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城投“闪电换帅”背后:亏损问责与混改闯关双重压力

查股网  2025-08-08 20:32  云南城投(600239)个股分析

(来源:中国房地产网)

短短几天时间,云南城投高层完成了一场“闪电式”权力交接。

8月5日,云南城投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城投”)发布公告,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发生变动。据公告,崔铠因工作调整,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但其将继续在公司担任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位。同时,李扬也因工作调整,不再担任副总经理职务,但将被聘任为总经理,任期3年。

此前的7月31日,云南城投原董事长孔薇然刚刚因“工作调整”辞去所有职务。

如此紧凑的高层换血,一时引发市场对其转型前景的高度关注。对于此次变动及经营状况,记者致电致函云南城投进行了解,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此次董事长、总经理同时更换,表面是‘工作调整’,实质是一次‘止损换血’。”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

近几年,云南城投发展颇为艰难,自2019年至2024年已连续6年亏损;2025 年上半年,企业预计亏损最多4000万元,经营颇为艰难,新掌舵者,能否扭转企业亏损局面?

首位女性董事长“谢幕”

现年48岁,正值事业“黄金期”的孔薇然突然离场,引发市场广泛猜测。

作为云南城投 25 年发展史上首位女性董事长,孔薇然的职业轨迹与公司近5年的发展深度绑定。她于2020年12月担任公司总经理,2023年5月升任董事长,2024 年以 81.64万元年薪位列公司高层薪酬榜首。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多年前,孔薇然就加入了云南康旅集团体系,历任云南云投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2020年起正式进入云南城投核心管理层。

孔薇然在职期间,云南城投深陷亏损泥潭。自2019年起,云南城投开始出现亏损,2020年亏损25.86亿元,2021年亏损5.07亿元,2022年亏损8.38亿元。截至2024年,累计亏损金额已达68.35亿元。2025 年上半年,云南城投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亏损最多4000万元,扭亏任务依然艰巨。

业绩重压之外,监管处罚频发。2023 年7月,孔薇然因云南城投未按时披露 2021 年、2022 年重大诉讼事项被上交所监管警示,这两起隐瞒的重大诉讼涉案金额分别达到公司净资产的145%和30%;2025年4月,孔薇然再次被上海证券交易所警示,原因仍是公司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事项。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孔薇然的离职与经营责任密切相关。“密集的监管关注已将‘经营责任’置于台面,其彻底退出上市公司体系,相当于‘顶格’承担了这段亏损期的管理责任。”柏文喜表示,公告时机选择在半年报预亏发布后一周内完成整套人事调整,显然是为即将公布的中期业绩寻找“说得过去”的交代。

“80后”新帅登场

孔薇然的卸任,推动了云南城投管理层的年轻化迭代。

新任董事长崔铠生于1981年,成为云南城投首位“80后”董事长;新任总经理李扬同样为“80后”。至此,云南城投核心岗位基本完成年轻化更替。

崔铠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和经济学硕士学位,是中级经济师、注册会计师,其职业生涯历经多家大型企业,曾任海航航空集团投资中心经理,云南祥鹏航空财务总监,海航凯撒旅游集团股份财务总监,海航文化控股集团投资总裁,云南民航投资投资总监等职。

在云南城投内部,崔铠曾担任财务副总监,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出任兼财务总监,2021年10月当选为董事,2023年5月开始出任总经理,直至此次接任董事长。

现年42岁的新任总经理李扬,是云南城投的“老兵”,从战略投资部副经理逐步晋升,曾任总法律顾问兼首席合规官,并兼任多家重要子公司执行董事或董事长。晋升前,他已以副总经理身份被提名为董事进入战略决策层,接任总经理可谓水到渠成。

对于新管理组合的定位,柏文喜分析认为,“崔铠留任董事长但不再兼任总经理,意味着他将聚焦集团层面与云南省国资委、保利集团的混改谈判;而李扬作为战略投资条线出身的管理者,将负责具体经营,主攻‘卖项目、做转型’,两人分工明确,形成了财务与战略双核心的治理结构。”

经营困局待破

高层“闪电换帅”背后,是云南城投积重难返的经营困境。

云南城投前身为1997年成立的云南红河光明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被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并更名上市,主营房地产业务。

如今,这家曾经的云南首家上市房企,已深陷连续6年亏损的泥潭,累计亏损达68.35亿元。

2024 年年报显示,云南城投实现营业总收入19.29亿元,同比下降1.1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0.4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82 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66.07%;经营现金流净额更是暴跌102.2%至-2740万元。

2025 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 3000万元至4000万元,扭亏之路依然漫长。

债务压力尤为严峻。截至2025年一季度,云南城投总资产为 107.51 亿元,总负债达87.01亿元,净资产20.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0.93%。

云南城投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占总债务的58%。2019年以来,随着流动负债不断攀升,云南城投的流动资产无法覆盖前者,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小于1,其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持续恶化。

截至一季度,云南城投流动负债有50.56亿元,主要为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其短期债务合计26.74亿元。

相较于短债压力,云南城投流动性异常紧张,其账上货币资金只有5.81亿元,仅为短债规模的五分之一,公司短期偿债风险较大。

在备用资金方面,截至2021年末云南城投银行授信总额为147.7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为19.52亿元,可见其财务弹性欠佳。

此外,云南城投的股价也从历史高点34元/股跌至当前2.45元/股,市值缩水超9成。

困境根源可追溯至过去的激进扩张。云南城投曾发起多项大手笔收购,涉及会展、商业、旅游等资产,交易金额累计达300亿元。其中,两次收购银泰旗下商业项目以及240亿元 “蛇吞象”拿下成都会展最为引人注目。

文旅项目长周期、大资金沉淀的特性,使云南城投最终在2019年引爆流动性危机,业绩陡然恶化,流动性几近枯竭,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为缓解压力,云南城投自2019年起开启“卖子求生”模式,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挂牌转让等方式出售子公司股权,先后变卖了成都环球中心、西双版纳橄榄坝特色小镇旅游度假区等多个核心项目。但资产变现之路并不顺畅,2020年公司挂牌近百亿资产,最终仅回血6亿元。

此外,被视为关键出路的混改同样进展缓慢。2019年7月,云南城投集团宣布与保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但至今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前景仍不明朗。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康旅控股重要子公司,云南城投能够获得项目资源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2020年4月,云南省政府明确母公司康旅控股为打造文旅、健康服务万亿级产业的龙头,并配套注资20亿元及组建不低于300亿元的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支持。

“‘亏损问责’与‘混改闯关’的双重压力驱动了此次‘闪电换帅’。”柏文喜表示,“云南城投能否脱困,关键在于新团队能否在保利集团的加持下,快速实现资产变现、债务瘦身与业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