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推动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

查股网  2025-04-19 20:15  鄂尔多斯(600295)个股分析

转自:草原云

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烯烃厂——内蒙古宝丰300万吨烯烃项目在乌审旗建成投产。(资料图)

2023年底,鄂尔多斯市与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入选全国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城市和工业园区试点。

一年多来,全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成效显著——编制印发鄂尔多斯“一城市、二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发布《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技术规范》,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指标体系、融合清单等管理政策14项;优化国家碳达峰、碳监测评估、无废城市等试点联创联建,将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任务纳入美丽“暖城”建设重点任务;已开工建设78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重点项目,完工33项,累计完成投资921.9亿元……

“两年前第一次走航检测的异常点位预警是89个,目前下降到了24个。”4月18日,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姚倩说道。

全面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日均治沙1万亩。(资料图)全面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日均治沙1万亩。(资料图)

姚倩是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环保管家”项目的8名驻点成员之一。她介绍,走航检测车搭载多种大气监测设备,如高精度大气氨激光开路分析仪、质谱仪、各类气体分析仪等,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分析测量,以获取几百种污染物浓度、种类等信息,并且实施产生污染物异常的预警信息。

棋盘井镇居民邬伟功说:“现在镇区随处可见清扫车和洒水车,运输车辆基本实现全苫盖,企业也都安装了雾炮装置,过去大片尘土飞扬的场面再也不见啦。”

最新的走航数据显示,鄂托克经济开发区PM10瞬间最高值932微克/立方米,PM2.5瞬间最高值225微克/立方米,相比于两年前,污染物数值下降了一个数量级。

工业污染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问题,如今,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淘汰了鄂尔多斯电冶集团2.5万千伏安以下矿热炉48台,按照“灯塔工厂”标准,置换建成的硅基合金智能化“创新工厂”已投入试生产;430万吨5.5米以下捣固焦炉全部退出,正在启动分片区整合重组,置换升级煤基全产业链项目,同时全面开展创建“绿色焦化”指标体系建设,确立排放总量减量和能耗强度降低的目标。

4月19日,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卡尔动力高级别自动驾驶货运车辆上路测试。

鄂托克经济开发区的冶金、焦化、电石三大传统行业年节约标煤173.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3.4万吨。

同样是以高耗能、煤化工产业起家的鄂尔多斯市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在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路径上也有自己的一套“解法”——

一方面,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和高耗能企业绿电替代,促进现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延链补链强链,提升发展质量。

将乌审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中的绿氢通过管道接入中天合创绿色降碳升级改造项目,在实现绿电、绿氧、绿氢耦合碳减排基础上,对已有产业链进行延链补链强链,真正实现煤炭资源由“燃料型”向“原料型”转变,产品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从而不断做强、做大煤制烯烃及下游高端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

“乌审旗风光制氢一体化和绿色降碳升级改造是全国首个将大型氯、氢与煤化工耦合的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探索出一条氢能可再生能源与煤化工深度耦合的一个新的示范路径。”中天合创化工分公司综合计划部部长孟庆功说。

2025年,乌审旗将谋划建设重大项目33个,总投资1512.5亿元,蓄势在产业延链聚群、煤层气开发利用、产城融合等方面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年内力争完成投资260亿元。

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内的煤化工企业高标准改造升级为无烟、无尘、无废的现代化工厂。(资料图)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内的煤化工企业高标准改造升级为无烟、无尘、无废的现代化工厂。(资料图)

如果说减污降碳是具体举措和基础,那么协同创新就是行动指南和上层建筑。

在工业领域,鄂尔多斯重点打造绿氢等18条产业链,抓好汇能卓正、宝丰、中煤等千亿级项目落地,建成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目4个,在建中煤二氧化碳制甲醇等项目7个。

在交通领域,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行“散改集+公转铁+智慧物流+数字陆港”模式,铁路专运线、自动驾驶货车等示范项目顺利应用,电动重卡保有量突破2000辆,每年减少碳排放量约20万吨。建成“数字陆港”4处,投入运营新能源重型卡车779辆,减少碳排放约7.8万吨。

在生态环境领域,积极推进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71.21%,较2020年翻一番。全面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持续保持日均治沙1万亩的攻坚态势。出台全国地级市首部《绿色矿山建设条例》,发布《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建成绿色矿山156座,推动绿色矿山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鄂尔多斯市成功入选全球“自然城市”平台和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目前,鄂尔多斯正在形成符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发展格局和高效、清洁、低碳的产业布局,实现落后产能应退尽退,工业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率显著提高。以此为契机,有力推动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再次提档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毛锴彦

新闻编辑:莎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