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撑不住股价!走出7天6板的开开实业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赵奕 胡金华 上海报道
8月18日,此前拿下7天6板的开开实业(600272.SH)结束了上涨势头,截至18日收盘,开开实业报收16.3元/股,日内下跌5.62%。
前一日晚间,开开实业发布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1亿元,同比下降27.21%;归母净利润约1692.14万元,同比下降41.4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30.06万元,同比减少61.68%。
值得注意的是,开开实业原计划于8月26日公布2023年半年报,比原定时间提前了一周。对此,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由于近期公司股价异动,按照交易所相关要求,公司提前发布了业绩快报。
多次澄清:SPD业务占比较小
针对业绩显著下滑的具体原因,开开实业在财报中解释称,报告期内,相比去年同期随着社会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各类医药医疗及其他相关物资的供应销售减少;此外,上年第二季度,公司积极开展各类医药医疗及其他相关物资的供应销售,该部分销售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不可复制性,因此导致公司2023年半年度业绩指标同比有所下降。
8月17日晚间,开开实业还同时发布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称,8月9日至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80%,换手率超过160%,连续7个交易日内出现6个涨停。公司股价短期波动幅度较大,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开开实业提示,公司A股股票目前市盈率为107.11,同行业市盈率为22.8。公司A股股票目前市净率为7.41,同行业市净率为1.68。公司A股股票市盈率、市净率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开开实业的主营业务为中医药流通、中医药学服务(中医问诊服务)和服装批发、零售。开开实业之所以在二级市场被热炒,是因为公司的SPD(医疗用品供应链的物流管理)业务,在医药反腐浪潮下,SPD因数字化、透明化及可追溯概念被认为是医药反腐的重要手段。
对此,开开实业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SPD是针对药品等的综合管理系统,具体能否起到反腐的作用,主要看医院方面的情况。SPD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公司的业务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块。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自8月9日涨停开始,开开实业在接下来的7个交易日内录得6个涨停,且自8月8日医药商业行情启动开始,开开实业实现8连阳,累计涨幅为87.92%,市值增加约20亿元。为此,开开实业曾多次发布澄清公告。
开开实业表示,公司自2021年投资设立“上海雷西精益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雷西精益”),启动医用耗材试剂供应链综合管理平台(即SPD)项目,截至目前该项业务尚处于建设发展阶段,且存在持续培育运行与逐步成长的过程。
根据开开实业3月28日披露的2022年年度报告,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8.94亿元,雷西精益营业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例不到10%,比重较小,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尚未实现盈利。
公告提醒,目前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主要依赖于服装和医药板块中传统的批发、零售业务。开开实业“大健康”转型相关业务的发展都需要较长的培育期,相关业务的市场发展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转型业务的发展还存在持续培育运行与逐步成长的过程,短期内经营业绩或难以体现,甚至可能会对公司利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SPD概念火了
近期,医药反腐力度空前,而能够加强医药供应链监管,对流通环节全程溯源的SPD被认为是解决医疗腐败的一种有效路径。因此,SPD概念在二级市场上持续升温,除开开实业外,塞力医疗、国科恒泰、重药控股等个股股价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对此,医药战略营销专家史立臣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SPD(supply processing distribution)是医院内仓储、物流的简称,旨在一体化解决医院内部供应链问题,SPD提升了医院药械层面的精细化管理,降低医院仓配成本,同时做SPD的企业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医院提供的金融服务,缓解了医院的资金压力。
在史立臣看来,由于SPD不涉及药品销售层面,但又能解决医院药械供应链和金融等问题,而且运作SPD的基本是大型商业企业,所以在反腐风暴下,SPD既能满足医院药械使用层面的需求,又不存在贿赂风险问题,所以医药反腐力度空前的情况下被热炒。
“至于说SPD解决医疗腐败问题,这两者不存在必然关系,是属性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所以指望SPD解决医疗腐败问题是不可能的。”史立臣说。
七弦琴(上海)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树然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SPD对解决医疗腐败有正面重大助力,能规范医院采购流程和强化精细化管理,是科技促进治理的重要体现。但医疗反腐根本上还需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包括医院薪酬系统改进,也包括大力促进民营医院发展。
周树然表示,目前SPD在公立医院的应用还比较有限,市场空间巨大。SPD的产品和企业,还没有形成巨头鼎立局面,正在百家争鸣、群雄逐鹿的阶段。
记者了解到,SPD并不是新概念,它最早起源于美国,成熟于日本,2009年由南京鼓楼医院以药品业态率先引进国内。2013年,首批SPD项目在国内启动。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将SPD纳入三级医院评审,如安徽省卫健委2021年发布的《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版)安徽省实施细则》,将“使用SPD对医用耗材实行全流程规范管理”认定为最高级A级标准。
开源证券日前发布的研报指出,此轮医疗整顿后,药械流通领域预计迎来行业重大革新,SPD项目可实现院内物资精细化管理,提升院内信息化水平,易于接受政府监管,提升药品供应链的合规性及院内物流管理廉洁性。
根据中物联医疗器械供应链分会数据,从2019年到2022年10月,收集到国内开展SPD项目的公立医院数从32个迅速增长到647个,截至2022年10月,开展医疗器械SPD项目的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占比76%,三级及以下医院占比24%;医院类别主要以综合性医院为主,占比达86%。
而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共有11804家公立医院。按照此市场存量推算,开源证券认为,截至2022年10月,我国医疗器械SPD项目在全国公立医院的渗透率约为5.5%,未来市场发展空间较大。市场空间方面,开源证券按照不同级别的医院渗透率进行估算,2025年规模有望达135亿元。
“由于SPD专业性比较强,目前国内能做SPD的企业比较少,基本是大型国企、地方大型商业企业或创新型专业服务企业。”史立臣表示,SPD做增值服务在十四五期间已经成为大型医药商业企业的转型路径之一,尤其在DRGS/DIP全面铺开的情况下,SPD是医院实施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