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汽车系列深度|江淮汽车:发力超豪华车蓝海市场,尊界上市取得开门红【国信汽车】

查股网  2025-07-01 19:03  江淮汽车(600418)个股分析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转自:车中旭霞)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历史积淀深厚,是安徽省属重要汽车行业资产

公司是安徽省国资旗下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64年;2008年公司进入乘用车领域;2015年公司进军新能源领域,先后与大众集团、蔚来汽车合作;公司华为深度合作,推出尊界系列,首款车型于2025年正式发布。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421.16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8.01亿元。公司当前传统业务,主要分为商用车、乘用车、客车、底盘及其他业务,商用车、乘用车占了绝大数营收份额。公司近年海外业务表现亮眼,2023/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均超过了国内,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达到了238.92亿元,占比56.61%。

公司传统业务近年成功把握出海趋势,未来有望全面合作华为

公司商用车业务营收和产品销量在2023/2024年回升,核心产品线包含轻中重卡,其中以轻卡产品为主;公司通过开拓海外市场,以及发力皮卡、多功能商用车,逆势实现了商用车业务的增长。公司自主乘用车业务营收在2024年下滑,但单车营收显著提升;自主乘用车积极出海,开辟新的市场,显著提升单车价值;自主乘用车在国内优化产品结构、出清低效资产,提升运营效率。2025年6月17日,公司与华为在合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传统业务未来有望全面得到赋能。

超豪华赛道是自主品牌蓝海市场

50万元以上的乘用车市场,国产车(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进口车都占据着重要的份额;但其中国产车除了宝马X5以外,几乎集中均价在60万元以下的豪车市场;价格中枢在70万元以上的进口车有一定销量规模。超豪车赛道目前以进口车为核心,属于自主品牌蓝海市场。鸿蒙智行凭借问界M9在高端豪车市场取得成功,进入超豪华赛道具备一定优势。公司与华为合作的尊界系列首款车型S800于2025年5月30日正式上市,尊界S800产品力强,配置和细节有诸多亮点,上市首月大定突破6500台。

传统业务经营的风险、转型不足的风险;尊界销售、相关服务不足的风险;海内外竞争加剧、豪车市场规模萎缩的风险等。

公司是安徽国资重要资产

江淮汽车是安徽国资旗下重要资产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和服务于一体,涵盖汽车出行、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公司经营产品涵盖:重、中、轻、微型卡车、多功能商用车、MPV、SUV、轿车、客车,专用底盘及变速箱、发动机、车桥等核心零部件,形成燃油&新能源动力的整车业务(乘用车、商用车、客车)、核心零部件、汽车出行、汽车服务四大核心板块。公司与华为深度合作打造“尊界”品牌,主打旗舰超豪华价格带,系自主品牌冲击超豪华市场的中坚力量。

公司成立于1964年,当前处于历史新篇章。公司成立于1964年,有60年的历史;公司始于商用车和底盘业务,于2008年正式进入乘用车领域,但没有抓住国内乘用车千人保有量提升的历史机遇;公司在2015年起布局新能源汽车,先后与大众集团、蔚来汽车合作;公司与华为深度合作,成立鸿蒙智行系列子品牌“尊界”,首款轿车S800于2024年底亮相,于2025年正式发布。

公司是安徽省属重要汽车行业资产。公司大股东为江汽控股,占比28.18%,江汽控股则有大众汽车和安徽省国资委分别持股50%,此外安徽省国资委还间接持有额外2.49%。安徽国资委之外,合肥市国资委、安徽省财政厅分别持有1.73%、1.67%。

公司的传统业务可分为:乘用车、商用车、客车以及底盘,其中以商用车、乘用车为主。商用车业务主要由旗下的轻型商务车分公司、重型商务车分公司与江淮专用车负责,核心产品包括轻中卡、皮卡、多功能商用车(Van)。乘用车业务主要由旗下的乘用车制造事业部与商务车分公司负责,产品有瑞风系列MPV、自有品牌SUV、江淮钇为等。客车业务主要由江淮客车与子公司安凯股份负责。底盘业务主要由江淮铸造负责。公司其他重要分部还有发动机分公司、江汽进出口、江汽物流等。

