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现代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53.41% 研发重点转移至新产品开发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徐一鸣 见习记者 金婉霞
7月24日晚间,国药现代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国药现代实现营业收入64.45亿元,同比增长0.90%;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53.41%;扣非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65.39%。
国药现代表示,业绩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医药终端市场逐渐回归常态,公司部分原料药及制剂产品销售规模同比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公司持续开展降本增效专项工作,提升盈利空间,具体到数据上,国药现代称,其“本期三项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约4.9个百分点”。
国药现代是一家较为典型的传统药企。其主营业务主要有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以及化学制剂,核心治疗领域包括抗感染药物、抗肿瘤及免疫抑制剂药物、心脑血管药物、麻醉精神药物及代谢及内分泌药物等。
2023年上半年,国药现代的净利润增速较为喜人,但这主要与公司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相关。此前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受到阶段性停工、减产情况、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营收为63.87亿元,同比降低16.31%;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降低47.23%。
彼时,国药现代还面临着集采压力,2022年7月,国药现代公告称,公司共8种药品拟中选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另据国药现代于今年3月的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国药致君的药品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拟中标第八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对此,国药现代拟进行转型。早在2022年年报中,国药现代曾提出了“创改高”工作,即以创新发展和深化改革为内在发展动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研发重点从一致性评价逐渐转移到新产品开发。
今年7月,在与投资者互动时,国药现代再次强调称,公司将坚持推进“以化学制药为主体、生物制药和大健康为两翼”的战略格局,推动科技创新;公司研发重点已从一致性评价逐渐转移至新产品开发,并逐步提高“创改高”比例。
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齐鲁制药、华东医药、豪森药业等传统药企都已经经历过类似的“阵痛”,彼时,为寻找新的增长动能,它们都选择了向创新药转型,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从海外引进项目,借用自身在国内的渠道优势再进一步开发等。
该分析人士还提醒称,投资者无需闻集采色变,“在向创新转型过程中,传统药企具有渠道及现金流优势等,如果转型顺利加之股价在合理估值范围内,也是值得投资的标的。”
该分析人士表示,比如,京新药业,其核心品种进入集采目录后,企业积极开拓院外市场,一些已布局的创新业务也逐渐进入收获期,这些成绩都被投资者所看好,今年上半年,京新药业的股价还一度创下了历史新高。
那么,国药现代的转型之路到底怎么走?就相关问题,《证券日报》记者尝试联系国药现代,截至发稿未获回复。记者将持续予以关注。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