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新材子公司获国家大基金二期增资,半导体材料站上风口
6月24日,我国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的骨干企业#有研新材 披露公告,全资子公司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亿金”)拟引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大基金二期”)作为战略投资者。此举标志着国家队资本对有研亿金在集成电路靶材领域领先地位的认可与支持,有望进一步加速其高端靶材的国产化进程。
有研亿金获国家大基金二期战略注资,强化靶材研发与生产
有研新材选择放弃本轮融资的优先认购权,但融资完成后,其持有有研亿金的股权比例仍高达94.33%,有研亿金仍将作为其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此次股权融资所得资金将全部专项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靶材研发及相关经营业务,包括高纯材料能力提升、粉末冶金靶材开发、以及加工能力提升等方面。 这将有力推动有研亿金在高纯溅射靶材领域的持续创新与产业化,特别是在满足高端芯片制造对超高纯金属靶材(如纯度达99.999%甚至更高)的严苛要求上。
有研亿金的前身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有及贵金属研究所,自2000年转制成立高科技公司以来,一直专注于高纯薄膜材料、稀贵金属功能材料和铂族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已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集成电路用超高纯靶材供应商。其母公司有研新材则是我国稀土材料、微光电子用薄膜材料等多个新材料领域的骨干企业。
财务数据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有研亿金总资产为26.57亿元;净资产为20.15亿元。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有研亿金实现营收分别为63.23亿元和13.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5亿元和7917万元。
其母公司有研新材主要从事稀土材料、微光电子用薄膜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稀有金属及贵金属、红外光学及光电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是我国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的骨干企业,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91.46亿元,同比下降15.49%;归母净利润为1.48亿元,同比下降34.78%。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8.4亿元,同比下降18.67%;归母净利润为6738.47万元,同比增长14698.12%。
集成电路靶材:芯片制造的关键基石
集成电路靶材,也称溅射靶材,是半导体制造中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的核心原材料。简而言之,它就像是芯片电路的“墨水”。在芯片生产线上,通过磁控溅射技术,高能离子束轰击靶材表面,使其原子剥离并精确沉积到硅晶圆(衬底)上,形成微米乃至纳米级别的薄膜。这些超薄膜是构建芯片内部金属导线、栅极、阻挡层、介电层等关键功能结构的基础。
特别是超高纯度金属靶材,其纯度要求极其严苛,通常需达到99.999%(5N)甚至更高。例如,在尖端的3纳米芯片制造中,金属导线的微细程度要求靶材的纯度、均匀性、晶粒尺寸和稳定性都达到极致。靶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最终芯片的电学性能、可靠性乃至生产良率。
当前,中国集成电路靶材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与国产替代的关键时期。尽管国际市场长期由少数几家巨头垄断,但国内企业正奋力追赶。
国际市场看,全球半导体用超高纯度金属靶材市场高度集中于少数几家国外企业,如日矿金属(JX Nippon Mining & Metals)、霍尼韦尔(Honeywell)、普莱克斯(Praxair)、优美科(Umicore)等。这些企业凭借长期的技术积累、严格的品控和与国际主流芯片制造商的深度绑定,在高端靶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铜、钽、钴、镍铂、钨等高纯靶材方面具有较高市场份额。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以及国内晶圆厂国产化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集成电路靶材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提升。目前,部分国内企业已能实现G11世代线靶材的量产,并在先进封装等领域实现了从高纯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过程性能控制。主要代表企业包括江丰电子、有研新材(有研亿金)、隆华科技、阿石创(阿石创新)、新疆众和、厦门钨业、崇义章源钨业等企业。
剥离非主业资产,聚焦核心战略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发布同日,有研新材还宣布,公司控股子公司有研稀土计划通过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包括相关专利、专有技术及设备,挂牌底价不低于标的资产评估值1.1亿元。
据了解,硫化锂材料是有研稀土自主研发成功的新产品,主要用作生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原材料,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有研新材表示,基于公司主责主业及发展战略不涉及硫化锂及相关方向,硫化锂大批量生产涉及大宗危险化学品,公司在大规模化工产业领域缺乏管理经验,硫化锂材料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产业发展周期长,难以准确把握市场及技术走向等原因,为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公司决定转让此部分资产。
有研新材认为,本次资产转让特别是专利及专有技术,属于高溢价转让,是公司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体现,能够进一步提升公司科技创新实力和影响力。通过转让获得资金,有研新材将进一步加大主营业务的科技投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