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新冠药之外的创新产品 复星医药深度布局海外市场和AI+医药|直击业绩会

http://ddx.gubit.cn  2023-05-12 20:10  复星医药(600196)公司分析

财联社5月12日讯(记者 卢阿峰)因去年的疫情感染趋势的变化,坐拥复必泰(mRNA新冠疫苗)和阿兹夫定商业化授权的复星医药(600196.SH)一直广受关注,其2022年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在今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复星医药相关高层似乎意识到新冠相关产品业绩贡献或将远去,并表态将押注其他创新产品的增量来填充。另外,在海外市场和AI+医药上,复星医药看起来也已经做好准备。

2022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439.52亿元,同比增长12.66%,其中,制药业务收入首次超300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实现38.73亿元,同比增长18.17%。

从大单品看,2022年复星医药制药业务销售额过亿的制剂或系列共47个,较2021年净增加3个。其中,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的制剂单品或系列共五个,分别为复必泰、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捷倍安(阿兹夫定片)、肝素系列制剂。

另外,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Gland Pharma由于两条胰岛素产线停产升级、注射剂包装材料供应短缺影响产能和订单承接能力等因素,收入同比下降6%;复必泰(mRNA新冠疫苗)销量同比下降30%;2022年阿兹夫定总销售额超10亿。

但随着疫情的感染趋势变化,新冠相关产品恐怕无法继续“火爆”,复星医药已经注意到这一趋势。

在今日举行的业绩会上,复星医药执行董事、董事长吴以芳对财联社记者表示,2022年复必泰新冠疫苗共计销售1555万剂、阿兹夫定共计销售674万瓶。新冠相关产品的销售与感染情况强相关,未来销售较难预期,今年公司也会持续将其他创新产品的增量作为发力重点来填充。

在创新产品方面,复星医药的2022年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药业务中收入占比超30%,创新产品收入占比创下新高。

据媒体报道,在3月28日举行的业绩交流会上,吴以芳评价称:“这说明,复星医药在创新转型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研发创新和国际化是复星医药近年来主抓的方向。年报显示,复星医药2022年研发投入共计58.85亿元,同比增长18.22%;其中,制药业务研发投入50.97亿元,同比增长13.62%,制药业务研发投入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6.54%。

“复星医药已形成开放式、全球化的创新研发体系,创新药业务聚焦肿瘤、免疫、中枢神经、慢病等核心治疗领域,重点强化小分子、抗体/ADC、细胞治疗、RNA等核心技术平台。”在业绩会上,复星医药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文德镛向财联社记者介绍道,2023年以来,公司多款自研及许可引进的创新产品及新适应症获批上市,包括汉斯状的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盐酸凯普拉生、依特卡肽。同时,管线内多款重点品种及适应症正处于申报注册上市阶段,包括奕凯达二线淋巴瘤适应症、RT002肉毒素中重度眉间纹、汉斯状食管鳞癌适应症等。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FCN-159用于组织细胞肿瘤、FS-1502用于乳腺癌等多款产品陆续进入关键临床/审批阶段。

在海外市场方面,复星医药也是雄心勃勃,据媒体报道,在3月28日的业绩交流会上,吴以芳透露,新一轮的战略中,公司提出的目标是要成为“全球性的创新驱动的以制药为核心业务的医药企业”。

在今日举行的业绩会上,文德镛也详细地向财联社记者介绍了其庞大的海外战略,“目前已主要布局美国、欧洲、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等市场。在美国市场推进全能力建设,斯鲁利单抗(PD-1)和曲妥珠单抗(HER2)在美国和欧洲的市场的适应症拓展和商业化筹备工作正在火热进行;在非洲市场,已建立5个区域性分销中心,并启动建设集药品研发、制造及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科特迪瓦园区,未来将实现非洲本地化药品制造及供应;Gland Pharma则积极推动向生物药CDMO转型、产品向复杂制剂以及高难度注射剂的转型,并持续推进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上市注册。未来公司也将选择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组合在东南亚市场注册。”

最后,针对财联社记者询问的AI技术应用方面,吴以芳透露,公司很早就关注到了AI对于医药研发、服务等领域的应用,目前已经开展多个应用:一是药物发现方面,公司与国内领先的AI药品研发企业英矽智能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小分子创新药;二是影像方面:杏脉科技通过“AI+X”产品形态,有效赋能远程诊疗体系建设,并在影像、超声、病理方面的产品已经在临床上推广;三是精准医疗方面,孵化了深爱科技,在开发针对罕见肿瘤的精准用药方案,并在准备临床研究。

(编辑 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