公司和华为深度合作,推出鸿蒙智行第四界——尊界系列,首款车型尊界S800于2025年5月30日正式上市。公司与华为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9年,公司与华为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以及MDC平台项目合作协议;随后,公司与华为的合作逐渐加深,尊界项目从车型规划到产能逐渐落地;尊界首款车型S800在2024年底首次亮相,并于2025年5月正式上市。

公司近年盈利能力承压

公司2024年营收421亿元,在尊界蓄力的关键阶段,传统主业收入维持住了一定体量。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421.16亿元,相比2023年有所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8.01亿元。公司董事长在尊界发布会上提出“一切为了尊界,为了尊界的一切”口号,公司传统主营业务在资源有限情况下依然保持了一定规模,尽管弱于2023年,但相比2021和2022年仍然有增长。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17.8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7.41亿元,2025年Q1归母净利润-2.23亿元。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17.84亿元,一方面是尊界业务处于大力投入阶段且车型尚未发布无产出,另一方面,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以及大众安徽有较大亏损。2024年,公司计提11.46亿元减值,其中来自合同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减值较大;公司持有大众安徽25%股权,2024年公司对大众安徽的投资收益产生亏损达13.5亿元;剔除减值和大众安徽影响,公司保持了小幅正收益,以及小幅扣非后亏损。

公司2024年毛利率为10.48%,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10.03%。公司在商用车尤其是轻中卡行业低迷情况下,兼顾乘用车业务转型的同时,积极探索海外业务机会,在2023/2024年转型期实现了毛利率的整体提升。公司在2021年毛利率达到近年的地点8.16%,随着海外业务的提升,2023年达到11.29%,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有所下滑,但仍在10%以上。

公司当前传统业务,按项目主要分为商用车、乘用车、客车、底盘及其他业务,商用车、乘用车占了绝大数营收份额。商用车业务是公司目前最大的营收来源,2024年营收占比达52.51%;公司商用车传统强项在于轻卡,但近年来轻卡市场持续低迷,公司及时通过出海、拓展皮卡、拓展厢货车等方式调整商用车板块,商用车营收在2022年触底反弹。公司自主乘用车起步较早,但错失了过去的发展机遇,公司拓展海外业务,推动乘用车营收在2023年以前持续增长;2024年,公司加大了尊界项目投入,精简了传统自主车型的产品线,自主乘用车业务完成“瘦身”。此外公司还有客车、非完整车辆等产品线。公司近年海外业务表现亮眼,2023/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均超过了国内,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达到了238.92亿元,占比56.61%。

公司研发、管理、销售三大费用相对平衡,其中管理费用率在2025年有明显上升。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14.67/17.89/17.63亿元,对应费用率分别为3.48%/4.25%/4.19%。纵向来看,管理费用率相对稳定,2024年数据与近年平均水平相似;销售费用有所下滑,反应了公司资源向尊界倾斜的现状;研发费用在2024年有所提升,公司处于相对高投入阶段。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研发费用率有所下滑,管理费用率有明显的提升,达到了5.69%。

公司过往业绩中,非经常性损益有一定体量,其中大多来自政府补助,但在2024年政府补助大幅减少,对公司业绩影响已经有限。公司的过往业绩中,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大,导致公司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与归母净利润相差巨大,其中在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高达20.84亿元。过往的非经常损益,大多来自于政府补助,2020-2023年,公司获得政府补助均在10亿元以上,其中在2021年更是超过了20亿元。但是在2024年,公司获得政府补助大幅降低,为2.56亿元,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传统业务:成功把握出海趋势,未来有望全面合作华为

商用车:把握出海趋势,扩品类应对行业压力

公司商用车业务营收和产品销量在2023/2024年回升。公司商用车业务在2020年达到近年来高点269.72亿元;2021年、2022年连续下滑,2022年仅为161.14亿元;后续公司成功把握出海趋势,以及通过扩品类,在2023/2024年逐渐恢复商用车业务体量。

商用车核心产品线包含轻中重卡,其中以轻卡产品为主。公司的优势产品以帅铃、俊铃系列轻卡为主,也布局有重卡、中卡产品。此外,底盘等非完整车辆、客车也有产品布局。

轻卡行业近年受到政策以及新能源微卡影响,市场规模萎缩,公司通过开拓海外市场,以及发力皮卡、多功能商用车,逆势实现了商用车业务的增长。

出海方面,海外营收高速增长,近两年占比过半。公司出海业务高速增长,海外营收增速在2021-2023年分别达到了88%/64%/129%,海外营收在2023/2024年占比过半。商用车、乘用车在海外业务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公司广泛布局海外产能,为近年海外业务高速增长筑基。公司通过自建、合作等模式布局多个海外工厂或KD工厂,产能覆盖拉美、欧洲、南亚、东南亚,车型覆盖卡车、皮卡、客车、燃油乘用车、新能源乘用车多种车型。

