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田”变“绿海”

http://ddx.gubit.cn  2023-09-18 14:09  鄂尔多斯(600295)公司分析

转自:新华财经

金秋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天蓝地绿,山川披黛拥翠。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出台了《绿色矿山建设条例》,今年又发布了《鄂尔多斯市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明确矿山科技化管理、智能化建设等15项考核评价指标,助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着力擦亮“绿色名片”、体现“生态价值”、锚定“共富目标”,正探索一条“向绿而行、依绿而兴、治产融合、共同富裕”的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子。

绿树成行,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沟壑纵横、植被荒芜、漫天尘埃……准格尔旗地处蒙晋黄河大峡谷以西,境内多山梁沟壑区域。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鄂尔多斯破解了黄土高原半干旱荒漠地区大型煤炭基地开发与保护协同推进的重大技术难题,探索推出集成水土流失控制技术体系、生态重构技术体系、复垦绿化标准化作业流程技术体系,发布5项地方标准,做到了排弃地复垦全覆盖、无死角,实现了“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成功将昔日沟壑纵横的“鸡爪子”山变成风光旖旎的良田林海,实现了从“黑”到“绿”的蜕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低成本、易推广的实用技术。

矿山在变绿,但绿色矿山建设不等同于绿化矿山,绿色矿山建设中,不仅要做宽“绿”文章,同时要抢占“智”高点。只有将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乡村振兴要素融入其中,才能实现以煤为“媒”,最终完成“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变。

为解决当地环境脆弱、农业受限、村民收入渠道单一的实际问题,鄂尔多斯市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积极构建推广“现代能源经济绿色矿山建设+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同绿色矿业深度融合。在矿区建设综合服务园区及集田园、果林、牧场、休闲度假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工程,充分利用已复垦治理区域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玫瑰种植、经济葡萄果林、特色酿酒养殖等重点产业项目、实施农光互补、牧光互补新能源产业,发展板下农牧经济。魏家峁、纳日松、准格尔召等乡镇已形成集光、电、草、牧为一体的太阳能复合生态工程,形成了复垦治理区“风-光-农-牧-林”一体化产业升级的鄂尔多斯绿色矿山治理样本。通过建设矿区光伏项目,同步也加快推动了矿区新能源重卡推广、矿区光伏充换电站及光伏制氢项目建设,区域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同时,村民也走在致富路上。“做梦也没想到复垦区会变得这么美,而且在果园工作还能赚钱,我们现在过上好日子了。”在准格尔旗准格尔召复垦区林果园,村民们感慨地说。

统计数据显示,鄂尔多斯市已建成绿色矿山156个,其中,20个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136个纳入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鄂尔多斯市通过全力打造一批绿色矿山示范区、整山整沟治理典范矿、集中连片治理区,树立可复制、能推广的典型示范,为更高质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鄂尔多斯还将按照《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建立“达标创建、持续提升、动态管理、有进有出”的绿色矿山管理新机制,按照“分期、分步、有序推进”的原则,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到2025年全部建成绿色矿山。

“黑”变“绿”,“绿”变“金”,“金”富民。鄂尔多斯绿色矿山建设之变,“变”出了绿水青山,“变”出了“金山银山”。(何明亮 易文轩 王茜晨)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