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卓朗持续财务造假案宣判:股民获全赔,示范诉讼彰显维权效率
投资快报记者黄敏 广州报道
资本市场财务造假零容忍,再添实例。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10月16日发布公告显示,备受关注的天津卓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退市卓朗,证券代码:600225)证券虚假陈述示范案件已完成宣判及赔偿执行,投资者宋某某、邱某某诉退市卓朗案【(2025)津01民初13号、(2025)津01民初31号】判决生效后,退市卓朗已于当日将赔偿款项足额履行到位。从案件立案到赔偿款到账耗时不足7个月,示范诉讼机制的高效性得到充分体现。

衡财保·炜衡金融315团队的邓律师向投资快报记者表示,此次宣判,标志着退市卓朗长达五年的财务造假行为正式迎来司法追责闭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2024年12月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显示,2019年至2023年间,退市卓朗子公司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朗发展)通过虚构核心业务的方式持续虚增收入和利润,形成系统性财务造假链条。
具体来看,造假行为主要集中于服务器及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两大业务板块。在服务器业务中,卓朗发展及其子公司通过虚假采购无真实来源的服务器,经客户转手或直接销售给关联公司,整个过程无实际货物流转。回款环节同样形成闭环,销售回款表面来自客户及关联公司,最终实际源自卓朗发展自身。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业务亦采用相似套路,由卓朗发展主导制定购销合同及签收单关键内容,相关产品未真实交付验收却完成财务入账,资金流转路径与服务器业务如出一辙。
监管调查数据还显示,该造假行为造成的财务失真规模惊人:2019年至2023年,退市卓朗年度报告分别虚增营业收入2.49亿元、4.89亿元、3.39亿元、6.56亿元、0.82亿元,占各期披露营业收入比例最高达72.46%;同期虚增利润总额分别为2.49亿元、3.10亿元、3.39亿元、3.57亿元、0.82亿元,占各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比例最高达86.08%。此外,证监会还查明,退市卓朗2019年至2020年期间存在未按规定披露4.91亿元对外担保的重大遗漏问题,相关行为已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已于2025年3月6日正式摘牌。
值得关注的是,本案采用示范诉讼机制审理,为后续同类案件提供了“同案同判”的明确参照。邓律师表示,退市卓朗在摘牌后仍需足额履行赔偿义务,表明“退市不等于免责”,投资者维权通道始终畅通。
此前,证监会已对退市卓朗作出责令改正、警告并处10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此次司法判决及赔偿执行的落地,进一步完善了“行政追责+民事赔偿”的立体追责体系,既维护了受损投资者合法权益,也向资本市场释放了对财务造假行为“重拳打击、一查到底”的强烈信号。
受损股民是否符合索赔条件?索赔流程是怎样的?股民朋友可联系投资快报股票维权咨询、新闻报料渠道(微信:tz315-wh)。报社将组织专业的金融315团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支持,通过法律途径及时挽回投资受损。邓律师向记者表示,目前,初步判断在2019年9月24日至2024年3月14日(含当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3月15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退市卓朗的受损投资者,可以提出索赔(最终索赔条件须以法院认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