公司在商用车领域发力皮卡业务,实现扩品类,多功能商用车也在2023/2024年明显增长。公司在2023年开始发力皮卡业务,2024年起开始实现一定规模销量,皮卡业务全年实现6.3万辆销量;2025年3月后,皮卡月销显著提升。公司布局多功能商用车(VAN)业务较早,但在2022年以前销量规模较低;为应对复杂变化的轻卡市场,公司VAN业务在2022年下半年发力,销量显著提升。

自主乘用车:国内“瘦身”增效,海外寻求机遇

公司自主乘用车业务营收在2024年下滑,但单车营收显著提升。2020-2023年,公司自主乘用车销量和营收持续增长,但单车营收却处于近年来底部区间,甚至在2020-2022年,单车营收连续负增长,效率低下。2024年,尊界业务进入关键阶段,自主乘用车资源有限,销量大幅下滑,但由于产品结构改善和出海,单车营收同比提升65%,效率大幅提升。

公司乘用车产品结构调整,划分为自主燃油、思皓系列、瑞风系列、江淮钇为四个板块。公司原有的乘用车产品线丰富,随着产品结构优化,产品线分类逐渐清晰。瑞风系列主要是MPV车型以及瑞风旗下星锐等VAN车型,目前在国内仍有一定市场;自主燃油车型目前向海外市场倾斜;钇为系列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能源品牌,专注小型车市场,处于开拓阶段。

公司自主乘用车业务全面进入国际市场,得益于海外业务,公司的乘用车单车收入提升。公司完成了由国内向海外的高质量产品导入,燃油轿车、燃油SUV、新能源款车型、钇为海外版均已在海外上线;上文海外产能布局中,也可以看到公司海外产能已经覆盖了主要的自主乘用车车型。在公司“一切为了尊界,为了尊界的一切”大方针下,自主乘用车积极出海,开辟新的市场,显著提升了单车价值和运营效率

公司处置低效资产,对自主乘用车业务主动“瘦身”,提升经营效率的同时,方便未来更加专注于尊界业务。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在2023年底开始,着手处理低效乘用车产能,处置了包含乘用车三工厂相关固定资产、存货、在建工程、厂房、设备以及新桥工厂等资产,涉及资金价值近45亿元,这也标志着公司推出了蔚来的代工业务。资产处置完成后,公司目前国内的乘用车产能集中在乘用车一工厂、安庆新能源工厂、尊界肥西超级工厂三大工厂。

公司持有大众安徽25%股权,大众安徽在2024年承受了较大亏损,对公司投资收益有较大影响。大众安徽在2024年发布了首款车型,即采用大众金标的“与众”系列子品牌,首款车型与众06。根据大众集团的规划,预计在2026年起,大众将在国内推出本土平台,以及包含与小鹏汽车合作车型在内的多款车型。新车型的研发、生产有望落地大众安徽。

全面合作华为,传统业务未来注入新活力

2025年6月17日,公司与华为在合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企业数智化转型、企业绿色低碳化转型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

此次合作规格高,双方高层出席了协议签约仪式。控股集团及公司董事长项兴初,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共同见证签约;公司副总经理宋华与华为安徽代表处总经理丁肇一代表双方签约;公司总经理李明,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CEO靳玉志,以及其他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公司端负责签约的宋华总兼任公司旗下轻型商用车子公司总经理,此次签约有望推动华为对公司的赋能拓展至商用车领域

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推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公司车型平台上搭载应用。双方全面合作包含

产品端:包括但不限于辅助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云、智能车载光、车载通讯等产品领域。

运营管理方面:依托华为在AI领域及通信技术上的先进能力与实践,数据治理和数据要素流通的全流程经验,通过数智化转型合作,助力公司在研发、制造、供应链、销售、服务等多场景的AI智能化应用,促进公司业务数据流通全流程跟踪追溯和数据驱动的智能经营决策。

