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新材易主宜昌国资加快转型 上半年预盈超2800万同比扭亏

查股网  2024-07-11 06:44  三峡新材(600293)个股分析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聚焦主业,回归国有控股后的三峡新材(600293.SH)实现扭亏。

7月9日晚间,三峡新材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800万元到3500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三峡新材表示,业绩扭亏主要由于原材料和燃料采购价格下降,平板玻璃生产成本降低,毛利率增加。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随着去年底宜昌国资的入主,三峡新材重回国有控股企业阵营,管理层面迎来重大调整,公司也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发展。

换届易主重回国企阵营

公开资料显示,三峡新材1993年成立于湖北宜昌当阳,由湖北省当阳玻璃厂、湖北应城石膏矿、当阳电力联营公司共同发起,主营业务为玻璃深加工。2000年,公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湖北玻璃行业唯一一家上市企业。

2016年,三峡新材通过增资扩股,以21.7亿元收购深圳恒波,对应的控股股东由国资委变更为许锡忠,公司也新增了移动互联网终端的销售、增值服务及其衍生业务,实现双主业发展模式。

转型后的三峡新材业绩迎来巨大突破,2017年实现营收120.5亿元,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均创下历史最高。2015—201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07亿元、33.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6亿元、1.79亿元。

然而,深圳恒波受“中邮系”诉讼案等影响业绩持续下滑,拖累了三峡新材。2018—2022年,若非2021年因转让亏损子公司有所“回血”,三峡新材险些出现营收、净利五连降。其中,2020年,受深圳恒波和疫情双重影响,公司巨亏达20.65亿元;2022年,因产品销售价格大跌,再度亏损2.9亿元。

为扭转亏损局面,2021年,三峡新材作价3013.38万元,向当阳市国投集团转让了深圳恒波100%股权,集中精力发展公司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平板玻璃主业。

2022年,三峡新材股东海南宗宣达实业、当阳市国中安投资有限公司、许锡忠为一致行动人,许锡忠直接持有和控制公司的股份为1.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69%,为实际控制人。

不过2023年6月以来,因股票质押合同纠纷等,许锡忠方面持有的三峡新材股份接连遭到拍卖。与此同时,当阳城投通过拍卖、二级市场买入等方式大举增持,持股比例达18.84%,逐渐成为三峡新材第一大股东,并与当阳市建投集团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8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49%。

2023年12月20日,三峡新材通过换届选举,聘用新一届高管,至此,公司也回归国企阵营。当月24日,公司又公告称,当阳城投再抛增持计划,拟在12个月内,以自有资金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5%,不超过3%。

三峡新材在2023年年报中指出,随着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决定性变革,已制定转型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公司由传统平板玻璃制造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综合玻璃制造集团转型发展。

聚焦主责主业实现扭亏为盈

随着易主后重新聚焦主责主业,三峡新材也迈入主营业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去年以来,公司围绕稳产、提质、降耗为主题,玻璃生产、环保设施、余热发电和光伏发电“三位一体”,实现生产管理平稳运行。

截至2023年末,三峡新材本部已有浮法玻璃生产线五条,日熔化玻璃液3700万吨,年产量达到2460万重箱,配套建设光伏、余热发电站和环保设施;LOW-E镀膜玻璃生产线两条,年产能1800万平米;玻璃精深加工生产线五条,年加工能力500万平米,是中部地区最大最强的优质玻璃制造商和供应商、玻璃精深加工基地。

2023年年报显示,三峡新材实现营业收入21.77亿元,同比增加15.24%,实现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增加114.97%,成功扭亏。

从单季业绩来看,去年一季度三峡新材亏损达8023.42万元,尽管二季度结束了连续4个季度亏损的态势,但去年上半年整体仍亏损1784.67万元。

今年以来,受益于主导产品平板玻璃生产成本同比下降、毛利率同比增加,三峡新材成功扭亏为盈。根据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三峡新材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800万元到350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550万元到225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三峡新材在易主宜昌国资后,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

三峡新材表示,公司坚持生产大宗物资战略合作模式,致力于实现从硅砂、石油焦、纯碱等大宗原料采购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协同联动。同时,公司瞄准行业发展前沿,加强核心产品技术进步,不断提升玻璃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