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评|恒邦股份与江西铜业同业竞争久拖不决 短期利益博弈无法弥补长期信任缺失
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2月10日晚,恒邦股份(SZ002237,前收盘价11.39元,市值130.76亿元)公告回应控股股东江西铜业(SH600362,前收盘价21.77元,市值753.90亿元)关于解决同业竞争的函件,称将在石坞金矿部分矿权转移后再决定是否受让相关股权。然而,这一回应并未让投资者满意,质疑声四起,认为公司多年来在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上拖延不决。自2019年江西铜业控股恒邦股份以来,已过去近六年。江西铜业当初承诺将在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但迄今为止,相关进展仍停留在表面,缺乏实质性动作。
江西铜业与恒邦股份的同业竞争焦点在于石坞金矿矿权权益问题。根据此前承诺,同业竞争问题的解决方式为,包括但不限于将符合条件的优质资产、业务优先注入上市公司,若无法注入上市公司的,将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将产生竞争的资产、业务转让给无关联第三方,将产生竞争的资产、业务托管给上市公司等一切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合法方式。
然而,随着全球金价屡创新高,特别是2024年以来金价大幅上涨,江西铜业对优质金矿资源的控制权显然成为其战略考量的重要部分。对此,2024年5月,证监会向江西铜业发出督促函,要求其解决与恒邦股份的同业竞争问题。然而,即便在监管压力下,江西铜业的整改步伐依然缓慢。恒邦股份的最新回应显示,公司将在江西铜业所持石坞金矿42.24%矿权权益转成江西黄金股权后,决策是否受让经调整的江西铜业所持的江西黄金股权。这种模糊态度无疑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同业竞争问题不仅影响到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股东利益,也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这种利益冲突若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打击市场信心。江西铜业作为恒邦股份的控股股东,理应履行当初的承诺,切实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而不是通过反复拖延来规避责任。
在金价不断攀升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黄金相关资产的关注度极高,恒邦股份与江西铜业的同业竞争问题也因此更具敏感性。控股股东的消极应对,最终可能导致市场对两家公司估值的负面调整,甚至引发监管层更严厉的处罚。企业应意识到,短期的利益博弈无法弥补长期的信任缺失,唯有通过透明、规范的治理,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和投资者的信任。
恒邦股份与江西铜业的案例再次提醒市场,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在承诺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治理问题,更是对资本市场规则与投资者信心的考验。随着监管趋严和投资者维权意识的提升,类似问题若持续得不到解决,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舆论和政策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