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种慈善“金种子”
5日,第六届“善行八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落幕。作为我省慈善公益界的重要品牌活动,大赛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6届,共有1686个项目参加,涵盖了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灾害救助等多个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达949家;全省各级注册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达746家,志愿服务团队达7.9万个,注册志愿者超775万人。相关数据位居全国前列,且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探索慈善领域供给侧改革
量的合理增长背后,如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避免慈善事业的供需错配?开启社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善才种子”县域公益组织支持计划是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慈善项目之一,项目通过联合基金会、高校教师、社工机构等多方力量,致力于提升县域社会组织的组织能力与运营效率。据悉,从2017年至今,这个计划已经支持了省内57个县域的102家公益组织,使参训人员掌握了组织治理合法化及服务规范化、项目品牌化及社会资源筹集、志愿者管理、公益组织危机管理等知识。
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饶冰洁说,我省慈善组织的数量已经进入平稳增长期,需要系统化地解决一些发展共性问题。同时,由于有了相当基数和相当覆盖面,通过帮扶慈善组织来赋能慈善事业发展,在我省成为可能又可及、有益又有效的事。特别是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慈善人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契机,找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慈善事业的结合点,引导和规范新技术、新工具、新场景在慈善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慈善可及性和慈善资源配置效率。
社会救助是一项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具有参与部门多、涉及面广、救助对象复杂多样、救助需求易变多元等难点。泉州市泉港区“505”救急难“追光行动”项目靶向瞄准这一领域,精准创新——
2015年7月,全国“救急难”综合试点工作在泉港区启动,项目先试先行推出“505”微公益救助服务模式,在泉港区101个村(社区)各选5个困难家庭,共征集505个“微心愿”,广泛集结社会力量共同攻坚。
探索创新“资金+物质+服务”救助机制,推行个性化救助帮扶,先后推出“505”糖果屋、“505”慈善助学、“505”暖骑联盟、“505”暖居工程等“造血式”帮扶形态,实施“项目化”帮扶济困。
探索“救助+救援”新机制,聚焦因自然灾害、家庭变故、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疾病致困等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与泉港区星空应急救援中心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专业性快速响应救助与救援。
今年8月30日,《福建省民政厅关于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发布,进一步畅通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渠道,探索构建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协调配合、资源统筹、优势互补、融合高效的新格局。
服务场景不断“上新”
近年来,新的服务场景在我省慈善事业领域渐成风尚。
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兴生产要素。我省推进“指尖公益”“链上公益”,支持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开展公开募捐。
积极嫁接新型金融模式。我省制定发布慈善信托备案办事指南,引导和支持社会各界依法运用慈善信托方式参与慈善活动,目前全省已备案慈善信托项目26个,资金规模约760万元。
积极打造新型实用平台。我省鼓励慈善超市、慈善助老超市、爱心互助驿站等慈善实体建设,夯实基层慈善服务平台。
一系列新型慈善模式应运而生。
推行“慈善+移风易俗”模式。晋江市实施“移风易俗、捐赠行善”慈善项目,出台弘扬慈善精神和移风易俗相结合的行动方案,鼓励引导企业带头将婚丧嫁娶中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慈善。目前,晋江市移风易俗响应者慈善捐赠达20.1亿元。
推广“金鸡孵化”模式。推广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造血式”慈善模式,指导慈善组织充分、高效运用慈善财产。泉州市慈善总会启动自身资金,动员社会力量筹建了泉州江南老年颐乐园,以运营方捐赠3000万元的方式出让经营权,并将每年收缴的管理费作为善款收入用于开展慈善活动;厦门市老年基金会投资改扩建厦门市爱心护理院,并将运营收入再投入老年事业发展。
发展家族企业基金会。鼓励和引导我省家族企业建立企业社会责任部门,成立专门的家族企业基金会。近几年,以家族企业背景发起成立的基金会,如福建省和敏慈善基金会、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等日益活跃。
未来,我省慈善事业将持续创新,围绕乡村振兴实际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拓展慈善服务新领域,紧盯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效发挥慈善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