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三雄“出塞潮”,金徽/伊力特/天佑德打响“外卷战”
在中国白酒行业的版图中,天佑德酒、伊力特、金徽酒三家西北上市酒企,因深处西北边陲省份,所以业内称其为区域酒中“小而美”的代表。
与其他地区相比,西北五省人口不足东部一省,三省(青海、新疆、甘肃)常住人口总和不足6000万。叠加全国化名酒的渠道下沉压力,迫使它们不得不在“守土”与“拓疆”的双线战场上展开竞速。
01
共同的选择:
布局全国、深耕西北、重点突破
我们先以三家2024年报,来看看“西北三雄”的数据:
2024年,金徽酒、伊力特、天佑德酒2024年营收分别为30.21亿、22.03亿、12.55亿元。
金徽酒依旧保持稳定增长,营收首次超30亿元,排列第一,伊力特和天佑德酒业绩分别排列第二、第三。
而省内收入层面,金徽酒、伊力特、天佑德酒分别实现营收22.31亿元、16亿元、7.97亿元,省内营收占比分别为73.86%、 72.63%、64.30%。
金徽酒和伊力特省内占比均超70%,同时,金徽酒在省内高增长下仍保持高利润,规模最大且增速最高,市场根基稳固。
从省内规模来看,天佑德酒、伊力特和金徽酒所属的地区分别为青海、新疆、甘肃,而这三个地区去年常住人口分别为594万、2598万、2465.48万。
结合常住人口和省内营收两项数据,可以推算出,天佑德酒、伊力特和金徽酒去年在各自本土省份的人均酒消费分别为134.18元、61.59元以及90.49元。
从表格可以看到,三家酒企中因省内人口最少,天佑德酒省内营收最低,但省内人均消费134.18元居首,这也说明其渠道下沉最好,人均酒消费水平最高,终端网点覆盖密度广。
这或许也说明天佑德酒在省内有显著的优势,且渠道、消费强于另外两家,扎实度更高。同时,也间接说明青海白酒消费能力和频次较高。
从省外收入来看,金徽酒、伊力特、天佑德酒收入分别为6.70亿元、5.71亿元、4.28亿元。
从省外规模最大,金徽酒省外体量最大,而伊力特增速较佳,伊力特和天佑德酒省外体量相继其后。
02
“出塞”还是“守关”?
名酒观察了解到,天佑德酒、伊力特和金徽酒在省外市场策略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虽都属于区域型酒企,但近些年也逐渐走出西北市场,逐渐开启全国化和泛全国化布局。
接下来看看三家酒企的市场策略:
金徽酒:凭借“一县一策”的精准运营,2024年其省内实现营收22.31亿元,同比增长16.14%,进一步夯实大本营优势。
在甘肃市场以19.21亿元营收占据省内近20%份额,成为西北唯一实现省内连续三年正增长的企业。
在被视为“第二战场”的省外市场,其“甘青新+陕宁”双一体化战略初见成效,这也造就了其省外收入同比增长14.67%至6.7亿元,虽然省外增速没有超过整体营收增速。
另一方面,坚持高端化和全国化。深耕西北同时拓展华东,以“西北为基,华东破局”,其中南京市场通过“品鉴会+圈层营销”,产品结构优化有效,华东和北方市场省外扩张有进展。以江苏、内蒙古作为据点,滚动发展环甘肃市场。
并且通过“大客户运营+深度分销”模式,逐步建立起品牌知名度和销售网络,积极打造样板市场,产品结构优化明显,2024年省外净增经销商160家,华东市场布局提速。
伊力特酒:通过全疆主流价位带覆盖,以65%的市占率构筑起“铁桶型”壁垒。聚焦“新疆+浙江+江苏”,以浙江、江苏、陕西等9大市场为核心,集中力量打造样板市场,实现产品快速导入终端;在省外采取多元化策略,扩大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开拓新兴市场,2024年直销收入+90.9%。
天佑德酒:以晋、陕、豫为战略核心市场,扎根青海的渠道密度达到每万人1.2个终端网点,强化发展势能,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市场,全力打造样板市场;并且加快布局华东无锡等其他外阜市场,逐步实现全国化。
同时,为应对市场竞争模式的转变,积极进行营销转型,打造线上直销,全方位布局京东、天猫、中酒网、抖音、拼多多、快手等电商平台矩阵。
天佑德酒以青稞酒的健康属性切入中高端市场,2024年高端青稞酒(100元以上)营收占比53.1%;伊力特依托“塞外茅台”的稀缺性打造伊力王系列;金徽酒则通过年份窖藏强化品质叙事。
在名酒观察看来,行业趋势方面,高端化和全国化是关键,但各家的挑战不同。在这场突围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西北酒企“错位竞争”的集体智慧。
三家酒企都将目光锁定全国,围绕品牌、市场持续布局,以突破寻求增长。
金徽酒需要维持省外增速,伊力特要应对省内消费疲软,天佑德酒则需解决盈利和库存问题,都需在高端化、精细化与全国化中寻找平衡。
当全国化名酒的铁骑踏入西北,这场“小而美”与“大而强”的碰撞,或将重塑中国白酒的竞争版图,在“马太效应”中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