ESG方面:通过加强双方在清洁能源和能源数字化、充电基础设施、绿色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合作,助力江汽集团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低碳化转型。

尊界业务:上市取得开门红,有望成为自主超豪华标杆

超豪华旗舰赛道:自主品牌蓝海,鸿蒙系具备优势

50万元以上的乘用车市场,国产车(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进口车都占据着重要的份额。我们将50万元以上的豪车市场整体划分为两部分:1、均价在60万元级别及以下的高端豪车赛道,例如BBA的合资C级轿车“56E”、问界M9、理想MEGA等;2、均价在70万级别及以上的超豪华市场,下限为奔驰、宝马的C级SUV车型,中坚力量为BBA的D级全系车型和保时捷、路虎(进口)等豪华品牌车型,以及宾利、劳斯莱斯等顶奢品牌车型,加上部分品牌的百万级车型。后者为尊界系列主攻的赛道。

50万元以上的国产豪车市场,随着消费升级、自主替代和进口车型国产化,市场规模扩容,但随着价格战和部分豪车定价下沉,近两年占比在下滑。2023年及以前,国产豪车销量显著增长,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从2020年的26.33辆,增长到2023年的48.68万辆;当时,50万元以上自主豪车尚未发力,消费升级趋势带动了50万元以上销量的增长,此外宝马X5等原进口豪车在2022年之后国产化,助力了国产豪车销量的增长。2024年,随着价格战的推进,以及自主品牌豪车的竞争,部分豪车车型或SKU如奥迪A6等指导价下沉至50万以下,导致50万元以上销量降低。此外,由于56E等车型终端折扣巨大,部分售价50万元以上的车型或SKU实际成交价在50万以下。占比方面,国产车型中,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在2023年达到高点2.32%,2025年1-5月,占比为1.76%。其中100万元以上的自主/合资车型在2024年销量2.7万辆,但2025年1-5月仅为2402辆。

自主品牌高端化趋势显著,50万元以上的合资+自主品牌车型中,自主品牌占比高速增长。50万元以上的国产车中,自主品牌占比从2020年的4.27%增长至2024年的38%。自主品牌高端化趋势迅猛,以鸿蒙智行系旗下的问界M9为代表的50万元以上自主品牌车型,对豪华合资车型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自主品牌豪车不断攻取合资品牌份额;另一方面,为了应对自主品牌竞争,合资豪车通过折扣、下调指导价等方式降价,导致自主品牌在50万元以上占比快速提升。若以终端成交价为口径,预计50万元以上自主品牌占比将更高。

参考2024年全年销量,50-100万自主/合资车中,鸿蒙问界、宝马、奔驰三大品牌占了主要份额,整体以高端豪华车型为主。品牌上,50-100万自主/合资车中,2024年销量前三大品牌为问界、宝马、梅赛德斯奔驰,销量分别为12.67万辆、11.97万辆、9.19万辆,合计占了84.33%。车型上问界M9、宝马X5、奔驰E系列、宝马5系位列头部。值得注意的是,50-100万自主/合资主要车型中,宝马X5实际成交价较高,处于超豪华赛道边缘,其他车型几乎都处在高端豪华赛道,而宝马5系、奔驰E系列中多款SKU实际成交价早已跌破50万元。

100万元以上的自主/合资车型,主要是仰望系列,仰望U8在2024年销量为7254辆,合资车型基本绝迹。2024年,自主品牌的100万元以上超豪华车型,主要是BYD的仰望系列和红旗金葵花系列,其中仰望系列产生了一定销量规模,2024年全年销量7254辆。

分析50万元以上的自主/合资车市场,得到以下观点:1、自主品牌高端化趋势明显,以鸿蒙智行系问界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发力,自主品牌在自主/合资中占比快速提升,已经接近40%;2、50万-100万的自主/合资车型,仍以均价60万级及以下的高端豪车为主,除刚国产化不久的宝马X5之外,鲜有接近超豪华赛道的车型;3、100万以上超豪华自主或合资车型,当前销售规模非常小,几乎都来自于BYD的仰望U8。因此,当前的超豪华赛道,仍然以进口车型为主,处于自主品牌蓝海市场

