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海越涨停背后隐现退市危机 受损股民维权通道开启
记者李山
2025年2月13日,*ST海越(600387.SH)开盘涨停引发市场关注,但股价狂欢难掩公司退市风险加剧的困境。伴随巨额预亏及信披违规争议,维权律师呼吁符合条件股民尽快申报索赔。
股价异动与退市倒计时形成反差
2月13日早盘,*ST海越以3.24元/股开盘即封涨停,封单金额超4774万元,但成交额仅193万元、换手率0.15%的冷清数据暴露市场分歧。这一异动恰逢公司退市风险进入关键期——1月24日公告显示,因2023年度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内控审计遭"否定意见",公司股票自2024年4月23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2024年报触发《上市规则》9.3.7条情形,股票将面临终止上市。
2025年2月7日晚间,*ST海越发布关于公司及控股股东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ST海越涉及的主要违规为:2021年至2022年期间,在控股股东高鑫金控的组织、指使下,海越能源及下属企业通过向供应商预付货款的形式,将公司资金转出,用于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公司使用。
业绩巨亏加重退市压力
投资快报记者留意到,公司1月17日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ST海越2024年预计亏损持续扩大:利润总额-4.4亿至-2.6亿元,归母净利润-3.8亿至-2.2亿元,扣非净利润-2.9亿至-1.5亿元。尽管营业收入预计达15-18亿元,但剔除非主营收入后仍处相同区间,凸显主业造血能力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预约2024年报披露日为2025年4月29日,续聘中审众环开展审计工作,但市场对其能否扭转退市危机存疑。
尽管当前股价异动吸引短线资金关注,但业内人士提醒,公司退市风险尚未解除,2024年报若继续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将直接导致终止上市。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参与此类标的需高度警惕流动性风险及信息不对称隐患。
信披违规争议催生维权潮
维权律师指出,根据证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符合以下条件的投资者可主张索赔:2021年8月31日至2023年4月28日期间买入,并在2023年4月29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2023年4月29日至2024年4月19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4月20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
受损股民可通过投资快报公粽号右侧"股民维权"栏目获取申报指引。法律界人士分析,审计机构连续出具非标意见,可能成为认定信披违规的重要证据。
(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