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变“匠” 兖矿能源蹚出产业技能人才培育新通道

查股网  2023-11-14 16:18  兖矿能源(600188)个股分析

兖矿能源首席技能大师高兴亮怎么也没想到,作为产业工人能拿到70万年薪。

2017年成为“大国工匠”的他手握12项国家专利,是业内知名的“采煤机专家”,每年为矿井创效4000万元。今年被评为兖矿首席技能大师。

和他一样,郭金陵、潘兴波、杨恭利、张艳在聘期内完成考核,即可享受最高年薪。

除了评选出5名首席技能大师、13名技能大师一级外,还聘任技能大师二级47名,技能大师三级99名。4个荣誉等级,分别对应副处长、副总师、正科长、副科长岗级,划定年度收入最高70万、50万、30万、20万的年薪指导线,

技能人才享受副矿长待遇,这是属于高技能人才的“高光时刻”,兖矿能源技能大师聘任制的落地实施,让更多扎根一线的产业技能人才看到了继续向上的希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开绿色通道。

兖矿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肖耀猛说:“技能人才凭实力“霸榜”,这是我们企业助力,人才反哺的‘双向奔赴’。有效打通技能人才在使用、晋升、薪酬绩效方面的晋升通道,为兖矿能源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待遇捅破天花板

大师”拥有“升级”人生

在南屯煤矿,首席技能大师杨恭利正手把手指导青工开展技术攻关,谈到新待遇新变化,他笑着说:“徒弟越来越多了,更多的青工愿意跟着我学技术,他们看到了蓝领晋级之路的希望。”扎根矿山30年的他已经带领团队完成矿井机电系统创新成果100余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500余万元。

首席技能大师评选机制推动工资薪酬与技能水平挂钩,树立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价值导向。针对公司40000名在岗技能工人,兖矿能源出台《管理技术技能三通道实施意见》《技能大师评选管理办法》,实施技能人才薪酬改革,大幅提高技能工人待遇,实行总量控制、分类设岗、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推动“管理、技术、技能”三通道体系建设全面落地。

这些“技能大师”覆盖煤矿、化工、电力、物流运输、新能源材料等业务板块,涉及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防、煤炭洗选、矿山救护、铁路运输、后勤服务等12大专业,他们都在基层一线,靠得一手绝活,从40000名职工中脱颖而出,“蓝领变金领”,也让更多一线职工看到了希望,有了目标和奔头!

发挥激励作用,广搭平台、重磅激励,点燃全员“干”的激情。业绩考核体现“精准差异”,薪酬分配突出“价值贡献”,股权激励强化“人才优势”。注重向生产一线、艰苦岗位及其他重点岗位人员倾斜,突出对生产区队长、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等生产一线人员的激励效果。

不必只盯着“长”

矿山掀起高技能人才辐射效应

85后班长秦钦是兴隆庄煤矿调度信息中心安全监测监控“专家”,曾先后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煤炭行业技术能手等称号,但是之前的年收入不超过10万元。作为一名技校生也曾试想通过学历的晋升进入管理通道。

这次被评为技能大师一级,享受到50万年薪。他坦言,之前也想努力混个“长”,如今蓝领的他周围满是羡慕目光。在他带动下,身边的亲戚和同事也深感技能人才的通道已经打开,专心干技术,一样发光发热!

现如今,大国工匠高兴亮已经培养出王小波这样的得意门生;王小波也在以最快速度将冯衍刚、王旭东、许聪聪这样的后起之秀锻造成“行家里手”。郭金陵所带徒弟中,徐晓晓、张厚旺、祝玉平也都成长为矿井的技术骨干。

他们的蓝领晋级故事,产生了高技能人才的辐射效应。青年职工祝玉平说:“从前的技术工人,走上工作岗位就好像看到十年后的自己。而现在不同了,技能大师就是技术工人努力奋斗的目标,也为青年职工脚踏实地钻技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如今该矿大国工匠基地,主动加入的职工越来越多,职工培训名额也由以前的“摊派”到如今的“一位难求”。今年基地已经举办5天一期的技术培训19期。

大力选拔重用既有基层经历又有真才实学的优秀年轻干部;实施“璞玉”计划,培养一批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搭建“管理、技术、技能”人才“三通道”体系,让青年技能人才看到成长上升的空间……一系列举措掷地有声,让“为企尽责、创新有我、勇于实践、创优争先”的责任担当,在兖矿青年职工中持续接力。

“要当就当最好的工人”

高薪者有更高要求

“当工人,就要当最好的工人。”济二煤矿徐建新技校毕业领到工装的第一天,就在心里默默立下目标。

从一名普通维修工到综采电气维修“掌门人”,如今作为技能大师一级,徐建新拿到了50万年薪,他依然保持着那颗为矿山工作的赤诚之心。作为“煤机神医”的他得到了青年职工的推崇,拜师学艺的人越来越多

在东滩煤矿,潘兴波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中国煤炭工业专利奖1项、山东省科技创新奖2项,成果转化创造经济效益350万元。智能化建设技改项目、组织综机电工培训......奋斗创新的脚步依然不能停歇。

“以前立足岗位钻研好技术就行了,现在要站在矿上的层面考虑人才接续问题,如何通过大国工匠基地发挥辐射作用,更好的服务矿井生产。”王小波说,身上的单子更重了。王小波像师傅高兴亮当年教他一样,毫无保留地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青年职工。而这样的传承,在兖矿能源随处可见。

兖矿能源以“解难”“创效”为目标,建成以高兴亮、郭金陵、王小波、杨恭利等技能大师领衔的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16个、劳模创新工作室57个,涉及采煤、掘进、机电等12大专业岗位。这些技能大师、劳动模范在带头解决一线难题的同时,以导师带徒、专业授课等形式,挖掘培养青年人才,培育出一支又一支素质过硬的自主创新队伍。实现采煤掘进、提升运输、地测通防、洗选发运等矿井各专业领域全覆盖,打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聚宝盆”和“智囊团”。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首席技能大师也意味着全新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包括技术研究、生产质量控制及先进操作法的推广应用;设备性能研究、故障排除等技能的推广普及;参与技术攻关和革新,解决关键技术或操作性难题;同时承担“导师带徒”责任。

营盘壕煤矿运转工区井下机修工张艳作为首席技能大师倍感压力。他说,作为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有责任和义务抓好“传帮带”。徒弟孔栋成为营盘壕最年轻的主管工程师,骨干班长刘强愿意继续努力走好师傅走过的路。张艳说,对青年职工既要“送上马”,更要“扶一程”,薪火赓续永传承....(周燕)

审核:余早早

责编:霍悦

编辑:袁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