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南屯煤矿:构建人才“全链条” 拉满聚力“进度条”
朱宇婷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南屯煤矿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打造人才培养机制,开通人才成长通道,引导管理人才强化履职尽责、专技人才专注创新创效、一线职工锤炼业务技能,努力实现“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的共赢局面,为推进矿井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聚才:“搭”桥梁“竖”阶梯
冀承法是该矿智能化创建专班的成员,全程参与了智能化工作面的筹建、调试和常态化运转等工作,为该矿智能化建设贡献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从一名煤炭开采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到技术能手再到综采区队的副区长,28岁的冀承法只用了四年的时间。
这是该矿积极响应山东能源集团“31789”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实践。
为多元化、针对性培养年轻干部,该矿为高校毕业生“量身定做”见习计划。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将矿井主体专业高校毕业生的见习期分为感知期、熟悉期、实操期和提升期四个渐进式阶段,明确各阶段见习任务,细分见习单位责任,严格落实见习期考核制度,将绩效与考核有效结合,提升见习工作质量。
“我们还针对矿井主体工程专业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特点,将他们全部分配至采掘一线单位,在生产一线和复杂环境中练就基本功、学到真本领。”该矿党委组织科(人力资源科)科长王新刚说道。
为建设一支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该矿优化年轻干部选拔措施,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并根据各类人才特点,采取“专编专岗”、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措施,积极打通管理、技术、技能“三通道”晋升,将公开竞聘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加快优秀年轻人才选拔培养。
2022年至今,包括冀承法在内的13名“90后”便脱颖而出,进入矿中层领导干部序列。
育才:充电赋能“育好苗”
电焊火光四射、故障精准查找、单轨吊机维修作业......自该矿技术比武启动以来,各岗位各专业技术能手角逐赛场,大显身手的热情持续高涨。
自去年以来,该矿积极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覆盖81个工种,直接参赛职工2356人次。截至目前,该矿月度组织技术比武高达18次,参与人数460人次。
当前,该矿正处于转型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岗位各专业需要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该矿以技能竞赛为载体,以技能培训为抓手,坚持常态化开展职工技术比武、职工技能培训等,为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对学习能力强的职工进行挖掘、孵化、培养,让“优良资产”多起来、活起来。
“刚刚已经为大家讲解了智能型矿用防爆开关的一些原理分析与故障处理方法,下面我设置了一些故障点,大家挨个来实操一下。”在该矿举办的综掘电工培训班上,把问题当教材,把难题当课题,让大家在实践中掌握业务要领。
此次培训覆盖了全矿各生产单位技术人员,主讲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参培人员深入浅出地讲解机械制图入门知识、二维图形的绘制及制图软件编辑、实例练习及现场图纸常见问题解析等,并对大家提出的疑问一一进行解答。
该矿大力实施导师带徒,以提问、讲解、讨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让职工在现场实践中掌握业务要领,真正把理论知识从书本搬进他们心里。
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职工学技能、强实力的“口味”,该矿坚持先调研、后培训的原则,分区队、分工种、分层次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根据职工们的“口味”和生产需要制定了“对口”培训计划,由全员培训向精准培训升级,由素质培训向差异培训延伸,由地面培训向现场培训覆盖。
兴才:技能多面手打亮“聚光灯”
今年以来,该矿生产服务中心成型班组、双叶工贸公司制衣班、经营管理科基建组荣获国优质量信得过班组;在兖矿能源组织开展的第一届科技创新大会上分别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杨恭利荣获兖矿能源首席技师荣誉称号。
一项项荣誉的获得并非偶然,获得认可的背后是“聚才育才”的不断积累。
该矿持续深化创新创效、小改小革等工作,注重科技成果转换,定期开展全员创新成果评比,对科技含量高、产生效益大、推广价值高的成果进行推广及表彰,这些成果创意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既能创造出数目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还能显著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强化安全保障。
“工人在井下安装风水管路时,对接非常困难,咱们创新工作室是否能够大显身手解决这个难题?”在该矿小改小革发布评审会上,相关专业负责人现场向谢翠红劳模创新工作室“出题”。
接到“试卷”,该矿谢翠红劳模创新工作室立即组织人员开展“精准答题”,根据课题内容及工作室各成员的专业特长,成立了攻关小组,经过近一周的反复讨论、研究及试验,设计出改良后的对接装置。新的对接装置操作起来可由原来的3分多钟缩短至20多秒,效率提高了近10倍。
据悉,该矿将继续把人才建设工作走深、走细、走实,摸底调研技能人才现状,优化技能通道实施方案,以更有效的工作、更完善的制度、更广阔的平台,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干事创业中用好人才,持续为打造矿井改革转型发展聚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