进口车市场近年正在收缩,但是目前仍有一定规模,且以50万元以上车型为主。根据乘联会数据,中国进口车进口量从2017年的124万台持续以年均8%左右下行,到2023年为80万台,2024年全年汽车进口70万台。参考2022年进口车交强险数据,2022年我国进口车上险量为76.83万辆,其中50-100万元车型上险量为31.92万辆,占比41.55%,100万元以上车型上险量高达20.34万辆,占比为26.47%,二者合计52.26万辆,占比超过68%。

根据易车网数据,以及车媒指导价信息,2024年销量前40的进口车型,大多数价格中位在50万元以上;而价格中位数处于50-100万元的热销车型中,大多数销量来自于中位数70万以上车型。根据易车网整理的2024年进口车型前40排名,前40进口车型共计有54.24万辆销量;价格中枢在50万元以上车型占了其中的30个,合计销量超32万辆;价格中枢在50-100万元的车型有15个,合计销量15.09万辆,其中价格中枢在70-100万元的车型5个,合计销量8.87万辆;价格中枢在100万元以上车型15个,合计销量16.94万辆。

综上,结合自主、合资、进口的情况,我们估算,我国超豪华车型赛道市场规模约在40-60万辆量级。其中,除宝马X5、仰望之外,超豪华赛道销量几乎都来自于进口车,属于自主品牌的蓝海市场

超豪华赛道的轿车车型代表为BBA的D级轿车和帕拉梅拉,奔驰S级及其迈巴赫版堪称行业标杆。2024年,奔驰S及迈巴赫版S合计销量2.75万辆;保时捷帕拉梅拉风格更为运动,销量1.53万辆;奔驰S、宝马7系、奥迪A8、帕拉梅拉合计销量6.28万辆。此外,如宾利、劳斯莱斯等顶奢品牌,以及AMG、M power等BBA官方改装车型未进入销量榜,代表车型之外仍有少量超豪华轿车市场空间。

超豪华赛道的SUV市场规模比轿车更大,代表车型区别大,宝马X5曾是百万级SUV标杆,国产化后价格降低但销量可观。超豪华赛道的SUV车型风格更多,有宝马X5、奔驰GLE、卡宴等偏家用、运动的车型,也有路虎卫士、奔驰G级、丰田兰德酷路泽、仰望U8等硬派越野车型,以及路虎揽胜等具备一定行政功能的车型。宝马X5国产化之前是百万级SUV的标杆车型之一,国产化之后售价降低,但销量可观,2024年在问界M9的冲击下,仍有8.8万辆销量。选取的12款代表车型涵盖自主、合资、进口车型,2024年合计销量24.23万辆,超豪华SUV市场规模远大于轿车。

超豪华MPV市场规模有限,标杆为丰田埃尔法。百万级MPV标杆为丰田埃尔法,2024年销量为1.65万辆,此外售价在百万以上的雷克萨斯LM在2024年销量0.38万辆,二者合计2万辆以上销量。

鸿蒙智行目前暂无在售MPV车型,若考虑尊界MPV下沉至豪华MPV赛道,面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万辆量级。40万元以上的MPV销量快速增长,在2023年销量达到了25万辆。增长原因主要是自主品牌豪华MPV蓬勃发展;另一方面,2023年别克GL8主销SKU指导价在40万元以上,导致40万元以上MPV销量大幅增长。2024年,GL8价格下沉,导致40万元以上MPV销量下降,但仍然在10万辆以上。豪华MPV市场,自主品牌蓬勃发展,代表车型较多,如腾势D9、岚图梦想家、极氪009、理想MEGA、WEY高山等。2025年1-5月,40万以上自主/合资MPV市场,自主品牌市占率达到了75.87%。

综上,超豪华赛道仍处于自主品牌蓝海,而豪华MPV赛道也具备一定市场规模

鸿蒙智行凭借问界M9,已经在高端豪华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展现了强大的产品力和产品定义能力,同时树立了高端豪华的品牌形象、积累了豪车的设计、销售、服务经验。鸿蒙智行系列在进军超豪华赛道和豪华MPV市场时,具备一定优势

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突破6500台,取得开门红

2025年5月30日,尊界S800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70.8万元-101.8万元。尊界品牌由公司和华为共同打造,定位超豪华旗舰车型赛道,是鸿蒙智行家族的重要成员。历经2024年底的外观亮相和2025年2月的尊界黑科技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上,尊界品牌首发车型尊界S800正式上市,并开启预定。前599席预订用户可以参与先行者计划,在6月底开始实现交付,而正式的批量交付预计在今年8月底开始。各版本主要区别来自于电机个数、动力形式和豪华舒适相关的配置,而高阶智驾、智能底盘、智能座舱、AR-HUD、智慧大灯、网联通信等智能化配置做到了全系标配。

