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抢抓机遇,加快建设中国动力电池之都
作为2022年、2023年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举办地,宜宾市是四川万亿级动力电池产业核心区。2022年,首届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举行。一年来,宜宾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方面又取得哪些新的成效?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下一步重点发展方向如何?5月24日,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在答记者问时回答了上述问题。
四个数字概括宜宾动力电池发展
产业链条完善、规模壮大、质效提升
一年来,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影响带动下,宜宾动力电池产业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业质效进一步提升。
“这里我想用四个数字,‘五、十、百、千’来概括。”廖文彬说,第一个数字,“五”,即五大服务体系赋能产业发展。宜宾紧紧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核心需求,建立了五个方面服务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服务保障产业发展。
其中包括建立了以总规模超300亿元产业基金为主体的基金群服务体系,以宜发展集团为核心的产融服务体系,以三江新能源供应链公司为纽带的供应链服务体系,以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先进动力技术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公共研发服务体系,以及以宜宾大学城、科创城为支撑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十”,即十大应用场景推动示范引领。宜宾全面实施“电动宜宾”工程,着力打造换电重卡、储能应用、公共交通、绿色货运、电动船舶、通用航空、智能轨道、车路协同、光储电站、微电网系统等十大应用场景,已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充电设施覆盖半径小于2公里的补能网络,充分展示了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上下游先进技术和产品。
“百”代表近百个产业链项目构建产业生态圈。随着以贝特瑞、中材锂膜等为代表的产业链企业陆续投产,宜宾已集聚了电芯、正负极材料、结构件、铜(铝)箔、隔膜、电解液等6大电池组件,以及导电浆料、生产装备等多领域产业链项目近100个、总投资超2100亿元,初步构建起从原材料、组件到整车,再到电池回收的“1+ N”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圈。
“千”,是千亿产值规模助力打造全球一流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宜宾目前已建成投运动力电池项目6期、产能150GWh,在建1期、产能30GWh,2022年新增四川时代、天宜锂业等营收超100亿元的动力电池领域企业2户,全市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省80%以上、占全国15.5%,去年实现产值889亿元,预计今年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1200亿元,为宜宾新增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龙头引领+科技赋能+低碳导向
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创新绿色发展
“作为四川万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核心区、省委省政府明确定位的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我们将紧紧围绕‘双碳’目标,抢抓机遇,加快建设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廖文彬说。
具体措施如何?廖文彬介绍,主要突出龙头引领、科技赋能和低碳导向,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创新绿色发展。
宜宾将坚持把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持续强化与宁德时代的深度合作,加快推动四川时代和时代吉利等投产项目满产运行、在建项目加快进度,确保今年实现产量110GWh。大力支持产业链配套企业深耕宜宾、做大规模,力争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0亿元,培育形成千亿元级企业1户、100亿元级企业10户以上、10亿元级企业20户以上的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同时,积极发挥龙头企业“链主”引领作用,促进四川时代和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合作,加快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产业的培育和招引,切实巩固和优化产业生态。
宜宾将坚持把创新作为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生命源泉,瞄准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和创新企业,大力招引动力电池头部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储备项目,形成涵盖面广、发展动能充沛、人才富集的电池领域科技创新体集群。大力实施科研创新“揭榜挂帅”,支持企业加强与相关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增加科研投入,加快突破安全性、能量密度、充电速度等产业技术发展瓶颈。
此外,宜宾将紧扣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的定位,持续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期,做大做强动力电池产业,助力全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同时,将动力电池与光伏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大力发展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积极开展分布式光储一体化示范和“零碳园区”建设,倾力打造全方位的新能源绿色低碳示范城市。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