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钛股份拟发可转债募35亿扩产 年赚5.76亿钛产品产量3.36万吨

查股网  2025-04-02 08:22  宝钛股份(600456)个股分析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作为中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科研基地,宝钛股份(600456.SH)将借助资本市场力量继续扩大规模。

3月31日晚间,宝钛股份披露可转债发行预案。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总规模不超过3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分别投入到钛资源循环利用暨熔铸提质扩能项目等3大募投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作为钛及钛合金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新技术企业,宝钛股份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具有“铸—锻—钛材加工”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是我国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的专业化稀有金属生产科研基地。

数据显示,2024年,宝钛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6.57亿元,同比减少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5.76亿元,同比增长5.92%。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宝钛股份的钛产品生产量3.36万吨,同比增长12%;销售量3.13万吨,同比增长6.54%;产销率93.12%。

宝钛股份此次再融资的目的是,解决熔铸环节产能瓶颈及锻造产能不足的问题,同时拓宽公司锻造产品的生产范围。

时隔4年再次计划融资

发行方案显示,此次宝钛股份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总规模不超过3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分别用于钛资源循环利用暨熔铸提质扩能项目、宇航级钛及钛合金智能锻造产线及供应链协同建设项目、钛及钛合金近净成形生产线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按照计划,上述4大募投项目的投资总额分别为14.66亿元、12.58亿元、2.71亿元、9.73亿元,拟分别投入募集资金11.82亿元、11.19亿元、2.25亿元、9.73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是宝钛股份时隔4年再次启动融资计划。资料显示,2002年4月,宝钛股份通过IPO在沪市主板上市。2008年初,宝钛股份定增募资15.15亿元,此后公司近14年未再融资。

2021年2月,宝钛股份再次实施定增,募集资金总额20.05亿元,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募集资金19.66亿元,分别投入到高品质钛锭、管材、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宇航级宽幅钛合金板材、带箔材建设项目,检测、检验中心及科研中试平台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截至2024年末,上述定增募投项目中,高品质钛锭、管材、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及宇航级宽幅钛合金板材、带箔材建设项目累计产能利用率分别达145.15%、122.99%,累计实现效益1.39亿元、1.32亿元,合计2.7亿元,均已达到预计效益。

在此基础上,宝钛股份再次启动融资则继续围绕产能扩建展开。其中,钛资源循环利用暨熔铸提质扩能项目主要通过设备更新、技术升级、工艺流程改进,解决熔铸环节产能瓶颈,提升公司大规格及高端钛及钛合金铸锭的生产能力,并通过运用EB炉及其先进工艺,将提高钛及钛合金残料的回收能力,实现钛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宇航级钛及钛合金智能锻造产线及供应链协同建设项目旨在增加不同规格型号、不同吨位锻压机及配套设施,使锻造装备配备更加合理,解决锻造产能不足的问题,提高锻造开坯的经济性效益。

而钛及钛合金近净成形生产线建设项目旨在通过引进模锻装备及精密铸件设备,拓宽公司锻造产品的生产范围,使公司首次具备模锻件的生产能力,同时扩充精密铸造生产能力,实现航空、航发等领域高质量精密铸造产品的批量化生产,从而拓展公司产业涉及面,丰富钛加工材的产业结构。

2025年计划钛产品产量达4.3万吨

作为中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科研基地,当前宝钛股份拥有国际先进、完善的钛材生产体系,主要产品为各种规格的钛及钛合金板、带、箔、管、棒、线、锻件、铸件等加工材和各种金属复合材产品。

日前,宝钛股份发布年报。2024年,宝钛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6.57亿元,同比减少3.9%;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长5.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99亿元,同比增长5.17%,实现止跌回升。

年报中,宝钛股份推出利润分配计划,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9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86亿元,占公司2024年净利润的比例为32.32%。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宝钛股份的钛产品生产量、销售量分别达3.36万吨、3.13万吨,同比增长12%、6.54%,产销率93.12%。报告期内,公司钛产品的营业收入为58.96亿元,同比减少6.76%,但毛利率为23.56%,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同时,宝钛股份制订2025年的经营计划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亿元,成本费用计划62亿元,钛产品产量4.3万吨,固定资产投资计划3.11亿元。

此外,2025年宝钛股份为购买原辅材料、募集资金项目建设、技改技措的自建项目、支付劳务费、现金股利、归还银行贷款等所需的资金总额预计为7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行业龙头,宝钛股份加强科研创新精准布局,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年报显示,2024年,宝钛股份主导制定各类标准10项,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3项,获得专利授权3项,“再生钛锭”国家标准荣获全国有色金属技术标准一等奖。同时,公司先后完成国内外审核认证74次,高分通过ISO9001、AS9100质量管理体系换证审核。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