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鲁恒升:Q2业绩逆势修复彰显经营韧性,新旧动能转换中仍需关注多重挑战

查股网  2025-09-21 06:17  华鲁恒升(600426)个股分析

(来源:财评社)

出品 | 财评社

文章 | 宝剑

编辑 | 笔谈

2025年上半年,受终端需求疲软、行业新产能集中释放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化工行业整体景气度持续走弱。在这一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华鲁恒升(600426.SH)经营业绩同比承压,实现营业收入157.64亿元,同比下降7.14%;归母净利润15.69亿元,同比下降29.47%。然而,公司经营基本面在二季度展现出显著的改善迹象。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92亿元,环比增长2.84%;归母净利润8.62亿元,环比大幅增长21.95%;扣非归母净利润8.56亿元,环比增长21.73%。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回升至19.63%和12.00%,环比提升3.28和2.06个百分点。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公司凭借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灵活的产销策略以及新项目的逐步释放,成功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环比修复,充分彰显了其作为煤化工龙头企业的强大经营韧性与穿越周期的能力。

业绩的环比改善主要得益于销量增长与成本下行的双重驱动。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销量达73.97万吨,环比增长11.38%;化学肥料销量143.07万吨;有机胺销量14.60万吨,环比增长8.07%;醋酸及衍生品销量40.32万吨,环比大增19.57%。销量的全面增长,主要得益于荆州基地新项目的逐步投产与产能爬坡。尽管多数主营产品价格同比仍大幅下滑——Q2尿素、辛醇、己内酰胺、醋酸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7%、23%、30%、19%,但公司通过扩大高毛利或需求旺盛产品的产销规模,有效对冲了价格压力。特别是尿素产品,在春耕需求拉动下,Q2均价达1877元/吨,环比上涨8%,销量同比增长30%,成为稳定利润的关键。

更为关键的是,主要原材料煤炭价格持续走低,Q2陕西神木烟煤坑口价为588元/吨,同比下跌29%,环比下降16%,显著缓解了成本压力。以尿素为例,其Q2价差达869元/吨,环比提升26%,直接增厚了盈利空间。公司持续推进内部挖潜,在煤耗、电耗、汽耗等关键指标上均优于年初目标,进一步巩固了成本优势。

在产品结构方面,公司战略转型成效显著,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6.2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48.2%,首次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销量同比增长13.6%。化学肥料实现营收38.79亿元,同比增长6.43%。而有机胺和醋酸及衍生品营收则同比分别下降8.53%和16.33%。这一结构性变化标志着公司已成功从传统煤化工企业向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转型。

从盈利能力看,新能源新材料板块毛利率为8.47%,虽同比有所下降,但其高增长属性为未来盈利扩张提供了空间。化学肥料和醋酸及衍生品板块则分别实现30.04%和33.41%的高毛利率,成为当前利润的重要支撑,展现出强大的成本护城河。

项目建设方面,“德州+荆州”双基地战略协同推进。2025年上半年,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建成投产;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工程进度已达93%。荆州基地年产20万吨BDO、16万吨NMP及3万吨PBAT一体化项目已于8月23日部分装置打通流程,进入试生产阶段,将新增20万吨/年BDO和5万吨/年NMP产能。此外,公司拟投资30.39亿元建设气化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周期18个月,建成后将形成45.09万Nm/h的合成气生产能力,预计年均新增营收36.65亿元,有望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成本竞争力。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达3.52亿元,同比增长38.35%,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股东回报方面,公司持续强化。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合计分红约5.30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33.76%。同时,公司启动2-3亿元股份回购计划用于注销,截至8月末已累计回购金额近1亿元,传递出管理层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在肯定公司优秀经营表现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其面临的挑战与需持续优化的事项。首先,尽管Q2盈利环比修复,但同比仍大幅下滑,反映出行业整体景气度尚未根本性扭转。尿素、己内酰胺、醋酸等主要产品价格仍处于低位,行业产能过剩与“内卷”竞争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价格修复的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其次,新能源新材料板块虽增长迅猛,但毛利率仅为8.47%,远低于传统板块,且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提升盈利质量,是公司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再次,多个重大在建项目集中推进,包括荆州一体化项目、二元酸项目及气化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对公司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控制、安全生产与环保合规提出了极高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延误或事故,都将对整体发展节奏造成重大冲击。此外,公司研发费用虽大幅增长,但如何将巨额研发投入高效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与核心技术,实现研发与产业化的无缝衔接,仍需在内部机制上持续优化。最后,公司拟实施股份回购并注销,虽彰显信心,但在行业周期底部进行大规模资本支出,也需平衡好投资扩张、股东回报与财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确保现金流安全。

华鲁恒升在2025年上半年展现了卓越的经营韧性,Q2业绩的显著修复是其成本优势、管理效能与战略布局的集中体现。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行业景气度、新项目投产进度、盈利能力转化及安全生产等关键风险点,理性看待公司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