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力远加速储能布局,年内开工建设项目超4GWh
(来源:储能早知道)
编者按:科力远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正迎来集中收获期,多个储能项目同步推进,勾勒出企业向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清晰轨迹。
9月15日,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会上,科力远总经理潘立贤表示,2025年下半年将加快河北、内蒙古、广东等地区的储能项目建设,预计全年完成开工建设储能电站项目不低于4GWh,这些项目将在3-4季度逐步释放及落地。
科力远正在通过“联合体协同”模式为储能业务发展按下“加速键”。仅9月14日一天,科力远就先后完成了博野储能电站开工与保定基地储能系统产品交付两项任务。
01 示范项目落地
作为河北省2025年独立电站示范项目,博野100MW/200MWh独立储能电站已正式动工。
该项目采用了“电力交易+容量补偿+辅助服务+政策补贴”的多元收益模式,预计投产后年减排二氧化碳可达40万吨,将有效缓解区域能源供需矛盾。
同时,科力远保定工厂也启动了200MWh储能系统产品交付工作,满载储能柜的卡车车队已奔赴山东临沂的罗庄独立储能电站项目。
02 混合储能技术
科力远董秘张飞表示,公司始终践行长期主义发展理念,以战略定力深耕能源领域。
面对行业对储能安全、寿命与经济性的多重挑战,公司创新混合储能技术,将高安全、长循环的镍氢电池与高能量密度的锂电系统相结合,具备独特的混储技术优势。
科力远持续拓展“固态电池+锂电池”“钒液流电池+锂电池”等混合储能组合模式,满足储能市场多元化需求。
03 生态联合体协同
通过牵头成立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科力远有效整合了产学研金服用等多方面资源。
自2024年成立以来,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资源互补优势,成功打通“技术-供应链-金融”全链条,形成“产融投建运”一体化模式和上下游协同能力。
以储能柜为例,中创新航专注电芯生产,果下科技负责智慧管理系统开发,科力远则依靠智能制造能力赋能生产过程,通过分工协作实现规模化生产,提升效率。
04 项目收益可观
科力远在河北建设的井陉、望都独立储能电站均已顺利投入运营,并且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科力远正携手成员单位,有序推进河北、山东、内蒙古、广东等多个省份的优质独立储能电站项目。
随着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市场机制完善,这些项目将成为当地能源转型的核心引擎之一。
05 政策东风助力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1.8亿千瓦以上。
政策还提出要促进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拓展,一是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推动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储能;二是拓展电网侧储能应用。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黎福海认为,先进储能市场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中小企业通过结成联合体,抱团闯市场,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
---
随着《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推进,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科力远表示,在政策东风下,联合体“生态拼图”日趋完善,协同优势愈发彰显。
公司将继续深化与联合体各成员单位的合作,加快储能领域的技术研发和项目布局,拓展独立储能电站、零碳园区等应用场景,以实际行动助力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