外观内饰选配上,尊界S800提供了六种车身颜色、五种内饰配色、三种轮毂以及三种实木内饰的选择。同时,提供了电子后视镜选装,以及在相对低配车型上选配星空顶、隐私巨幕、隐私玻璃等行政车型配置。

尊界S800整体设计理念融合了东方美学与科技感,保持端庄稳重的同时,兼顾优雅和空气动力。尊界S800采用自然流线车身以及大视野纯平侧窗,选配电子后视镜和低风阻轮毂的条件下,风阻系数达到了0.206Cd。车身颜色上,采用了复杂的6C4B车漆工艺,有170多道工序,油漆末厚度达到230微米。

尊界S800有着接近5.5米的超大车身和接近3.4米的长轴距,但同时具备出色的动态表现和续航表现。今年2月的黑科技发布会上,尊界发布了途灵龙行智能底盘。黑科技加持下,尊界S800动态性能优秀,纯电双电机零百加速4.3s,增程三电机零百加速4.7s,增程双电机零百加速4.9s;百零制动距离34.5m。配备双制动控制器与双芯片轮速传感器,自适应扭矩调节与动力分配,实现全维舒适协同控制。路况附着力感知,实现自适应滑移率控制,兼顾500毫米涉水深度500。后轮转向可以做到±12°,最大蟹行角度16°,转弯半径仅5.05米。

电池及续航方面,尊界S800首发800V雪鸮智能增程平台,支持5C超充电芯体系,最大发电功率80kW,10%-80%,最快充电仅10.5分钟。增程双电机CLTC综合续航1333km,其中纯电续航400km;增程三电机CLTC综合续航1200km,其中纯电续航365km。

舒适性配置是尊界S800的重要看点,其中在隐私保护上,S800行政版做了特别的设计。尊界S800行政四座采用行业首个轿车后排双零重力座椅布局,配备业界首款ActiveSafe双零重力座椅,有主动安全设计,可以联动智驾系统自主调整座椅姿态。尊界S800在NVH配置充足,采用40kg+吸音材料及RNC主动降噪技术,在60km/h粗糙路面噪音低至56.7dB。行政版后排搭载了40英寸车规级激光投影巨幕,配合中央旋翼挡板与侧翼屏风,升降式空间屏风与后排一键隐私功能,保证前后排视觉隔离;采用创新独立音区技术实现99%声音隔离率,声学隧道降噪头枕配合自适应声场算法,确保前后排互不干扰。

安全配置上,凭借车身用料、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方面的优势,尊界S800兼顾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和信息安全。尊界S800采用全新玄武车身架构设计,1500MPa+热成型钢占比超24%、超高强钢与铝含量占比超92%,采用中汽中心C-NCAP五星标准与中保研C-IASI 3G+标准设计。10横9纵车身架构,2000MPa加强一体门环,侧车顶最大承压达16吨,整车扭转刚度达53300N·m/deg。尊界S800搭载华为巨鲸电池平台2.0,底部五层硬核防护,高安全热电分离架构,双大面液冷板、热电分离防高压短路,降温速率提升2倍。尊界S800全车网络安全加固防止恶意攻击,芯片级安全保护软件安装,加载过程不被篡改,全部采用安全协议通信。核心部件防伪检测,部件专属身份与车辆1对1绑定。

尊界S800上市首月大定突破6500台,取得开门红。尊界S800上市取得较高市场关注,终端热度持续。上市首日获得1600台大定,后续订单持续累计,至2025年6月17日,鸿蒙智行官方宣布尊界S800上市19日大定突破5000台,日均达到了263台;其中第7日到第19日,日均新增订单保持在117台左右,成绩不俗;至6月30日,鸿蒙智行官宣S800首月订单突破6000台,第19至首月,日均订单保持稳定。截止6500台订单公告日,尊界S800尚未批量交付,在先行版交付以及批量交付之后,需考察车主口碑发酵情况,判断未来稳态订单。

本公众号不是国信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国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和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国信证券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