城市更新中,基于物理场景,以水兴城,文旅赋能生态治理与夜游经济的综合解决方案。比如,在江西省吉安市后河夜游项目中,项目团队结合吉安市拥有的“井冈山精神”和“庐陵文化”两大文化IP,通过策划规划、千年文化挖掘、沉浸式光影打造,沿着城市中心区5.5公里河道动线,以庐陵文化为魂,以桥为引,以船为媒,有序布局了“大唐歌飞”“庐陵状元”“千古文章”等八大沉浸式光影场景,讲述自秦至今的吉安动人故事,让游客“船行诗画里,梦游两千年”。秉承“出新、出奇、出彩、可持续”的更新理念,在多项原创技术支撑下,延伸培育了大唐吉市、庐陵书房、集装箱酒吧街等特色消费复合业态,让传承千年的庐陵文化重现活力,让吉安城的夜晚焕发光彩,不仅实现了吉安城市旅游的突围,更带动了吉安城市夜经济的崛起。
坚持“农文旅”融合,创新“种好一块田”的服务。农文旅融合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项目团队在近20年深耕农业农村展、农业嘉年华、最美乡村展的基础上,针对县域产业振兴中技术难、资金难、深加工难、销售难等9大痛点,提出了7项具体举措,以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赋能县域产业振兴。比如,江西余江“稻稻油”项目中,项目团队在传统两季水稻的种植方式基础上,通过科技赋能、良种攻关,缩短种植作物成熟期,实施加种一季油菜的三季种植新方式,全部实现机械化种植、单一品种育秧,大大推动了市场销售和亩产收益。项目团队立足于农业产业园打造,又不止步于农业产业园打造。下一步拟借助文旅产业综合优势,进一步推进农业公园打造、农业研学升级,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个更能创造价值、更加丰富多彩、更为可持续的特色乡村嘉年华。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打造“做好一面屏”的服务。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人们已经切身感受到旅游方式的改变,也切实体会到数字化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正是基于新时代旅游消费人群信息获取渠道的转换,项目团队紧盯小小的手机“一面屏”,务实推进旅游业新媒体转型的大天地,打造了旅游短视频直播领域的新平台——“中青旅臻选”。项目团队将优秀领队转型为短视频直播达人,发挥他们在产品、服务、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连接滑雪场、酒店、乐园、公园、景区、餐饮等行业商户100多家,输出了不少有品位、有灵魂、有温度的精彩内容。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旅行附加值,创新创造“旅游产品适宜指数”、视频即时医疗服务等内容,让“旅行不止于旅行”。下一步,将进一步探索“AI技术”的应用场景,让旅行更简单、更智能、更愉悦。
装上文博引擎,打造“建好一座园”的服务。放大、延长博览会中所建“一座园”的影响力,通过会中、会后的接续运营,使临时性博览会转化为永不落幕的博览会。对此,项目团队坚持系统思维,既要做好上半场文章,巩固博览会核心,深耕博览会会前、会中的全流程运营管理;还要更加精彩地做好“散会”之后的下半场文章,拓展长期运营的关联业务,打造IP产品体系,实现会前创新、会中创优、会后创收的“三创”有机衔接。通过对博览园区“保留性改造”“创新性开发”,有效攻克传统文旅项目周期长、投资大的痛点,高效、低投地将临时性园区转化为长期性的文旅项目,以此推动展区会后接续性运营,助力所在区的高质量发展。
做强签证攻略,打造“签好一张纸”的服务。古有通关文牒,今有护照签证,薄薄的一纸签证却是出入境旅游的必备,其连接的是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为此,项目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和吃、住、行、游、购、娱等国内外资源优势,努力做强出境签证服务。同时,积极拓展外国人来华签证服务,打造了首家集“生物信息采集、签证、认证、远程视频公证”四位一体的海外来华签证中心,延展了代订旅游产品、旅游地接、整合营销等产业链、供应链,让游客在开心、放心中增强高品质旅行体验。
(作者系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