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股份不超2.89亿元定增计划终获批 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查股网  2024-06-25 20:37  生物股份(600201)个股分析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马宇薇

6月25日,生物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批。生物股份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为不超过人民币2.8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定增之路并不顺利

早在2021年7月,生物股份发布定增预案,拟以发行价格14.2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9亿元(含本数),随后于2022年4月宣布终止。

在此之后,生物股份于2023年2月再抛定增计划,拟发行价格大幅调降至8.29元/股,降价幅度约41.82%,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8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动物mRNA疫苗及核酸药物开发项目、动物mRNA疫苗及核酸药物生产车间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该定增计划抛出后,2023年9月,上交所下发问询函,要求进一步说明本次募集资金是否投向主业,进一步论证“动物mRNA疫苗及核酸药物开发项目”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彼时,生物股份在回函中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构筑并完善公司mRNA疫苗研发平台,提升公司mRNA疫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能力。”

尽管生物股份充分看好mRNA疫苗赛道,但由于目前成熟的产品并未在市场出现,监管部门对项目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再次问询。2023年11月,上交所向生物股份下发第二轮审核问询函,要求说明募投项目后续实施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是否存在产能消化的风险等问题。

“募投项目被问询通常涉及一系列关键问题,例如进度、资金使用、效益、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和未来规划等。”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主任许峰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投资者利益层面,核心是保障投资者对募投项目变动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地完成信息披露。”

在第二轮问询函回复中,生物股份选择不再“执着”于将定增募资投向mRNA相关项目,将募集资金总额调减至不超过2.89亿元,并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同时将本次募投项目中尚未实现收入的两项募投项目改为以自有资金投入。

根据生物股份2024年1月披露的募集说明书(二次修订稿))显示,发行价格再度调降至8.2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大幅缩水至不超过2.89亿元。

募投项目转为自有资金投入后进展如何?6月25日,《证券日报》记者多次致电生物股份公开电话,未能接通。

“如果募投项目是公司战略转型或扩张的关键部分,那么它在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中就占据重要地位。在信息披露上,上市公司需要按照相关法规和交易所的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募投项目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以及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发行对象将取得实控权

生物股份本次发行对象为生物控股、公司董事长张翀宇和公司副董事长张竞,此次定增募资还涉及实控权变更。

在此次定增前,截至2023年6月30日,生物股份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具体来看,生物控股为生物股份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0.92%。张竞持有生物控股51.93%的股权,系生物控股控股股东,张翀宇持有生物控股39.00%的股权。二人合计持有生物控股90.93%股权,系生物控股实际控制人。

此前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证券募集说明书(二次修订稿)公告显示,本次发行完成后,张翀宇、张竞父女通过直接持有生物股份合计3.00%股权和间接控制生物控股所持公司12.86%股权将合计控制公司15.86%股权,能对公司股东大会决议产生重大影响,张翀宇、张竞及生物控股将成为生物股份控股股东,张翀宇、张竞父女将成为生物股份实际控制人。

“在没有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可能会出现战略方向不明确和执行力减弱等问题,从而影响公司运营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此外,股权分散可能使得潜在投资者对该公司的信心降低,进而影响公司的股价和融资能力。”北京博星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首席投资顾问邢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物股份此次定增解决实控人问题后,有望助力公司实现稳定发展。”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