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光卫星引领航天信息产业生态建设:携手谋创新 共筑太空梦
它是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是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它不仅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世界之最”,更以中国商业航天领跑者的姿态,助力构建广泛参与的航天信息产业生态——
在全国率先举办商业航天领域创新大会,业界“大咖”齐聚长春,共商发展大计;敞开企业大门,迎接社会各界参观,科普教育有声有色;在全国各地开展遥感开发者公益培训,推动更多人参与遥感创新……
这就是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在打造产业生态新局面上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
6月19日—20日,位于长春北湖新区的长光卫星“群星”汇聚,第三届“遥感·通信创新大会”顺利举办。
企业“吉星楼”里,全国62家商业航天企业展出了最新产品和技术,现场热闹非凡。“参展的都是业内头部企业,包括北京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东方空间技术(山东)有限公司等。这次大会,我们共邀请了近500家相关单位参加,可以说‘星光璀璨’。”企业宣传主管张宜坤说。
“我们企业为航天制造提供互连解决方案。这次展会,我们带来了高速互连、光纤互连、光电模块等产品。长光卫星举办的创新大会非常有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何慧峰说。
“长光卫星成立以来,我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是我们第三次来参加长光卫星举办的创新大会。”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潘璐泽说,“今年的展览面积更大、参展企业更多,可以感受到我国商业航天正在蓬勃发展。”
在主题演讲环节,50余位专家学者聚焦遥感和通信领域的热点话题,共同探讨最新技术趋势和创新应用。
这是长光卫星第三次举办面向全国的商业航天盛会,参与单位从200家到300家,再到近500家,数量逐年递增。“创新发展 合作共赢”,这是本届大会主题,也是长光卫星一直布局的发展之路——以创新为生命,以合作谋长远。
在长光卫星科研部部长韦树波看来,从2022年第一届“遥感·创新大会”,到如今的“遥感·通信创新大会”,两字之差,却别有天地。“‘遥感’和‘通信’是商业航天两大重要应用领域。随着产业发展越来越成熟,我们拓展大会议题,不仅为打造良好的学术生态,更为引导更多技术和应用上的创新。”韦树波说。
在长光卫星构建的产业生态版图中,科普教育是另一个重点板块。
大会开幕当天,长光卫星同步开展了开放日活动。从上午十点开始,百余位来自社会各界的参观者陆续走进长光卫星。
参观“吉林一号”卫星模型和卫星生产车间,参加航天科普手工课,观看并分析卫星影像……“来长光卫星参观简直太高兴了,我学到很多关于太空和卫星的知识,回去之后我还要查更多资料。”小学五年级的张同学说。
企业2018年10月免费对外开放。为了丰富群众参观体验,企业自筹700万元,建设了5000平方米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构建起“三廊两厅”布局,包括3000平方米科普壁画,以及百余件实物模型。
企业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科普体系,自主编制了“吉林一号”系列科普图书,研发了10余门航天科普课程,现场授课500余次。截至目前,基地接待社会各类群体超13万人次,重庆、厦门等南方地区的中小学生研学团队也纷至沓来。
“每逢节假日,我们都会延长参观时间,增加接待名额。大家的参观热情很高,预约名额经常刚一放出,就被抢空了。”企业负责科普宣传的工作人员崔少伟告诉记者。
企业科普团队还经常走进校园开展公益科普活动。同时,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线上科普,累计观看量超亿次。
企业也凭借卓有成效的科普活动,先后获评第九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吉林省首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科普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一堂课、一次参观,可能就埋下了参与航天事业的火种。我们会持续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航天科普教育平台。”企业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晓磊说。
随着商业遥感信息获取愈加高效便捷,其应用领域日益广泛,遥感信息服务正在融入并赋能各行各业。遥感信息开发成为产业重要一环。对此,长光卫星自2022年开始,面向全国开展公益培训。
不久前,长光卫星受广西测绘学会与广西遥感学会联合邀请,赴南宁开展“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培训班暨‘吉林一号’遥感开发者培训专题班”。这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期培训班。此前,北京、成都站的培训都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培训班上,学员通过农林、环保、水利和金融等多个行业卫星遥感应用案例,深入挖掘“吉林一号”数据潜在价值;与讲师面对面交流各类技术问题,加深了对遥感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截至目前,长光卫星已组织开展集训营、地方行、地方专题班、校园行等各类活动十余次,逐渐打造了遥感行业知名公益培训品牌,线下参与学员数量超过800人,同时,有超过2300名学员在“吉林一号网”报名学习了线上培训课程。
据介绍,长光卫星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推动形成大众广泛参与的航天信息产业生态建设新局面,赋能新质生产力。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维持产业生命力的重要土壤。十年来,我们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牵引形成涵盖近700家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集群,走过一条国内商业航天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之路。我们多层次布局产业生态建设,希望更多人才和企业加入进来,不断提升中国商业航天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韦树波说。
近年来,长春新区以长光卫星为龙头,积极打造全国遥感通信发展高地,建设孵化平台、设立产业基金、出台支持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本次‘遥感·通信创新大会’期间,我听说多家商业航天相关企业计划落位长春新区的好消息,这将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对于未来,韦树波满怀信心。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慕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